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

ID:8875702

大小:6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10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_第1页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_第2页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_第3页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_第4页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高等教育论文资料库[摘要]本文以阐述国外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发展的动态历程为出发点,分析了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发展的宏观逻辑及其与社会发展、代写硕士论文高等教育自身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深入把握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发展的规律和基本走向,为我国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设置、调整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关键词]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培养方向,即通过文科课

2、程培养的人才规格;规范要求,即通过文科课程所培养的人具备的知识水平、技能技巧、基本素质等。国外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分化到综合,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其内涵在不断丰富,今天它已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本文将对其进行历史性研究,旨在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设置、调整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一、国外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动态考察国外高等教育文科最初孕育于古希腊教育之中,即:“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1],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3、。在中世纪,大学文科课程主要是文学、法学、神学,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政治尤其是宗教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文科不断受到时代的挑战,由此形成高等教育文科目标初始目的与外在社会需求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的运动构成了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期国外高等教育文科的培养目标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期,宗教因素逐渐减弱;人文主义兴起,人的现世生活成为关注的中心。受以上因素影响,博雅型人才成为该阶段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早期人文主义者强调文科教育主要以古典著作和古典语言以及三艺为核心,人才培养

4、以掌握广泛的人文知识为基础;以美德的培养为核心,强调宽宏、仁慈、守信。[2]后期人文主义者丰富了文科教育的内容,开始强调文科教育中本民族语言的学习,文科培养目标开始贴近现实生活。[3]在实践上,此阶段的牛津大学、效仿剑桥大学创建的美国哈佛学院(1636年),课程设置以文科为主,其主要目标重在提高学生的一般文化修养,使学生具备贵族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礼仪规范和责任感,以培养绅士、“博雅的人”[4]。至17、18世纪,主张博雅型人才培养的学者面对来自科学知识的冲击,更加强调博雅型人才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为社会

5、的文学、艺术、宗教以及政治等精神领域服务。可见,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文科的培养目标深受人文主义影响,倾向于博雅型人才的培养(在英国则体现为绅士的培养);在规范要求上,强调博学基础上富有人性和理性,具备一定的心智、理性、道德、身体技能等良好素质,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二)19世纪初期至二战前国外高等教育文科的培养目标这一阶段,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受技术和工业化影响逐渐融入了应用性、实用性内涵。但由于科技发展的缓慢性,生产水平的相对落后性,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强调掌握一般的文科实用知识、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向社

6、会提供初级服务。同时,有着悠久传统、扎实根基的古希腊文科教育的深厚底蕴为传统博雅型人才的发展、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此阶段的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出现了博雅型、研究型、初级应用型相互斗争、并存的局面。1•博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来自科学知识实用性价值的冲击,一些教育家在理论、实践领域坚持古典文科的学习,强调博雅型人才的文科教育培养目标。如1828年美国耶鲁学院颁布了“一份关于博雅课程的报告”,其中文科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情趣、训练官能、心智,并使其得到规范、完善[5]。1852年,英国

7、教育家纽曼(J.H.Nean1810-1890)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中极为反对文科教育的实用化、应用化,认为这将导致个人畸型发展,主张通过文科教育训练学生的心智,形成良好的品质如自由、公正、冷静、温和,最终促进博雅型人才的形成[6]。20世纪30年代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主要代表人物赫钦斯(RobertM.Hutchins)极力捍卫古典教育,并于1937年推行“圣约翰计划”,在其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推行名著课程和通才教育计划以促进学生道德和精神的发展[7]。2•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集中体现研究型人才培养目

8、标的是德国洪堡于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该大学的哲学系跃居神、法医等各系之上,其文科设置包括语言、历史和艺术,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态度或精神,获得洪堡所谓的Wissenschaft”(最高形式的学问),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心智,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最终成为研究型人才[8]。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人才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事实上,在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高等教育论文资料库[摘要]本文以阐述国外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发展的动态历程为出发点,分析了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发展的宏观逻辑及其与社会发展、代写硕士论文高等教育自身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深入把握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发展的规律和基本走向,为我国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设置、调整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关键词]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培养方向,即通过文科课

2、程培养的人才规格;规范要求,即通过文科课程所培养的人具备的知识水平、技能技巧、基本素质等。国外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分化到综合,由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其内涵在不断丰富,今天它已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目标体系。本文将对其进行历史性研究,旨在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发展逻辑和基本走向,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设置、调整提供具有建设性的参考。一、国外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的动态考察国外高等教育文科最初孕育于古希腊教育之中,即:“自由教育或自由人的教育”[1],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自我完善的人

3、。在中世纪,大学文科课程主要是文学、法学、神学,其根本目的在于为政治尤其是宗教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文科不断受到时代的挑战,由此形成高等教育文科目标初始目的与外在社会需求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的运动构成了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文艺复兴至18世纪末期国外高等教育文科的培养目标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期,宗教因素逐渐减弱;人文主义兴起,人的现世生活成为关注的中心。受以上因素影响,博雅型人才成为该阶段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早期人文主义者强调文科教育主要以古典著作和古典语言以及三艺为核心,人才培养

4、以掌握广泛的人文知识为基础;以美德的培养为核心,强调宽宏、仁慈、守信。[2]后期人文主义者丰富了文科教育的内容,开始强调文科教育中本民族语言的学习,文科培养目标开始贴近现实生活。[3]在实践上,此阶段的牛津大学、效仿剑桥大学创建的美国哈佛学院(1636年),课程设置以文科为主,其主要目标重在提高学生的一般文化修养,使学生具备贵族社会所要求的道德品质、礼仪规范和责任感,以培养绅士、“博雅的人”[4]。至17、18世纪,主张博雅型人才培养的学者面对来自科学知识的冲击,更加强调博雅型人才与社会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为社会

5、的文学、艺术、宗教以及政治等精神领域服务。可见,这一时期高等教育文科的培养目标深受人文主义影响,倾向于博雅型人才的培养(在英国则体现为绅士的培养);在规范要求上,强调博学基础上富有人性和理性,具备一定的心智、理性、道德、身体技能等良好素质,集“真、善、美”为一体的人。(二)19世纪初期至二战前国外高等教育文科的培养目标这一阶段,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受技术和工业化影响逐渐融入了应用性、实用性内涵。但由于科技发展的缓慢性,生产水平的相对落后性,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强调掌握一般的文科实用知识、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向社

6、会提供初级服务。同时,有着悠久传统、扎实根基的古希腊文科教育的深厚底蕴为传统博雅型人才的发展、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出现提供了契机。此阶段的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标出现了博雅型、研究型、初级应用型相互斗争、并存的局面。1•博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面对来自科学知识实用性价值的冲击,一些教育家在理论、实践领域坚持古典文科的学习,强调博雅型人才的文科教育培养目标。如1828年美国耶鲁学院颁布了“一份关于博雅课程的报告”,其中文科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情趣、训练官能、心智,并使其得到规范、完善[5]。1852年,英国

7、教育家纽曼(J.H.Nean1810-1890)在他的《大学的理想》中极为反对文科教育的实用化、应用化,认为这将导致个人畸型发展,主张通过文科教育训练学生的心智,形成良好的品质如自由、公正、冷静、温和,最终促进博雅型人才的形成[6]。20世纪30年代永恒主义教育流派主要代表人物赫钦斯(RobertM.Hutchins)极力捍卫古典教育,并于1937年推行“圣约翰计划”,在其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期间推行名著课程和通才教育计划以促进学生道德和精神的发展[7]。2•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集中体现研究型人才培养目

8、标的是德国洪堡于1810年创建柏林大学,该大学的哲学系跃居神、法医等各系之上,其文科设置包括语言、历史和艺术,目的是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态度或精神,获得洪堡所谓的Wissenschaft”(最高形式的学问),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心智,培养科学研究的精神,最终成为研究型人才[8]。值得强调的是这种人才是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的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事实上,在高等教育文科培养目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