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

ID:55904081

大小:1.41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15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_第1页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_第2页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_第3页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_第4页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_荀渊.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年第10期No.10,2014(总第417期)EDUCATIONALRESEARCHGeneral,No.417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与未来走向荀渊[摘要]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源于大规模学校教育对教师的需要,即对这一从业人员规模庞大的职业的数量需求和一种基于证书、标准和评估等制度性措施的质量要求。基于教师教育变革的这一基本逻辑,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应着重于对教师教育体系、制度、结构进行重组或者重构,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开放化、专业化水平;发挥教师专业组织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教师教育制度建构的进程。[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制度;教师发展[作者简介]荀

2、渊,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062)教师职业是基于人类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同历史时期的变革以及呈现出的体制、结构需要而产生的。专门培养与培训教师的教育特征,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在回应教师数量实践活动,从最初以教学训练与研讨为主的与质量需要以及由政府政策主导或者影响进教师养成逐步发展为大学专门学院开展的教行制度建构的结果。师专业教育,也是在满足社会尤其是现代学(一)满足社会需要与师资要求是教师校教育发展对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要求的过程教育的起始与使命中逐步发展定型的。在教师教育的历史变革教师这一人类古老的职业,是在教育或过程中,欧美国家相继采取了积极的促进教

3、者说是在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活动的历史进师及其教育专业化的政策,并借助一些专业程之中产生与发展的。人类最初的非正式教组织与教师教育机构的努力,将教师及其教育一经产生,承担着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传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塑造教育与社会生活的递者角色的教师就出现了。当人类最初的正重要力量。式教育机构产生后,由于往往与人类的宗教、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主要以语言、文字一、教师教育变革的基本逻辑和军事训练、祭祀仪式、音乐等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故教师最初主要是由官员、在拉伯瑞看来,教师教育的合法性,包宗教人士担任,并被赋予一种神圣的色彩。括历史和现实的,在很大程度上建基于大

4、规不过,直到17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教育模学校教育对教师的需要:首先表现为对这在宗教理性、世俗价值、国家意志和民族主义一从业人员规模庞大的职业的数量需求,其兴起交互作用下的欧洲出现后,专门面向教次表现为一种基于证书、标准和评估等制度师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学训练活动才逐步产性措施的质量要求。[1]由此,教师教育在不生。始自16世纪,在宗教改革的旗帜下,人—73—文主义基于理性去认识这个世界的观点则促变革组成部分的现代学校教育的兴起过程使欧洲的知识运动与教育开始面向普通大中。不过,在最初的两三个世纪里,师范学校众,而对个体自然属性的关注,也使得经验主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的教育

5、,主要采取的是固义或者说更为强调人在现实世界中的行动、有的通识科目加一些教学法训练的方式,因行为及其延伸价值逐步成为各种教育机构遵此,并非如今天教师所接受的教育那样严循的教育教学原则。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格。而且,直到19世纪,欧美国家普遍建立以及在一轮轮革命中通过战争、政治制度创师范学校并将之定向为教师培养与培训机构新或改造逐步确立的主权民族国家,基于民后,仍有一些教师实际上并未经过必要的教族理想的推广、公共生活的重塑和更为复杂育教学训练。这一局面在师范学校转型为高的统治结构的构建,逐步将宗教彻底剔除出等教育层次的教师学院时发生了改变。在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结构,

6、人的价值、人的天国,这一进程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于赋理性被置于核心的位置。正是在这一变革起初仅仅是大学预备教育机构的中等教育的历程中,以基本的读、写、算能力的培养为目快速发展,师范学校不再甘于在无法授予学的的学校——最初是在乡村、小镇出现的教位、政府财政支持有限等情况下承担师资的堂附属学校,之后则是由国家建立的国民学培养任务;二是大学开始通过设立教育系科校或者公立学校开始普遍建立。当越来越多并扩大一直由其承担的中学教师培养工作的的儿童基于民族国家构建一个世俗社会的需规模,以及倡导教育机构标准化建设等,客观要而进入学校接受国民义务教育,一种与大上造成了逼迫师范学

7、校退出教师培养培训工学教师必须经历严格的学术教育不同的教师作的态势。[2]从欧美国家的传统看,高中或教育即教学方法的训练和集体研讨也就应运者程度等同于高中的预备学校的师资培养一而生。从最早由教会组织创办的教师养成直由大学来承担,而且以自由教育为主,并不所,到由政府举办的公立师范学校,一种新的需要为此设置专门的课程。虽然早在18世理念开始主导此后至今的与教师相关的教育纪德国一些大学(如柯尼斯堡大学)就已经开教学实践活动,即从教师这一职业所承载的始设置教育学习明纳,但直到19世纪,伴随培育下一代的内在意蕴出发,任何成为教师着实验心理学的进展以及随后兴起的教育科的个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