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

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

ID:8830099

大小:3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8

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_第1页
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_第2页
资源描述:

《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无意识知觉的实验研究-错误再认英文名称:FRECOG简介:  所谓错误再认是指,在进行再认测验的时候,那些实际没有学过的项目被给出"学过"的反应。与以往的再认测验不同的是,每个测验词呈现之前闪现一个背景词,用于干扰被试的反应。背景词与测验词的关系有三种:(1)匹配:背景词和随后的测验词完全相同;(2)不匹配:背景词和测验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3)基线:背景词是一个非字。研究者(Jacoby&Whitehouse,1989)的一个有趣发现是:背景词对测验词的影响依赖于背景词的呈现时间。当背景词的呈现时

2、间较短时(如50ms),一个没学过的测验词在匹配背景下比在不匹配背景下更有可能被给出"学过"的反应,也就是说,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要高于不匹配条件下;而当背景词呈现时间较长时(如200ms),则出现相反的情况,被试在匹配条件下的错误再认率要低于不匹配条件。在本实验中,我们控制了背景字的注意水平。  Jacoby和Whitehouse认为,在匹配条件下,由于背景词和测验词完全相同,会引起测验词知觉熟悉性(Johnston,Dark,&Jacoby,1985)的提高,而被试对这种知觉熟悉性的提高的归因

3、依赖于背景词的知觉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当背景词被有意识知觉到时,被试会将这种知觉熟悉性的提高归因于背景词的呈现,因而错误再认率低;而当背景词被无意识知觉到时,被试会将这种知觉熟悉性的提高归因于在前面的学习阶段学习过,因而错误再认率高。可见这种错误再认的质的差异反映了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之间的质的差异。方法与程序:  这个实验是一个2×3两因素混合设计。两因素为:(1)背景字的注意水平:分高、低两个注意水平,采用组间设计。提高注意水平的方法是在背景字的周围加一个小方框,低注意水平下不加小方框。这里的

4、一个控制变量是背景字的呈现时间,定为60ms。(2)背景字与测验字的关系:有匹配、不匹配、基线三种条件,采用组内设计。在基线条件下,背景字是一个非字,由汉字的偏旁构成但无意义。  选取256个汉字作为实验材料,字频为18-90/百万,全部为名词。其中16个用于练习,其余240个汉字分为两组,每组120个汉字。其中一组用作再认测验中的新字(没学过的字),另一组用作再认测验中的旧字(学过的字)。每组又进一步细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30个汉字,分别用于下列四种条件:匹配条件下的背景字和测验字,不匹配条件下的

5、测验字,基线条件下的测验字,不匹配条件下的背景字。把这8组汉字在8种条件下(新vs.旧×上述4类字)进行拉丁方的排列,就产生8种排列顺序,每个被试用一种顺序进行测验,在所有被试中,8种排列顺序被应用的次数相等。根据这样的结构,被试在学习阶段学90个汉字,再认测验时测180个汉字(90个学过,90个没学过)。在学习和测验的时候,汉字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但有一个限制条件是:同一实验条件下的汉字连续呈现不能超过3个,以保证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汉字在整个呈现序列中分散开来。  16个用于练习的字,其中6个是学习过

6、的,3个放在学习序列的开头,3个放在学习序列的末尾。测验时用作练习的测验字是12个,每种实验条件有两个(新vs.旧×匹配vs.不匹配vs.基线),其余4个字用作不匹配条件下的背景字(新vs.旧,各两个)。  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习阶段,给被试呈现96个汉字,一秒钟呈现一个,让被试默读并尽可能去记它们,告知被试随后要对这些字进行测验。第二阶段为再认测验阶段,被试使用一号反应盒,判断每个测验字是否在刚才的96个汉字中学习过,学过按"红"键,没学过按"绿"键。与以往的再认测验不同的是,每个测验字

7、呈现之前要闪现一个背景字或非字。  两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如下:  (1)低注意水平条件下:    空白   背景字   掩蔽刺激   空白    测验字    500ms   60ms    500ms    300ms   直到做出反应    (2)高注意水平条件下:       小框背景字掩蔽刺激空白测验字(小框)(在小框内呈现)  500ms60ms500ms300ms直到做出反应  在低注意水平的条件下,每个试次的实验程序如下:(1)空白500ms;(2)背景字呈现60ms;(3)掩

8、蔽刺激呈现500ms;(4)空白300ms;(5)测验字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伴随着每个测验字有一个提示"学过 没学过"出现,位置在测验字下面约3cm处。被试做出反应后,测验字和提示消失。两个试次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秒-2秒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在这种实验条件下,指导语不告诉被试背景字的存在,让他们把四个"#"作为测验字出现的警告信号,看到测验字尽可能快地做出反应。两个试次之间的时间间隔在1秒-2秒之间随机变化的目的是使得这种警告信号的说法看起来更为可信。  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