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828365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8
《古筝与现代流行音乐的交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古筝与现代流行音乐的交融摘要:实践证明,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大项目”的古筝,一旦能够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形成相互融合之后,所形成新的音乐形式与大众对于音乐的新理解几乎完全相互符合。而这样的古筝表演“新方略”,则与传统古筝的艺术风格与特点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对于现代流行音乐相互交融的古筝艺术进行研究,对于广大音乐人将流行音乐元素融入民族音乐乐器演奏并加以创新的活动,有着颇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古筝现代流行音乐艺术风格交融就传统的古筝音乐而言,给很多的演奏者和学习者留下的印象是:一方面要求演奏者必须要有一定水平,另一方面也对观众群体的文化积淀和音乐素养有着颇为“苛刻”的要求。而这样的情况,由于如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审美观点不断更新,使得其吸引观众的能力已经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正是因为古筝艺术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小,造成了其各方面的发展空间也不断萎缩。由此,当代的各种场合和形势下,古筝音乐演奏者往往脱离了传统的“素服清弹”演出模式,转而以身穿易于吸引观者注意力的服装,并在乐曲旋律变化种辅助以各个类型的肢体语言,同时,将原本“清丽悠长”的古筝音乐表演节奏进行深加工,使其变得简单明快,以此来引起新时期、新形势下观众的共鸣。古筝音乐作为一种“人所共知”的“阳春白雪”式听觉艺术,必须将其乐曲节奏的优雅和思想内涵的深邃向世人进行自己形式的展示,而在此同时,更应该在时代背景下,将其注入新的活力,进而使自身“生命力”进一步加强。如最初以古筝的形式演奏的乐曲《沧海一声笑》便是如此。从后者的成功中不难看出:将古朴的韵味与流行音乐元素相互融合的创新音乐活动符合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同时也对古筝的发展与创新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一、古筝与流行音乐结合的情况代写论文网提供由写手上传(一)古筝音乐展现出现代气息在此方面表现得较明显的是叶小纲的作品《林泉》,对其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作者在其中将“再现原则”以自己的形式灵巧运用于其中,一方面以双手配合的形式兼顾“按”与“弹”两种演奏技巧,大胆改编其中旋律。另一方面则“小处着眼做文章”通过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来“精加工”作品旋律,以更自由的形式来体现速度和附点节奏,将原本严谨的拍节变得更加轻松而明快,在最终的结束段落中,进一步施加“摇”的技巧,将轻柔感置于弱起渐强的背景下, 同时辅以快琶音和刮奏来在平和的旋律中给人一种错落有致感,从而将流行风格展现无遗。在结束句中又以一直处于运动状态中的刮奏引来展示作者的心境。在其中,每一种独特音色都被置于最有效的位置上,其中不难看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创作指导思想中“灵活机动”的一面。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凌乱的主题材料统一在一起,又不失发展逻辑性。同时,《林泉》在和声运用方面则是充分考虑了民族特色和西洋音乐特色二者交替展示的效果,而这样的音响效果组合则体现出极其新颖的形式,使得演奏者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自觉不自觉地随着旋律延伸而将自己的情感升华。而随着观众品位的上升,民族音乐创新速度也在加快,如一系列民族乐器演奏的流行音乐的“出炉”,让古筝音乐自然而然地受到重视,故而古筝在日后流行音乐中的“出场率”将有增无减。(二)民族元素被置于流行音乐的背景下当前颇有些影响力的“中国风”流行音乐中,瞩目度较高的“项目”当属于周杰伦的一系列相关作品。其人的作品中采取的主旋律中绝大多数属于中国传统的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五音调式中的“宫调式”,而在编曲方面较为注重运用古筝和琵琶之类的传统乐器。而其作品中,古筝演奏的特色运用“出场率”颇高,尤其是将民族元素置于流行音乐题材这一背景下,如《千里之外》、《青花瓷》、《菊花台》等。此类作品的共同特色在于曲风较为柔美,故而更加适合古筝的演奏风格。自周氏出道以来,其创作的流行音乐中民族音乐的“含量”呈现不断上升之势,如他在R&B以及hip-hop之类的流行音乐元素中很好地结合了民族音乐的内容。为了突出这样内容的“直观性”,周氏曾以自身的“亲力亲为”来在表演中形成观众的共鸣和吸引其注意,尤其是将其中诸如上下滑音、刮奏、摇指、颤吟揉等古筝弹奏技法以“看得见”、“听得到”、“想得出”的形式展现给听众,并开创性地将古筝的音乐和他原本擅长的现代电声音乐置于“同室操戈”的环境中,从而将流行音乐崇拜者和传统的古筝爱好者统一在自己的“大环境”下,突破了世人对古筝的原有认识。与此同时,由于近代被“开发”出来的新古筝技法对现代流行音乐有着更多“迎合”之处,故而古筝获得了更多的迎合现代流行音乐发展的机会,是的古筝可以以更轻松的方式来诠释经典流行音乐。除此之外,各类乐曲中节奏节拍等元素发生的变化,也说明了传统的或单一,或规整对称的节奏形式已经在现代创作中难以找到立足之地,而新的编创者和表演者往往都力求在节奏中形成不同节拍交替的效果。由此可见,具备特色的新古筝技法和当代流行音乐的多样性节奏相互结合这一做法,成为了如今古筝在流行音乐背景下得以发展的又一原因。周氏在流行乐曲中增加的古筝元素中,除了在节拍上有所创新之外,同时又在音色上力求突破。究其原因,在于既然要在流行乐曲中增加古筝元素,就必须令后者在新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在周氏之前,为数不少的古筝编创者和表演者都曾有过在演奏中增加特殊方式(主要是用面板、掌击弦等办法来模仿其他兄弟艺术中的音乐效果),从而求得音变的做法。而周氏也将该技法运用在作品中,形成了“1+1>2”的效果。(三)古筝音乐在流行音乐当中保持着自身特色自周杰伦在古筝方面有所创新之后,另一音乐人张信哲也将流行音乐中以古筝作为一种特色来应用的做法融入自身的编创和表演中。并且经过一番探索和实践之后,张氏在一系列表演活动(自“时空寄情”演唱会开始)中,多次在编曲和演奏中将古筝与流行音乐相互进行联系,充分展现古筝艺术的包容性和适势变化。在表演过程中,张氏除翻唱自身先前的成功作品之外,更加注重在于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以古筝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尝试,从而让在场的每一个听众都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获得出乎想象的震撼。而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张氏在翻唱自己原有作品的过程中,在乐器方面进行了革命性的“更新”即一方面保留先前做品中各类西洋乐器以及电声伴奏的形式,而另一方面则“掺杂”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演奏。充分利用古筝弹拨音色的柔美和清晰的同时,将古筝音乐借用其他兄弟民族乐器技法中的摇指、琶音之类,此乃过程能够随着音乐情绪而弱起渐强的各种类型的持续音,显得整个乐曲更加流畅清脆。在最后的结束过程中还可以进行音乐弱化趋势的“专门演绎”,如《爱就一个字》中借用古筝音乐,将深情和哀怨的乐曲主旋律体现的更加明确, 而乐音弱化这一趋势更能够给听者产生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感。故而,张氏的这种创新才能够大获成功,使得古筝和流行音乐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特点,进而取得不同凡响的结果。二、古筝与现代音乐结合的方式(一)在原有风格基础上添加西式结构不管是中国大陆还是港澳台乃至日韩等同一个文化圈中的国家,拥有古筝的乐队里获得成功者的例子无不是在努力摆脱传统理念限制这一前提下获得成功的,而其中更是无一例外地将古筝演奏技巧和其能够体现的精神内涵融合西方与现代的流行元素。而现有的大部分古筝乐曲作品多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一基础上增加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特点而形成,即所谓“时代作品”。其题材中绝大多数也都是人物传记、自然场景之类的传统题材。旋律方面尽管将高音的地位降低,并将弱化元素的“含量”加以提升,但高音作为最重要的古筝音乐构成要素,其地位仍旧“举足轻重”。编创和演奏技法方面,现代古筝音乐一般仍以传统的五声音阶形式为主。尽管已经增加了数量众多的现代元素,但不同的流派仍旧没有放弃自己的风格特色。由此形成的新作品一方面能够保持“原生态”美感,另一方面则在对细节音处理方面有所增强——这样的情况多见于散板音符的处理。而就古筝音乐的结构层面而言,三曲式的西方曲式结构已经深深植根于其中。演奏技术方面,原有的过于舒缓、沉重的技法已经由于不再适应音乐会和新的作品而“退居二线”,反之,适合现代表演的技法则“出场率颇高”。具体的表现则是托、抹、勾、撮的技法一般都得到了保留,而劈这一技法则由于难以符合现代演奏要求而逐渐被边缘化。音节中,长音由于迎合了现代音乐作品的需要,使得其“使用率”空前上升。这一系列的变化,反映了古筝这一传统乐器为符合时代需求而出现的“自身调整”。(二)“新筝”结构地位逐步上升众所周知,古筝结构很久以来结构都较为固定,而在其基础上“发明”的“新筝”则突破了其形制的束缚,将弦数增加的同时,又将筝码由原有的位置“迁移”到筝板中部,从而使得其能够体现的音域得到了空前扩展——而这样的做法,首先是在表现力方面可以使得原有的复杂变奏方式变得简明,而更值得肯定的就是由于设计了移弦装置,将移码错误率大大降低,演奏者“大获其利”。(三)西方曲调结构进入古筝音乐原有的古筝音乐曲式结构一般都为小型,而现代古筝音乐则由于主题内容范围拓宽而,对曲式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故而,在新创作的古筝音乐作品中诸如二原则、三原则、双重结构划分之类的西方风格曲调结构以其重复率低,避免厌烦感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优点在于能够根据情景再现,将原样再现,简单再现和动力化再现相结合,这一西方曲调结构特点的模式在一、二级曲式结构中被广泛运用。三、古筝在与现代音乐结合过程中的创新与发展(一)定弦模式创新如前文所述,五声音阶在古筝传统定弦序列中占据统治地位,而在当前,古筝音乐作曲家结合新的形势需要,发明了以七声为基础的新定弦作品。具体情况即首先以八度一个周期作为定弦基础,视音乐主题情况而采取新的音阶;变体组合过程中,将一组传统音阶,和一组以作品情况为转移的音阶进行相互对比,从而加深印象;在定弦方面以半音数一个音阶的形式就爱将其“模式化”,按一定比例生成非八度循环的周期;以模式的不固定为最大特点,特别是变音的大量运用,完全从作品需要出发来组合多种调式。上述这些新定弦方式的应用,将调式运用范围大面积扩展,最终使得“调”这一概念获得了最新的诠释,消除了中西调式之间的限制并将二者成功融合。使得表演者可以从自己想法出发来定位作品的整体风格与特点。(二)现代节拍运用 与流行音乐交融的古筝音乐中,小节解放的理念深入人心——即根据旋律安排小节,一般情况下第一小节中都含有强力拍节,并由此来造成强弱分明的循环。同时也有将符尾直接穿过小节线的“跨小节记谱”做法,形成强音转移的效果。现代的古筝音乐在节拍样式方面选择更为广泛,突破了原有的1/4、2/4、4/4三种节拍,而将三拍子的使用频率大为提升,并在现代古筝音乐演奏中将原本属于“替补”的八分之一音符提上“主力位置”。对于长音演奏,新的古筝音乐从摇指这一传统技法出发,将多弦摇、多指摇、扫摇、游摇以及兼顾中指演奏单音之类新技法开发出来并用以丰富古筝的表现力。同时借鉴琵琶演奏技法中的轮指,以及带有颗粒特质的快速抹托等长音技法,由此来形成新的音响效果。(三)创新音色在现代古筝音乐中,由于借鉴了较多的西洋乐器音色及技法,故而其花样更加翻新,震撼力也更强。与传统的古筝音乐相比,获得了更大的音乐力度和低沉、厚重之感。甚至有的在力度标记方面能够达到四个层次,甚至有的能够在同一个乐段里体现出明显的强弱变化,或者在上下层次中形成声部不同的力度变化。(四)创新演奏形式当前的现代的古筝音乐演奏形式早已突破独奏形式,而是将协奏、重奏等方法相互结合,并将钢琴等西洋乐器加入伴奏行列,由此来以衬托的形式突出古筝的乐器魅力,将音乐的张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上。而在与其他乐器合奏的过程中,古筝和众多“配角”乐器各自发挥自身专长,从而提升乐曲的艺术价值。四、结语古筝这一艺术在当前,由于,其在当前的艺术发展趋势下显现出其包容性,故而能够充分地将自身的音乐魅力展现于世人面前,使得这一中国传统而古老的弹拨乐器在新的时代中焕发“第二春”。 参考文献:1,陆媛媛,对古筝流行音乐现状的思考[J],艺术研究2011-08-152,魏蕾,唐宋诗词在现代流行歌曲中的潜行与显现[D],中南民族大学2012-05-013,杨洁,关于“中国风”流行音乐的文化批评[D],湖南师范大学2011-05-014,毛胜男,声乐发展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11-04-085,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06-016,李瑜,传统古筝与当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艺术风格与特点[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9-157,吴红涛,超越与沉溺[D],广西民族大学2009-04-018,杜伊敏,论我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2-269,翁葵,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新尝试——以平果壮族嘹歌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成功融合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1-06-2510,曹玥,古筝在流行音乐中的特色运用[J],时代教育2013-06-0811,王娜,走向流行的传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04-0112,武瑶,今音古韵,完美再造——韩国现代流行音乐与伽倻琴的跨时代结合[J],青年文学家2010-04-0813,刘海燕,从苏珊·朗格看现代流行音乐的审美特质[J],当代小说(下)2010-06-2514,周晓燕,文化视阈中的中国流行音乐研究[D],苏州大学2013-06-0115,张宇红,“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受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05-0116,宋秋敏,“流行歌曲”视角下的唐宋词[D],苏州大学2008-03-0117,谢及,流行音乐文化属性探析[J],北方音乐2011-11-1518,张晓娟,中国弦乐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05-0119,李婷娟,从当今流行音乐中简析中国古典诗词[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06-3020,张秀娟,大众传播语境下流行歌词的古典回归[D],福建师范大学2012-06-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