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4681
大小: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10
《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团体训练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团体训练探析 培养青少年抗挫折能力的团体训练探析 莫莎,刘志军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现代家庭、学校非常重视青少年的发展,青少年因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年龄而较易遭受挫折,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挫折教育应运而生,对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水平也显得尤为必要。以往的挫折教育多是从个人如何认识挫折的角度,向青少年讲解有关抗挫折的知识,教育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主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尝试从团体训练的角度出发,分析如何结合青少年特点进行团体训练
2、,以及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方面进行训练,以期为提高青少年抗挫折能力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抗挫折能力;挫折;团体训练 中图分类号:G445文献标识码:A:1674-5884(2013)03-0027-03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BA110183) 简介:莫莎(1989-),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一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缘起 近年来,广大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群体出现了大量心理适应的问题:有的人不堪学习压力而精神焦虑、逃学
3、甚而离家出走;有的人因要求没得到家长及时答复而做出过激行为;有的人因考试成绩不好受到家长责骂或老师批评而自杀或杀人等等,这些都表明我们的青少年群体存在着较大的心理承受和社会适应问题[1]。而引发这些心理问题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即挫折事件。青少年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快速时期,当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青少年较少受到挫折,挫折经历的缺乏与较低的抗挫折能力使得他们面对挫折时,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挫折教育应运而生。 挫折教育的正式提出虽在20世纪80年代,但对它已有很久的研究历史。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卢梭便在
4、其著作《爱弥尔》一书中提到:“假如你过分关心孩子,一点苦都不让他们吃,就会使他们在将来承受更大的苦难,使他们较弱多愁善感,从而难摆脱掉成人的低位。这种低位,不管你愿不愿意,终有一天他们会步入其境的,你为了不让他们经受大自然的一些痛苦,结果反而给他们制造了许多大自然不让他们遭遇的灾难。”[2]这“大自然的一些痛苦”便是我们现在所提到的挫折。20世纪初,英国著名学者麦独孤对挫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个体由于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皆是本能的反应。弗洛伊德则在本能研究的基石上,提出了欲望受到压制而产生挫折。虽然本能的观点较难为后人接
5、受,但弗洛伊德提出建立良好的防御机制能有效应对挫折,影响较为广大。20世纪50年代,艾利斯从认知理论的角度阐明了挫折的产生——由于人对挫折事件不合理的看法导致挫折情绪的产生,并认为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能有效地应对挫折。本世纪,学者们对挫折的研究更加系统、更加清晰。一般认为,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体验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挫折心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所提的挫折教育主要是指有意识地利用生活中存在的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正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的教育[3]。 青少年期由于其过渡
6、性和矛盾性等特殊性,我们发现青少年挫折事件也有其特点:(1)青少年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很容易遇到挫折。中学阶段的学习课程繁多,各科的学习都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和失败的机会相对较多。加上家长过度保护,使得他们处理事务和人际的能力较弱,造成学生独立能力较弱,自我中心,人际矛盾较多。而目前学校的评价较为单一,过分关注学生分数,较少关注学生感受,如果这些挫折没有处理好,有可能引发厌学和逃学,自卑和自弃等一系列的问题。(2)青少年对挫折的感受性较高。青少年是一个过渡期,其内在心理发展处于不成熟和不完善阶段,对外面的刺激敏
7、感,而缺少内在标准的情况下,他们对自我评价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重要人物对他们的看法往往是青少年自我评价的主要。这时期的青少年遇到问题易出现多愁善感、畏首畏脚、自暴自弃,这对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极为不利。(3)青少年挫折情景大多带有团体性。对青少年来说,家庭、学校等外部环境是其生活的重要活动场所,而这些环境中的学业问题、人际关系、环境变迁等构成了青少年挫折的重要。这些重要的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活动的团体性。如学业上的与人竞争、班级中的人际纠纷、处理事务的情绪烦恼、师生交往中的不公正感等都不是单独指向个人,而与他人、与团体
8、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 因此,进行挫折教育以及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是刻不容缓的。目前,虽然各学校已经对挫折教育有了广泛重视,但其教育应对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教育手法乏味,针对性较弱,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如何在教育手段上有所突破、如何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来开展挫折教育,使挫折教育效果更加理想,本文为此阐释非常适应青少年群体的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