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47365
大小:123.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04-09
《王永庆给年轻人的8堂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王永庆给年轻人的8堂课王永庆创业70年,是一位深受敬重及具备长久魅力的企业家,更是现代年轻人心目中最崇拜的创业英雄。本书所阐述的观念、态度与方法,不仅是创业或经营企业的成功要素,更是追求自我实现的关键课程。第一堂课追根究底事事要求“止于至善”,也就是对问题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态度。王永庆给年轻人的第一堂课是“追根究度”,也就是对总是不追究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的态度。大家都知道,王永庆经木材起家,因塑胶而发迹。他早年的木材生意,都是向林场采购原木,经过简单加工,再转售出去。那些待售的原木,林场为了避免因干燥而导致木材龟裂,全都浸
2、泡在大水池里面。当时台湾木材商采购原木的做法是,到林场里先用长竹竿在水池中探测浸泡原木的数量,再用肉眼辨别原木的树种(原则上可分为针叶木与阔叶木,前者价者高,后者价者低)与品质(判别原木完好与龟裂程度),再填写标书向林场投标,最后由最高价者中标,购得原木。由于大部分的原木都浸泡在水里面,光用竹竿去评估其数量,经常造成很大的误差,再加上每根原木价格昂贵,动辄数十万元,因而投标的风险很大,大家各凭经验与本事,有人赚也有人亏。无论如何,“赌”的味道很浓。“追根究底”精神可佩有一次,王永庆向嘉义的阿里山林场标购原木,结果出乎意料之外,王永庆所
3、标的价格虽然高出其他同业甚多,可是去因购得那一池原木,赚了很多钱。同业们都大惑不解,到底他用了什么方法,能够把那一池的原木数量估算得那么准确。原来王永庆在招标截止前一天晚上,趁着月黑风高,悄悄地跳入水池中,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把水池里原木的数量点得一清二楚,所以,第二天他才能报出合理价格中标,因此也狠狠赚了一把。其实,在夜晚潜入浸泡原木的水池中清点原木数量,极为危险,王永庆为了追根究底,查得清清楚楚,勇敢地冒此危险,为常人之不敢为,所以才会成功。王永庆曾说:“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我们台塑就靠这一点吃饭。”台湾
4、前经济部门负责人赵耀东说:“啊!王老板(指王永庆)的追根究底功夫真让人钦佩,被王老板看上的问题,不到水落石出,绝不罢休,这是王老板经营企业最成功之处。”那么,何谓经营管理的“追根究底”呢?那就是日本行之数十年,对提高经营绩效极有助益的“原流方法”。所谓“原流方法”就是,凡是遇到问题或发生异常都要深入分析,并且追究问题的本源;就好像河川的流水混浊了,我们要探求它的原因,必须溯流而上,一直追到河川的源头,才能真正排除异常,解决问题,所以叫做“原流方法”。王永庆说:“所谓‘追根究底’也好,‘原流方法’也好,本来就是处事的真理原则。只要肯花心
5、思把事情做好,自然就必须深入探讨事务的本源,这是做事的不二法门。”经营管理要进行“追根究底”,必须从根源处去追求。王永庆举一棵树为例来说明:树的上面有树干与枝叶,下面有根,中有大根与根中根,连接中根的还有许多细根。树的生长是靠细根吸收养分,经中根、大根至整棵树,才能自然地成长。冬天来临时,叶落满地;但是因为有根部供给养分,春天一到,即再生树叶而绿意盎然。人们最注意的,往往是茂盛的枝叶,而忽略了最重要的根部。王永庆的意思是,一棵树要长得枝繁叶茂,必须从看不见与容易被忽略的根部去下工夫;经营管理要做得好,也必须从平常看不见与容易被忽略的根
6、源处去追求。他说:“我们做事应该和树有细根一样,必须从根源处着手,才能理出头绪,使事务的管理趋于合理化。”王永庆为了强调经营管理必须从最辛苦而又乏味的基础工作着手,他又举盖房子与建桥梁来说明。无论盖高楼大厦也好,或是建一座桥梁也罢,基础是最费工、最花钱的工程。等到大厦或桥梁完成,最费工与最花钱的基础却看不到了,只能看见大厦的上层和桥梁的表面。人们称赞的也是这些外在看得见的部分,没有人会想到基础。哪一天发生洪水、地震,有的塌了,有的倒了,才知道基础的重要。总之,王永庆认为,基础工作最容易被轻视与忽略,最费精神、辛苦而乏味,却是经营管理最
7、重要的一环。发扬光大古人智慧其实,王永庆一而再、再而三强调的“追根究底”,是来自古代四书之一的《大学》所训示的“知止”与“止于至善”。王永庆曾说:“我这一生深深感觉,中国的哲学里,一句可以终生利用的话,就令人受益无穷。譬如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还有‘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要追求‘止’,即是根源,若未能追根究底,建立起一个道理的话,基础便不稳固,所以在止于至善,由‘止’建立基础,才能达到至善,才能定、静、安、虑、得。”王永庆更以选择工作为例,深入浅出地解说“知止”、“定、静、
8、安、虑、得”及“止于至善”的道理所在。在选择工作时,如果彻彻底底了解工作的实质意义所在,自然就明白自己应该从事哪一种工作,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工作。同时,基于彻底的了解所做的选择才会坚定,不致因为客观因素的有利或不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