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

ID:8816757

大小:1.62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8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1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2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3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4页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者按一、这是笔者穷极毕生精力所作出的专项研究,现在一再修改下,自己感觉更趋成熟。二、拙文中使用较多双引号,因为这是采用当事者的原话,须持此本意来解释其内容的。三、拙文中的逻辑性较强、文字定性较准、词义含意较深,但不能因此前看后忘而导致曲解。四、能够把我国传统书法中的法书定义昭告于天下,应该说功在当代书法教育利在传统艺术千秋!五、笔者深切感谢《中国文物报》编辑部给予公开发表的机会!也代替历代先人们再次深表谢意!六、从2007年7月25日星期3起《中国文物报》总第1540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1期,为连载上。2007年8月8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15

2、44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3期,连载中。2007年8月15日星期3《中国文物报》总第1546期,(收藏鉴赏)周刊第184期,连载下。传统书法、“字当腕行”、沈尹默上海涤尘居沈纯理过去我们学习传统书法,往往不问传统书法的基本定义就开始盲从了,而且要耗费大量时间,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结果还是不容易弄清楚怎么回事。现在可以简而言之地讲:传统书法主要是指世代相传中具有代表资格的,是以真迹中最高等级、最优秀书写技法为先导的,含有统一的内涵,并已形成主体特征方面的具体形象。又必须清楚什么是书法?“书”就是写,“法”当然是强调要用方法去写。学习书法原本就是要讲究书写技

3、法,以及字内的学问,所以要从传统书法中,厘定出书写技法中的基本笔法,及其属性与分类,并形成体系性的研究,予以互证来证实其本质的存在。我们应该懂得:只有从传统书法中提取出其中最优秀的技法,才能满足书法教育和形成传统书法学的需要,更能顺利地开展各个专项的有效的研究。本文主题限于篇幅,有着不易展开的难度,所以笔者只能提纲挈领地应用图表阐述,把传统书法最重要的性质提取出来。当明确了拙文主题中最基本的定义后,才能依序对每个小标题陆续展开。这是在作最简约的论述,但还得仰仗读者们在逻辑的推理下有个睿智的抉择。一、现实中发现的问题(一)有一件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笔者在198

4、9年赴WX市考察时,偶然听到一位写欧(阳询)体的书法家讲:“我市书法家协会主任某某讲:‘写颜真卿字体的,往往不会写行书’”,其实写欧体的也同样如此。至此,言者无意闻者有心,因为笔者也曾有过类似的体会,虽然没有练过颜、欧体,但敏感到当初练过柳(公权)体,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结合自身情况再想到他人,才能觉察到在传统书法中,有的体例确实是不利于发展行书,并且觉得这问题还有个历史性的根源未被发现,而且继续对后人造成影响。于是作了初步的调研,从普通书法爱好者到书法家,从小年龄到大年龄,尤其是集中在以颜体为主攻目标的人,结果得出:他们在书写行书的能力和“二王”(王羲之

5、、王献之)、米芾书体上,实在是难以合拍,更是有着难于入门的麻烦。后来经过技法的系统性研究后,才能发觉:这是由书写技法所造成的,是属于运腕与否,即严、宽形式的区别,也就是相对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书写技法。(二)在现实中大家都以为:只要能写一手好看的字,就算懂得笔法了,其实并非如此!同样在传统中,也不要以为任何历史人物,写了一手漂亮结体就肯定其擅长笔法,这正是“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的道理所在。为了说明问题,不得不提及宋、元年间有位鲜于枢(1256--1301)和同时代的赵孟頫(1254—1322)。赵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元仁宗称他为书画绝伦,传世作品也很多,

6、粗略地看他的书作,觉得这样评价并不为过,尽管他精通六书,正草隶篆甚能为之,但他仍然不属于笔者的研究对象。有位书家介绍《赵孟頫小楷汲黯传》时评论:“用笔清峻挺拔,笔力沉劲入骨不仅点画‘精到’细腻,而且结字朗逸”。可是《赵孟頫妙严寺记》中的大楷却大相径庭,全文共400字,建字底有三只、而平捺的之字底有三十一只,发现其中没有一笔平捺是规范的,这究竟是风格还是无能呢?笔者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扩大了考察范围,结果是:除了小楷外,赵写中、大楷书字体时,在基本点画中的捺画,当书写时技法始终欠妥,尤其是在行书中的平捺更为突出,在“下笔处”的展毫技法也常有不足。这样笔者要问

7、:“同样是楷书,不过是大小字体的不同,为什么技法会有这样大的差异?涉及到写行书时尤其欠缺”!而苏轼讲:“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说明楷、行书技法是要一致的!据此而言:“鲜于枢就没有出现该现象”,看来赵是无能于取得“得笔”的效果。笔者认为:要验证书写技法时,最好把小字的基本点画放大,技法幅度也会随之增大,正好可以检验用笔技法,如果缺乏技法的话,那么马上就会露出馅儿,因为这是需要应用技法来处理的,所以要对每个放大效果中的细节,诸如:“下笔处”的展毫现象,体现基本点画的用笔规范,对笔锋顺逆开合的实际应用、牵丝位置的不断变化等加以审核。现在有人讲赵孟頫小楷技法

8、怎样好,只是局限于小楷,确实没能把大楷字体与行书包括在内,事实正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