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

ID:8930858

大小:44.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12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方银官)    [单元目标概说]   本单元展示了斑斓多彩、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 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我们将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去赵庄看社戏,感受湘西人民端午日赛龙舟的热烈气氛,回味几十年前京郊运河父老乡亲们过年的喜庆情景,几首中秋咏月诗词更是勾起了人们对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通过欣赏作品中展示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通过调查家乡的风俗民情,让我们共同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写

2、作单元将让我们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会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写作材料。在“走进图书馆”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学会检索书目,查检工具书,并能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做读书卡片。    【阅读教学设计】  社 戏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社戏》是一篇小说。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从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入手,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段落进行小组学习,并联系自身体会理解文中的重点段落,充分发挥学生的阅读个性。    教学目的:    1.了解文中美好的童年往事,认识劳动人民的纯朴

3、可爱。    2.理清课文的思路,理解重要段落的作用及叙事的详略。    3.学习其语言的生动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联系平时节日里学生所看到的节日场面、风俗民情,引出课文。    二、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1.检查预习,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能又快又准地读出下列字、词:(略)    2.谈谈你所了解的鲁迅。(可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它有哪三要素?这篇课文的主要情节或者说中心事件是什么?    明确:本文体裁是小说,它包括人

4、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本文中心事件是“看社戏”。    4.小组讨论:作者以“社戏”为线索,贯穿全文,那么是按怎样的思路构思全文呢?试找出相关段落。    明确:盼看社戏(1—4),去看社戏(5—30),怀念社戏(31—40)。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    1.“我”为什么喜欢平桥村?    明确: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原因是:①“我”在这里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③有钓虾、放牛等乐事;④“我”第一盼望的是去赵庄看戏。(板书)    2.读了课文的第一

5、部分,你对平桥村、平桥村的人以及“我”有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四、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写了“我”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突出了“我”对社戏的盼望。  五、作业:巩固生字词。反复诵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引出新知。    课文以“社戏”为线索,按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课文叙事有详有略,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围绕看社戏写了哪几件事?    明确:详写去看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社戏后的余波。写了看

6、戏前的波折、夏夜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板书)    二、小组合作学习。    各小组选择以上几件事中的任意一件进行研读,可从人物、环境、情节三方面着手学习,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最值得研究,谈谈你们的看法,然后进行汇报。    提示:    1.看戏前的波折:叫不到船、不准和别人同去。    转机出现:八叔的航船回来了、少年们愿意和“我”一同去、“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此部分可着重对故事情节以及对“我”的心情和小伙伴们热心相助的描写进行探讨)    2.夏夜行船:此部分着重写了“我”前往看戏的心

7、情(轻松、舒展)以及看戏途中的见闻感受(从视觉、听觉、嗅觉、感觉几方面进行了生动的环境描写,借此衬托“我”看戏的迫切心情)。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揣摩关键的语句。重点段落:“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的在眼前了。”    3.船头看戏:此部分侧重欣赏其环境描写,想象那仙境一般的戏台。    4.月夜归航:一方面欣赏回望戏台的情景、行船的情景(形象的比喻、联想),另一方面体会偷罗汉豆的趣味(对人物的描写)。    注意:学生汇报时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敢于质疑,都应当给予鼓励

8、。    三、联系生活,联系课文,理解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1.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类似“偷罗汉豆”的经历?有何感想?    2.为什么在“我”的感觉里,那夜看到的戏是平生最好的戏,那夜吃到的豆是平生最好的豆?(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    归纳:从上文看,戏看得“我”昏昏欲睡,豆也很普通,为什么却令“我”这么怀念呢?体味全文,可以发现“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好戏和好豆,“我”所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