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

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

ID:8855928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9

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_第1页
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_第2页
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_第3页
资源描述:

《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西府抗战诗人侯唯动1938年9月18日,为纪念国耻,激扬斗志,由郭沫若同志亲自主持,在武汉江边举行了空前的万人音乐大会。其中有由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张曙演唱的《血债》,倍受群众欢迎。歌词中引用了鲁迅的名言:“血债还需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歌中唱道:“起来,/被压迫的人民,/我们/把握着全世界的债权,/联合起来,/债主的阵线,/拿好啊/血写的清单/要收账,/拿起枪杆,/叫他们,/——我们的敌人/照码十足地还,/本和利/要一起交完!”诗中将民族的义愤和阶级的仇恨融为一体,将不屈

2、的意志和胜利的信念结成一团,充分表达了千百万劳动人民在抗战中所燃烧起来的怒火。这首诗的作者就是从我们三秦大地上崛起的抗战诗人侯唯动。《血债》是他的成名作——组诗《斗争就有胜利》中的第一首。侯唯动是扶风人,1917年生于扶风县城关乡北安村一个农民的家中。幼年时,生性热爱民间绘画艺术。由于进步教师的影响,他在青少年时代接触到了三十年代的左翼革命文学,对鲁迅、蒋光慈等革命作家的作品尤其喜爱。与之同时,他也就开始了革命诗歌创作的学习。1936年,刚满二十岁的侯唯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扶风地下组织,并积极参与

3、西北各界救国会的活动,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高涨的爱国热情,使他特别关注沦陷了的祖国的土地。一次,当他听闻到崇山峻岭中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活的时候,便诗情迸发,不可自抑,写下了献给东北抗日联军的组诗《斗争就有胜利》。全诗共九首,近四百行,他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起草、修改、定稿。当时,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胡风同志创办了综合半月刊《七月》。正在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的侯唯动也是它的热心读者。1937年底,侯唯动将他刚刚完成的组诗《斗争就有胜利》,悄悄寄给了这个著名的刊物。第二年三月,组诗在《七月》的显着地位发表,获得

4、了极大的反响。日本的反战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和绿川英子将组诗推荐给了冼星海。冼星海非常非常热爱这组抗战诗歌,曾将这九首诗中的五首谱成歌曲,并由张曙在万人音乐大会上演唱。处女作的成功,使侯唯动成了抗战中诞生的“七月”诗派中的一位诗友,从此在黄土高原上就崛起了一位土生土长的诗人。1939年,侯唯动到了陕甘宁边区,参加了民众剧团的工作。侯唯动跟随着这个剧团,走遍了陕北的二十三县。这个土生土长的诗人对于黄土高原人民的生活、风习、感情、思想,有了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这为他后来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生活基础。194

5、1年侯唯动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后又在该院文学部创作室工作。这期间军委直属政治部文艺室在延安成立,侯唯动受组织委派参加了这项工作。他们创办了综合性的文艺刊物《部队文艺》,成立了文学团体“鹰社”(当时,陕甘宁边区的地图的轮廓像一只展翅的雄鹰,该社因之以名。)这个团体产生了不少有名的诗人,贺敬之、晋驼、公木以及侯唯动都是其中的主要成员。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侯唯动有幸参加了这个盛会。此后,这个在黄土高原的大地上崛起的诗人便集中全力表现黄土高原上“新的乡村”和“新的农民”。在194

6、4年至于1945年两年之间,他竟然写下了五部长篇叙事诗,进入了他创作的高潮。其中《美丽的杜甫川淌过的山川》反映鹿阝县(今富县)、甘泉、淳耀、赤水的农民响应毛泽东同志“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组织了运输合作社,去三边驮盐的旅途生活;《黄河西岸的鹰形地带》反映了1939年冬至1940年春关中分区的军民,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次反共高潮而取得战斗胜利的故事;《黄土高原变成金的日子》则写陕甘宁边区人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从而在1942年“大进步的一年”中,从而使边区的生产、生活面貌一新的情景;《将军的马》写

7、八路军的一位将军,平时让出自己的坐骑,以马耕田;而当战时则又跨上战马,奋勇杀敌的生产、战斗两不误的故事;《红头巾》(又名《一片红布哗啦啦飘》)通过军民关系中矛盾纠葛的发生和解决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信任和热爱。解放战争中,这些长篇叙事诗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下,由东北书店的牡丹江分店再版印行,成为鼓舞东北军民为新新生活战斗的诗篇。全国解放后,又大多被编入新中国《文艺创作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从而流行全国,成为刚刚获得解放的群众认识过去、迈向未来的启示录。在写作这些长篇叙事诗的同时,侯唯动还写了

8、不少的抒情短章,有些在国统区的刊物上发表,为国统区的人民认识解放区人民的新生活提供了形象的素材,产生了良好的影响。解放战争时期,侯唯动从延安到了东北,写了不少鼓舞军民战斗的诗篇。解放后,随着全国大规模建设事业的发展,他深入到沈阳、鞍山、本溪、抚顺的工厂和矿山,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写下了不少的政治抒情诗。其中有些诗作还翻译到了国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关中西府和周原,本是先周文化的发祥地。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西北高原却几乎成了文化的沙漠。因而,从本世纪初到解放之前,在半个世纪之中,侯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