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

ID:8896333

大小: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0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_第1页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_第2页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_第3页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_第4页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网络热词——以2013年度网络热词“中国梦”“人艰不拆”为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交流中更多的依赖网络媒介,于是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的极其丰富的网络热词。网络热词风趣、幽默、机警,其背后聚集着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世态民情,折射着大众社会的诉求和心理,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棱角、充斥着民众的情绪和智慧。本文旨在通过以“土豪”“奇葩”“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13年度的网络热词为例,浅析网络热词“热”的原因、网络热词的构成、网络热词的特性、网络热词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对待网络热词。   关键词:网络热词语言现象社会现象发展趋势

2、   引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以词汇为建筑材料”。[1]网络热词即网络上热门的词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交流中更多的依赖网络媒介,于是每年都会出现了大量的极其丰富的网络热词。   2013年刚刚结束,年度热词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生活话题。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于2013年12月8号发布了“2013年十大流行语”,分别是中国梦、光盘、倒逼、逆袭、女汉子、土豪、点赞、微XX、大V、奇葩。[2]   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主办的“汉语盘点2013”也于12月20日

3、揭晓,“房”、“正能量”、“争”、“曼德拉”分别当选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也一同发布,“土豪”“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均榜上有名。[3]   网络热词在网上的使用频率和搜索频率很高,它的使用甚至延伸到了年轻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以风趣、幽默、机警的姿态让很多人为它疯,其背后聚集着社会关注的热点和世态民情,折射着大众社会的诉求和心理,反映着时代的风尚和棱角、充斥着民众的情绪和智慧。下面,我们以“土豪”“奇葩”“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等13年度的网络热词为例,来探究网络热词

4、“热”的原因、网络热词的构成、网络热词的特性、网络热词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对待网络热词。   二、网络热词“热”的原因   (一)社会的发展变革,网络热词反映热会生活。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反映着现实生活,所以网络热词的“热”必然离不开现实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社会主人翁意识增强,更加关注与自身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如今,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可以通过时时更新的信息来参与,监督国家社会生活。   例如网络热词“中国梦”的大热。2012年底,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5、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自此,“中国梦”一词大热。中国梦的流行正是得到全社会的共鸣。如今,就业难、房价贵、道德无底线等让公众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剧增,人们陷入集体焦虑中,更关注现实。因此,在大部分人的字典里,“梦”只是个一以自己很遥远的字眼。“中国梦”的提出让不少人从白日梦中走了出来。从解决温饱到关注每个人的梦,这是种巨大的进步。上班族的梦可能是一个不用加班的夜晚、农民工的梦可能就是一张春节返乡的火车票、毕业生的梦可能就是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今的人们有一种信仰,梦无所谓大小,现实就

6、好。   (二)媒体、娱乐、话语权多重力量的推动。   网络热词之所以“热”,还离不开媒体、娱乐、话语权多重力量的推动。   1.媒体、娱乐的推动   “在网络热词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传统媒体(电视、期刊、广播)的推波助澜起到重要作用。”[4]传统社会虽然也有新词,但是传播途径单一,如今随着网络工具(笔记本、ipad、智能)的平民化和媒体平台(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的社会化一旦有人们觉得新奇风趣并且能够引起感情共鸣的词语的出现,便会在网络上以及现实交际中大热起来。   例如2013.7.19,拥有2300多万粉

7、丝的蔡康永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发明”了“人艰不拆”(表示“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这个词。随后,这条微博被网友转发超过4万次,“人艰不拆”一炮打响。   2、话语权的推动   如今我们可以在电视、期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上频繁地瞧见“点赞”“奇葩”等网络热词的身影,这些词在以前的传统主流媒体期刊杂志上都是很难见到的,传统媒体往往给民众严肃的、保守的印象。这种转变的背后,“话语权”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网络的草根语言与主流官方语系的鸿沟将越拉越大。如果连使用的词汇都不一样了,那也就意味着传

8、统媒体将失去未来在社会中的话语权,也将无法引导舆论、公众。这种隐藏的忧虑正在促使传统媒体有意无意地助推网络热词从小众走向大众。”[4]   (三)新生代表达情感的需求。   网络热词之所以“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生代表达情感需求。互联网的主要用户就是新生代,随着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于是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