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

ID:8927181

大小:456.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4-12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_第1页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_第2页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_第3页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_第4页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法检系统内部培训班杨帆(女)三国法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际公法部分一般法律原则(从司法判例、学说和国际组织决议中抽象)国际条约:原则上只约束缔约国一、国际公法渊源国际习惯:约束所有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特点、内容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关系:中国实践包括[典型例题]国际人道法中的区分对象原则(区分军事与非军事目标,区分战斗员与平民)是一项已经确立的国际习惯法原则,也体现在《1977年日内瓦四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中。甲乙丙三国中,甲国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乙国不是,丙国曾是该议定书的缔约国,后退出该议定书。根据国际法的有关原理和规则,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7/一

2、/77)ACA.该原则对甲国具有法律拘束力,但对乙国没有法律拘束力B.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议定书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C.丙国退出该议定书后,该原则对丙国不再具有法律拘束力D.该原则对于甲乙丙三国都具有法律拘束力(一)《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主要内容:1、条约的构成要件:国际法主体缔结、自由同意、不违反国际强行法排除错误、诈欺、贿赂、强迫缔约权(国内法)全权证书(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使馆馆长和派驻国际组织的代表无须出具全权证书)2、条约的保留:(仅针对多边公约)签署、批准或加入条约时作出的,排除或改变

3、条约中部分条款对其适用效力的单方声明保留因接受与否效力不同其他情形——条约国自行决定是否接受条约为国际组织章程——该组织有权机构接受即有效条约允许的保留——无须接受自然生效缔约国数目有限且保留涉及条约宗旨——全体接受方有效保留的接受和效力42保留所涉规定在两国之间视为不存在按保留范围改变相应条约条款保留国适用条约规定反对保留国(不反对条约生效)接受保留国【典型例题】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

4、的?(2009/一/29)DA.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B.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C.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D.丁国的加入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3、条约冲突的解决:条约本身有有效规定(如《联合国宪章》)当事国完全相同:后约取代先约条约无有效规定当事国不完全相同:个案处理乙、丙、丁甲、乙、丙后约先约乙丙之间:后约甲乙、甲丙之间:先约;乙丁、丙丁之间:后约甲丁之间:没有条约关系设定义务——书面、明示接受方有效设定权利——不反对即有效4、条约对第三国的效力权利义

5、务取消——原则上须经第三国同意一般规则:上下文和通常含义、目的和宗旨、善意解释42两种以上文字文本的解释:以作准文本解释,有分歧适用上述规则5、条约的解释直接适用并优先适用:民商事领域须经国内法转化才能适用:如WTO诸协议★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宪法无统一规定)其他条约如何适用尚无统一规定(二)国际法基本原则(强行法性质)1、6个基本原则: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2、不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首先禁止侵略1974年联大通过的

6、《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中,非穷尽地列举了7项侵略行为,包括:①武装部队侵入或攻击他国领土;由侵入或攻击造成的军事占领;使用武力吞并别国的任何领土;②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③封锁另一国的港口或海岸;④武装部队攻击他国的陆海空军、商船或民航机;⑤一国违反协定使用在别国驻扎的军队或违约延期驻扎;⑥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⑦以国家名义派遣武装团体、非正规军或雇佣军等。该定义同时规定一国违反《联合国宪章》首先使用武力,即构成侵略行为的明显证据。但联合国安理会可以根据情节及后果确定是否构成了侵略行为。3、

7、民族自决原则民族自决原则中独立权的范围,只严格适用于殖民统治下民族的独立。政府间国际组织:法律人格、成员、联合国的组织机构国际法律责任国家:四要素、基本权利、管辖权和国家主权豁免、国家承认和继承二、国际法律责任1、国家主权豁免:国家的行为和财产不受他国法院管辖例外:主权豁免的放弃(自愿、特定、明确)——管辖豁免放弃不意味着执行豁免的放弃限制豁免主义理论的产生(2004年公约采用):主张国家的商业行为没有豁免权2004年公约生效前,主权绝对豁免作为习惯国际法仍然具有普遍拘束力★注意:绝对豁免和限制豁免的差异体现在管

8、辖豁免上,两种理论都坚持国家享有绝对的执行豁免【典型例题】甲国政府与乙国A公司在乙国签订一份资源开发合同后,A公司称甲国政府未按合同及时支付有关款项。纠纷发生后,甲国明确表示放弃关于该案的诉讼管辖豁免权。根据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0/一/30)BA.乙国法院可对甲国财产进行查封B.乙国法院原则上不能对甲国强制执行判决,除非甲国明示放弃在该案上的执行豁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