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

ID:8813285

大小:33.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4-08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_第1页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_第2页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_第3页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_第4页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海非遗藤编面临传承困境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南方日报记者丁铨摄藤匠世家工厂内工人正在编藤编座椅。丁铨摄藤匠世家展示厅内展示不同的藤编产品。丁铨摄  佛山市南海藤煌阁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兆成刚刚从米兰参加完家具展览回到佛山,作为大沥本土的藤编企业,这次展览给他印象颇为深刻。“随便一件家具在那里一摆,都觉得是一件艺术品。”  不仅是藤编家具的设计给他带来巨大的震撼和冲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藤编近年来发展越发受到重视,然而,作为必须手工制造的产品,藤编近年来遇到人才紧缺、源材料上涨等众多问题。而随着欧洲藤编家具产品的崛起并逐渐销往国内,作为中国藤器之乡的南海,

2、在发展和传承上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南方日报记者李慧君通讯员袁嘉雯  月薪4000元却难招人  在里水镇大甘路,裕达家具有限公司与普通公司并无两样,但细心留意则会发现,公司名称下面还写着“南海藤编制作技艺传习所”,而该公司借助藤编更是获得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走进藤厂里面,生产车间的藤条、藤制家具堆积如山,工人们操纵着机器,用一个螺旋形的钢丝将藤皮编进藤笪里,像织毛衣一样最终编成一块块有着各种花纹的藤笪。一个藤笪15米长,约半米宽,这是藤编家具的初级产品,最终被裁成合适的大小用在各种藤制家具上。  卢洪是湖南人,今年42岁,已经从事藤编行业10多年了

3、。在此之前,他曾经在惠州工厂打工,但觉得规矩太多太严,而且也觉得工厂没很大前途,机缘巧合之下来到里水学习藤编,而这一学就是十几年。  “藤编是计件工资,主要还是看你的手艺,我们做了几十年,一看图纸就知道怎么编出来了。”卢洪说,藤编行业相对自由,你可以选择休息两天再过来上班,或者你觉得你进度跟得上,早上晚点上班都没关系,熟手工月薪4000多元。  即便是看起来相对自由工资也不低,但是老卢觉得这一行还是不吃香。“现在朋友都不愿意学习这个,觉得车间气味有点难闻,而且很枯燥。”卢洪说,刚开始学藤编上手很慢,以计件结算工资一个月新人最多也就1000多元。  而更为痛苦的

4、是,编藤必须保持手湿润,冬天时候天气又冷,碰触藤条的时候很容易会刺伤手,所以一到冬天,工人们的手是又冷又肿。“很辛苦,现在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卢洪说,目前厂里的手工同事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平均年龄也达到了40岁。  一边是藤编越来越备受重视,并入选省、市、区的“非遗”项目,但另一方面,即便是作为南海藤编制作技艺里水传习所的裕达公司,也是鲜有年轻人气。随着一批承载着藤编情怀的师傅的渐渐老去,藤编这个文化源泉不得不面临着如何传承的问题。  从国内“转战”印尼的新尝试  资料显示,南海至今保存着世界上唯一的藤加工的全产业链,现有四五百家藤厂,数万从业人员,年产值超1

5、0亿元,垄断着全国90%以上原藤进口和初级材料加工以及80%以上的藤制品生产,包括里水和大沥一带都存在着大量藤厂。  “我们这个行业面临最严重的问题是传承的问题,目前只看到10年左右的发展前景,如果再找不到年轻人传承就很难传承下去了。”吕永均是南海裕达副总经理,大学期间专门选择了电子商务专业,2010年毕业时候在创业与接棒之间毫无犹豫选择回到厂里接任。  他认为,未来科技和手工的产品是最贵的,而藤编就是必须需要手工来完成的产品,加上其独特的工艺和产品优势,市场的需求正越来越大。  这从裕达近几年的发展可窥见一二。2008年,裕达家具开始从大卖场转向专卖店的销售

6、模式,专注品牌的打造,并在山东开设了第一家加盟店。经过7年时间的发展,目前该企业的加盟店在全国已经有150多家,去年销售额将近2000万,其中大部分产品都是内销。  然而,就是这么好的势头,他却仍然感觉深深的忧虑。“今年回来手工工人又流失了30多人。”吕永均说,不仅是缺人,近几年来,因为藤条原材料生产国印尼开始禁止出口,目前藤条的价格比以前基本翻了一番,面对着众多制约因素,即便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吕永均也难以抱很乐观的心态。  同样面临着以上困境,叶兆成选择了到印尼开设藤加工厂。“因为印尼开始禁止出口藤条,所以原材料非常麻烦,加上国内工人费用越来越高,所以在2

7、010年决定到印尼设厂。”叶兆成认为,到印尼设厂一方面可以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国内劳动力青黄不接的问题。  但是到印尼设厂并非想象之中的那么理想。由于风俗与文化的不同,印尼工人的管理并不容易,上一个星期的班休息一个星期的工人并不少,而在设厂初期,由于国内没有派驻管理人员,更是曾一度出现财务问题。“后来重新聘请新厂长,再从南海派了管理人员过去。”叶兆成说,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适应,目前印尼工厂已走上了正轨。  “尽管印尼工厂解决了一部分的产品生产,但是他们的手工始终不及国内的藤编大师,而且很多中国风款式他们也做不出来。”叶兆成认为,即便印尼工人以

8、后手工技术逐渐提升,但是国内藤编技术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