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

ID:8849015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9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_第1页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_第2页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_第3页
资源描述: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解读孩子——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有感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的书。刚拿到这本书时,从题目上理解,我感觉最深的就是“信任、理解”,让孩子信任老师、信任家长,老师家长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打开这本书,我越看越起劲,不仅对于我教育孩子,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而且对我教育我自己的孩子都是受益匪浅的。全书一共有10个篇章,每一篇章都是围绕一主题,用实际生活中的常发生的小矛盾去指导家长,及时给予家长使用日常语言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小妙招。下面就我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点与大家分享:第一,鼓励与指导孩子:一个孩子表现好,我们通常总会夸赞说:你是个好孩

2、子,或者:你很棒等评价性的赞扬。但在这本书中说到:在心理疗法中,从不会对孩子说:你是个好学生,你真棒!这些判断和评价性的赞扬都是要避免的。为什么呢?他们需要免受评价性赞扬的压力,这样孩子才不会总是向其他人寻求认可。夸奖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夸奖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要夸奖他们的品性与人格。赞美的话语应该让孩子看到他成绩的真实情况,称赞的时候要做到明确、详尽的描述,孩子能从这些信息和赞赏中受益,远比哪些对品格的评价要有效得多。给孩子指导而不是批评。批评和评定性的称赞是双刃剑,两者都是在给孩子下判断。为了避免下判断,心理学家建议我们不要发表批评意见影响孩子,而是指导孩子。在批评孩

3、子时,我们会不经意间攻击了孩子的人品和性格。而指导孩子时,我们应该陈述问题以及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好不要针对孩子本人发表任何观点。第二,要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首先是要尊重孩子。被尊重被关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人觉得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

4、不能无条件的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其次,还要还要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父母在与孩子说话时,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父母不应该用“打骂和训斥”来把自己的“爱心和善意”伪装、包裹起来,而应该直接地准确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最后,作为父母还要学会倾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时是不需要用嘴去说

5、,而是要用耳、用心去听。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方法。有时我们作父母的,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总是希望孩子听自己的,却很少主动去听孩子的。让我们每一个作父母的都来试着克制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在家里我们尽量的少说,多听。那么我们就能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了。作为一名幼儿工作者,我觉得书中所写的内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教师。在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他一直拉着妈妈的手不肯放开。幼儿园的老师就陪着他们参观幼儿园。这时候,这个小女孩,看到了墙上贴的小朋友们的作品,非常漂亮。这个小女孩就大声地说道:“谁画了这么难看的画?”她妈妈就有点尴尬地说

6、:“把这些漂亮的话说成这么难看是很不友好的”这时候站在旁面的老师就说到:“在这儿,你没有必要一定要画漂亮的画,如果你喜欢,你也可以画简单的画”,这时候,这个小女孩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是因为她得到了她隐藏问题得到答案:“如果一个女孩画画画得不好会怎么样?”在接下来的参观中这个女孩又拿起了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自以为是的问道:“谁弄坏了这辆消防车?”她妈妈就责备地说:“谁弄坏了它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儿你谁都不认识。”事实上小女孩并不是真的对那个弄坏车的小朋友的名字感兴趣,她只是想知道弄坏玩具的小朋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理解了这个问题之后,老师是这样说的:“玩具本来就是拿来玩的

7、,玩的时间长了,它有时候就会坏。”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松开了妈妈的手,高兴得和妈妈挥手告别了。因为孩子从这个老师的两次回答中得到了这样的信息:“这个老师很好,即使画儿画得难看,即使把玩具弄坏了她也不会马上生气,我不需要害怕,呆在这里很安全。”看到这里,我真的被触动了,原来我经常忽视去读懂孩子的心,也就是说孩子的每句话都不仅仅是字面上肤浅的意思,而靠我们大人去细细研读。和孩子对话是一门有规则的独特艺术,孩子说话的信息里经常有需要我们解读的密码。孩子提出的问题里,往往隐藏着他们真实的担心、烦恼、愤怒、失望或者伤心。看到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