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90630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4-10
《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学生会转型与改革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耗散结构理论对高校学生会转型与改革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6)06-0202-02 高校学生会组织作为高等教育系统当中一个重要的学生自发形成的子系统组织,一直以来在高等教育职能方面,特别是社会思想引领、社会服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呈现出社会职能有利和有序的一面。目前,在全球化、市场化等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特别是信息革命带来的新媒体环境影响,高校边界日益拓宽,学生群体日益发生显著的变化。传统的学生会组织在内外环境均发生强烈质变的背景下,其组织结构及职能日益偏离目标,导致了目前学生会在广大教育人士及青年大学生群体中广受诟病
2、[1]。目前关于其现状研究及问题批判的文献不可胜数,主要指出目前学生会组织无序现象背后的根源和危害。笔者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这一自组织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从高校教育工角度出发,指出其对未来学生会改革与转型的启示。 一、耗散结构理论 1.普通方法论意义根源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创立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与环境不断交换物质和能量,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组织现象,即由无序到有序或由较低有序到较高有序。该理论虽然产生于自然科学研究,但具有普遍意义方法论[2]。这也为研究社会现象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目前其已经运用
3、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非自然科学众多领域,成果斐然。而其根源在于耗散结构的独特优点:该系统内部处于不断变化中,是一种稳定有序的动态平衡;该系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内部要素非线性的交互作用可以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因此,万事万物如果符合耗散结构的条件,就具备很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众多学科应用该理论的目的也基于此。 2.耗散结构现象条件 该理论也有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不是所有的系统均适用该理论。依照理论,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开放系统又包括热力学平衡态、近平衡态和远离平衡态。耗散结构现象的产生首要条件是:该组织是一个远
4、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抵抗正熵增加,维持其生命力;其次,远离平衡态,方可有活力生机,产生有序的结构;最后,系统内部要素均要处于非线性区域,系统因相干效应和协同作用进而产生充满活力的有序结构[3-5]。 二、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学生会现状分析 1.学生会组织属性定位的历史变换 高校学生组织由来已久,从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就与之紧密结合。国外不同时期下的学生组织与学校管理部门的关系也不断发生变化和契合。学生组织发展与大学的改革和进步是正相关的,这也从学生组织发展的历史得到了印证。目前学生组织主要分为维护学生权益的学联(学生会)和以
5、兴趣为中心、培养人才的社团组织,这与我国情况相似。我国高校学生会组织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青年开展反帝爱国民主运动的自发组织,在当时体现了中国青年的时代进步性,成为国家民族为争取独立和自主的不竭动力源。可以说,从其产生根源来看即是一个自组织,并且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新中国成立之后,高校学生组织几经波折,随着大学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其组织结构和功能一直到改革开放才重新恢复。目前,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宗旨是维护学生利益,代表学生民主参与管理,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组织运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可以说这与美国等国的学联组织宗旨具有
6、相似性,但中国高校学生会组织具有双重归属和领导性质,一方面接受所在高校的行政领导,另一方面作为团、学组织接受上一级团、学组织领导。虽然目前高校学生会组织取得了一定的自治权,但其属性仍然是半自治、半他治状态。反映在其领导者产生、经费管理和内部组织结构均受到上级行政命令影响。从耗散结构理论来看,其组织性质离自组织还有较大差距,从而内部难以产生生命力和创造力。具体表现为学生会组织执行各级上级行政命令,活动形式化和学生官僚化等。 2.学生会内部稳定性 学生会组织属性和职能决定了其组织结构。目前,学生会组织结构属于典型的科层制的直线型组织结构,主要职能是执行上级交付的任务。
7、其领导主要由上级委任产生,而非内部选举产生;其工作内容主要由上级布置,而非由内部需求产生。这种典型的稳定的平衡结构是一种“死”结构,而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则是一种处于动态变化、稳定而不平衡的结构,内部从而可以一直活力不断[6]。虽然目前这种学生会结构也存在人员的进出和晋级、外界活动的参与等类似于外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但实质上这种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是受到他组织的严格控制,而不是自己来自于内部机制产生的需求。因此产生的熵流其实趋于零,对于整个组织没有太多实质影响。 3.学生会内部是否存在相干效应和协同作用 科层制下的学生组织结构典型的直线型组织结构,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