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

ID:8877453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_第1页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_第2页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_第3页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_第4页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学论文】浅析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心理学摘要: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在西方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更多的去关注人们生活的幸福度。有研究发现,在20岁~80岁这一年龄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主观幸福感逐渐降低[1]。也就是说,20多岁的大学生个体主观幸福感应该处于一个高峰阶段。但是,在对48个国家和地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报告中显示,中国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指数显著低于平均数[2]。这也许是因为不同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但是,在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的研究上,不同的研究者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人主要研究主观因素,有学者则主要研究客观因素。但主观幸福

2、感实则应该是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归因倾向等;客观因素主要包括社会支持、生活事件、经济状况等。关键字:生活,幸福度,心理学1什么叫主观幸福感伊壁鸠鲁说:快乐是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一切的取舍都是从快乐出发,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得到快乐!幸福感是社会进步的深层尺度,人们超越了物质生活阶段之后就开始关注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幸福就成为生活中更有价值的追求目标[3],而主观幸福感是评判幸福感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估,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2],是

3、个体衡量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2]。就主观幸福感本身来说,它主要涉及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方面变量[2]。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越是满意、在生活中越多的以积极的情绪去对待每件事,那么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也就越高;反之,就会越低。2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2.1主观因素2.1.1人格特征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以内—外向(introversion-extroversion)、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精神质(psychoticism)三个维度为基础,将人格特质分为外向—情绪不稳定(胆汁质)、外向—情绪稳定(多血质

4、)、内向—情绪稳定(粘液质)、内向—情绪不稳定(抑郁质)四种类型。胆汁质的人易怒,多血质的人精力旺盛有活力,粘液质的人行为懒惰、迟缓,抑郁质的人悲观,易忧伤。从这些特点看来,抑郁质的人主管性感指数最低,胆汁质其次,而多血质的人幸福感指数最高。这是因为多血质的人体验到的总是积极的情绪,而抑郁质的人体验到的总是消极的情绪。国外有研究表明,外向性与积极情感相关系数最高,而神经质与消极情感相关系数最高。在大学生中,女生的幸福感指数要显著高于男生,尤其是在师范院校中表现最为明显[4]。因为女生比男生更能抵制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更能静心学习,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5、,从而在学业上就更能成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2.1.2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有美国心理学家版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来,是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我效能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于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感受”[5]。简言之自我效能感就是在某一特定环境中,人们对于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或者很好的适应环境中的改变的一种信念。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效能感也会跟着增长[6]。这也就表示,随着经验、阅历的丰富,人们对于自己应对某一特定情境的能力会越来有信心,在面对一些困难的时候就越会以

6、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解决事情的成功率也会越来越高。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相反,多次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在佟月、余鹏等的研究中证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成显著的正相关[7-8]。当自我效能感越高时,主体所体验到的幸福感也就会越强。但是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一直生活在学校这一特殊的的社会环境中,缺少丰富的处事经验,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对自己缺乏信心,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因此体验到的幸福感也就比较少。有关研究也表示,低自我效能感在大一、大二的学生中比较常见[9],大三、大四的学生逐渐开始对自己的能力、目标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

7、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要比低年级的大学生更有信心去应对外界刺激。2.1.3归因倾向归因,是指主体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的原因的分析和解释[8]。归因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每个人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所总结出来的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将归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其中内因指存在与个体内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外因指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罗特在韦纳的基础上将倾向于进行内归因的人称为内控者,将倾向于进行外归因的人成为外控者。内控者相信“人定胜天”,认为生活中

8、所有事情的结果都能因为自身的努力程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他相信自己能改变事情的现状,能够对事情的发展形式进行控制;外控者总是相信一切事情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