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ID:8932690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2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_第1页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_第2页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_第3页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_第4页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三角理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行为动机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  :1004-4914(2016)03-086-04  财务报告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公平性和经济运行的效率,公司经营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他们都需要通过企业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趋势。然而资本市场频频遭受财务报表舞弊丑闻的袭击,上市公司屡禁不止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不仅给投资者、债权人和广大员工带来灾难性的财富损失,而且直接动摇了资本市场的信心,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对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文献综述  财务报告舞弊有

2、其深刻的制度环境与行为动机。Loebbecke和achiavellist”等一系列单词的产生,进一步说明在世俗社会生活中马基雅维利的影响。马基雅维利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治理论体系。他认为,人类的本性基本上是恶的,是自私自利的。马基雅维利指出:“人都是忘恩负义的,易变的,奸诈懦弱的,趋利避凶的,贪得无厌的。”这种贪得无厌的欲望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动力,欲望追求的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马基雅维利强调权术,强调“必要面前无道德”和“目的总是证明手段的正确”。法国人把马基雅维利的思想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由于马基雅维利的“权术”思想在社会

3、生活中的泛化,使得马基雅维利主义成为不择手段、背信弃义、虚假伪善的代名词。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舞弊态度偏好和舞弊行为正相关。  假设2:不择手段的性格特征和舞弊行为正相关。  (二)成本效益原则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犯罪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人选择犯罪的原因是因为获得的预期收益比被处罚的成本高很多。在存在大量分散化经济决策主体的经济中,政府及其惩罚机制选择,决定了这些主体如何在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之间的抉择,并最终造成了资源配置的差异。理性的经理人是否选择财务报告舞弊,取决于经理人对于舞弊收益和舞弊成本的对比分析。舞弊收益包括直接

4、收益和间接收益。直接收益有薪酬的增加、良好的声誉、股权的激励等等,间接收益主要包括潜在的期权,即管理当局通过舞弊财务报告提高股价,在股价较高之时行权。舞弊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遭受处罚、失去声誉和未来职业机会的减少以及要在监狱中度过的时光,机会成本主要指原有薪酬的损失。有些经理人会考虑提供舞弊的财务报告是否对其他人构成伤害,道德分离理论(Bandura,1991)指出个体将希望通过采取行动降低负面心理反应的影响。财务舞弊行为使得个体体验强烈的负面心理反应,他们会选择避免这种负面情感,选择如实发表财务报告。  在舞弊模型中,每个个

5、体的成本权重和收益权重取决于个人的效用函数,当舞弊成本大于舞弊效益则选择如实报告财务信息;当舞弊效益大于舞弊成本则选择舞弊。基于此,提出假设如下:  假设3: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与负罪感增加正相关。  假设4: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与心理不舒适度增加正相关。  (三)采用减少负面心理影响的方法与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认知矛盾理论(Festinger1962;CooperandFazio1984)指出当个体经历矛盾时将感到心理不舒服,矛盾导致两种认知或两种行为之间的竞争。如同当一个人吸烟时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当一个人舞弊时,他自知舞弊是一种错误行为,必然

6、会产生负面的心理反应,为了降低这种负面情绪,财务报告舞弊者往往采取各种方法来降低负面的心理反应程度,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寻找各种合理化借口,如“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我的做法不会伤害任何人”;“可以打法律的擦边球”;“我没有义务帮助别人”;“这是企业欠我的”;“我只是暂时借用这笔钱,以后会归还的”;“没有人会因此受到损害”;“我有权得到更多”;“我是为了做好事”;“一旦度过难关,我们马上修正账簿”等等。(2)自我肯定,认知矛盾理论中两种矛盾的认知在竞争过程中,认知中正面的自我肯定情绪被激发,如知道舞弊是错误行为的财务报告舞弊者通过向慈善机构

7、捐助大量的钱财进行自我肯定。(3)转变态度,态度的转变是认知矛盾降低的有效方法之一,当个体在强烈支持原有立场和反对行为之间矛盾时会感到非常不舒服,如果他/她可以转变态度,如将“舞弊是错误行为”转变为“舞弊也许没有那么糟”。那么,他/她的心理不舒适度会降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5。  假设5:能够预知个人行为将直接导致他人财务损失事件和舞弊行为负相关。  三、建立财务报告舞弊者态度模型  基于上述假设,结合认知矛盾理论(Festinger1962;CooperandFazio1984)和道德分离理论(Bandura1999)构建舞弊者行为态度模型

8、(图1),该模型描述个体在财务报告过程中的思想过程,模拟一个CEO、CFO或者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在做财务报告时的决策过程。  该模型分为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