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76946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10
《【军事论文】浅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形象危机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军事论文】浅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队形象危机处理摘要: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赋予人民军队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执行多样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其中以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和安保警戒与人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与社会的密切性,导致影响军队形象因素更加复杂。执行任务各级上下要不断提高媒介素养,树立形象意识,最大限度维护人民军队的良好形象。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队形象,危机一、非战争军事行动与军队形象定义“非战争军事行动”原本是一个特定称谓。在1993年美国陆军《作战纲要》中,美军认为,在冷战结束后的新国际环境下,和平与战
2、争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军事力量在技术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以及国际关系的革命性变化,已使得一个国家可以运用军事手段去实现许多政治目的而无需进行战争。新时期新阶段,前军委主席胡锦涛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军队要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为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指明了方向。同时出台《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规划》,《规划》要求,我军主要担负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6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关于军队形
3、象的界定,一些学者有过如下论述:如“一支军队性质、宗旨、纪律、战斗力等等的外在体现”;“军队的外在特征、行为表现和内在精神,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总体印象”,“是由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所构成的整体形象识别系统”等。综合各种观点,我们作出如下定义:军队形象是一支军队的性状特征(武器装备、人员素质、外在面貌等)、行为表现(战斗历史、工作训练、军事行动等)和内在精神(性质、宗旨、作风纪律、士气等)诸要素,通过一定形式的信息中介之作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引起的认识。对我军而言,军队的内在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党对军队绝
4、对领导的不变军魂。二是我军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三是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四是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五是各部队在长期建设发展中所形成的特有精神和传统,例如我军特有的“长征”、“老西藏”、“两山”精神等。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队形象危机(一)军民纠纷炒作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涉及房地产、码头、航道、海区使用等因利益关系而引发的军民矛盾和纠纷日益突出。近年来,部队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涉及维稳处突、抢险救灾、安保警戒中
5、,军地交往频繁,诱发军民纠纷的因素增多。例如成都军区某医院,因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引起病人家属不满,病人家属采取围堵医院大门等方式进行抗议,并邀请当地媒体到场,严重影响了该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将普通的医患矛盾转化成军民纠纷,不仅严重干扰了该部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也对部队形象造成严重损伤。同时例如广州人武部军官打人事件、西安“军政委”打人事件等出现,也对军队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在我区执行藏区维稳任务期间,境外媒体和民族分裂分子故意煽动民族矛盾,故意引起军民纠纷并进行炒作。(二)偏激言论传播部分别有用心的组织及个人利用互联网大肆传播各种反
6、动言论,造谣惑众,歪曲历史,他们利用各种网络论坛、博客、聊天室、电子邮件及各种网络群发工具,大量散布诸如“中国威胁论”、“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中国军队镇压人权”等种种偏激煽动性言论,蛊惑民众,动摇军心。在2008年3月发生在我国西藏的“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中,一些西方媒体就罔顾事实,歪曲报道,甚至移花接木、裁改图片,利用网络大肆制造和传播所谓“和平示威”和“中国军队镇压”的虚假新闻和偏激言论,极力煽动不明真相的国外公众抵制奥运、支持藏独,暴露了其所标榜的“新闻客观公正”的虚伪性。(三)信息传播不当除军外
7、媒体等对信息的错误传播外,军内相关部门对形象修复问题上的处理仍比较落后。一是传播时机滞后。事件发生后,一般应当争取在第一时间报告事件真相,表明当事者的态度。以往,我们在军事宣传中多采用“灭火式”、“解释性”的宣传方式,造成在某些问题上被动应付的局面。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主体多元、互动性强,如果不迅速反应、及时澄清,各种网络传闻和谣言便会成为替代品,或者被其它境外媒体抢夺先机,占据舆论优势。二是传播信息不实。如果受众发现传播者最初没有传播或有意隐瞒真实信息,那么,传播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与形象将大大受损,煽动性言论也会
8、趁机而入,等到传播者反应过来,然后再为辟谣、平息负面舆论和扭转刻板印象进行传播时,所要付出的代价与成本就倍增了。某些单位和部门出现舆情危机后,为了一己部门之私,试图错误进行掩饰,却欲盖弥彰,反而对部队形象造成极大损害,例如广州武装部军官打人事件,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