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ID:8917299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12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_第1页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_第2页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_第3页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_第4页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黄江锋  塔石初中  13059795523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要从生命角度、用动态生成理念重新认识科学课堂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观。生成性课堂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材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过程。本文从课堂教学设计、知识拓展、反馈信息、善待学习错误、即时评价五方面谈谈初中科学的生成性课堂教学。关

2、键词:生成性课堂教学设计拓展信息错误评价一次,我承担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氧气与氧化》,我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了教学预设。有游戏导入,有合作讨论,有分组实验,有自主探究,还不时地渗透情感教育。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亲切巡视和俯身倾听。总之整堂课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在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即将产生时,一个学生突然提了一个问题:燃烧是否一定需要氧气参与?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拖课。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讲,燃烧不一定要氧气参与,如何让学生信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证明。今天是公开课,一拖堂,就不完美了

3、。而且,这个问题也不在我预设之中。于是,我故作亲切地说:感谢这位同学的提问,同时你也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课后任务。那么,就请大家课后自由组合去思考、去探究,下节课汇报。同时,我心里暗喜——本人多么有“教学机智”啊!此后,因各种原因都没在课上交流,只在练习中提过一次。现在回响起来,整堂课无非就是为了成功完成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定目标,牵引着学生按照我预设的教学流程一步一步走向下课。殊不知,学生产生的问题在科学课上是很宝贵的,它比任何教材例子都真实。学生提出的好问题就应该研究、解决,而且要及时。比如: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我的确不

4、时地亲切巡视和俯身倾听。其实,我更偏向关心哪组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能在演示和总结的时候起到一个表率作用,让课堂充满成功的气息。此外,学生在这课堂上的真实感受和想法也几乎没有得到我的关注。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上,确实会经常出现上述现象——在兴致高涨的讨论或在实验结论取得后,突然有学生抛出一个你预设时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常让你感到手足无措,往往寥寥带过。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生成”的问题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和延续性。不同学生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也积累了极具个性的生活经验,这些就是学生在科学课堂上能生成科

5、学问题的诱因。在传统科学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有:学生习惯以师为本,教师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课堂讲求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教学方式。学生尤如“被缝翅的鸽子”,难以展翅高飞。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科学新课

6、程标准》就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感受、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发现。科学课堂不再是一个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计划课堂,而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科学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就是生成性教学——即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主动把教师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珍视学生变化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弹性调控过

7、程,及时形成反思元教学。那么,以探究为主的科学生成性课堂一定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随着课改实施的不断推进和本人的教学实践,本人对如何突破“预设”巢臼,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让课堂绽放活力,有了一些体会:我认为主动实施预设-生成-反思策略,是构建初中科学生成性课堂的有效途径。一、精心设计,期待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生成。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的知、情、意

8、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案例一: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7节《科学探究》一课中,有一个课堂活动“黑匣子里面有什么?”课前,我针对这个课堂活动预设了三个环节:1.小组合作,独立探究暗盒里有什么?①出示暗盒:今天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