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

ID:8812527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8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_第1页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_第2页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_第3页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_第4页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发布:张爱菊 时间:2010-5-1420:46:34 来源:宁夏灵武教育信息网 点击:930 讨论:0《扁鹊见蔡桓公》说课稿灵武三中    张爱菊一、说教材与学情《扁鹊见蔡桓公》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材把它作为寓言故事选入课本的。这则寓言选自《韩非子.喻老篇》本意是在喻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观点。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性,理解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意见的重要意义。《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目标要求,在以前文言文积累的基础上,来学习这一篇故事性较强的

2、课文,学生的阻力较小些了。《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故事的后面隐含了深刻的道理。作为初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所以对本文易于理解。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本课的特点,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一下几点: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熟练朗读课文。2、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及寓意。3、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4、使学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帮助。这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把

3、三维目标具体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接受正确的人生教育。三、说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简明扼要的概括寓言的内容,明晰寓言揭示的哲理。本节课的难点是:蔡桓公“遂死”的结局揭示的讳疾忌医的危害性。四、说教法   为了使学生掌握上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教学中将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根据新课程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定了本节课的教法如下:   1.本文通俗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学生在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有能力独立完成文意的疏通,掌握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重在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这则故事是用文言写的。可以先

4、通过朗读全文,培养自己的文言语感,了解故事的梗概,从整体上把握句意、文意。然后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弄懂生字、生词的含义,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同的词语,如文中出现的“有间”“居”“复”“益”“应”“索”“是以”“请”“齐”“汤”“还”等词,进而弄懂每句话的意思乃至全文的意思。    3.在大体了解文意的基础上,再仔细阅读全文,深入钻研课文。,讨论扁鹊和蔡桓公的几次见面的,每次见面的结果怎样,蔡桓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阐明了什么哲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成语“讳疾忌医”的含义。4、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课件,打开学生的视野,

5、开启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5、教学本文过程中务必让学生多读,在读中领会句意,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点背诵的方法,如按叙事的线索记住内容等,让学生熟练背诵,正确默写。     6、本文写人叙事都是为了阐明道理,教学中要防止另生枝节,如分析扁鹊医术高明之类。五、说学法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注意让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议中感悟,在学中升华。学法具体如下:1、诵读法:文言文学习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力求声情并茂。在反复的诵读中

6、,理解人物形象,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2、复述法: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3、讨论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体味学习的乐趣,与人交流的乐趣。4、谈话法:引导学生联系现实大胆的谈。5、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性格。六、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学习诵读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析四次拜见的过程,进而能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内容,这是学习重点。分析蔡桓公“遂死”原因及内涵是学习难点。   针对重点、难点拟采用“三步法”来解决,做法如下:第一步:我能演(采用小组表演比赛法)具体做法是:在反复诵读

7、和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请学生对“四见”进行即兴表演。引导学生把握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通过学生自己的表演,更深入的理解。第二步:我能想具体做法是:在大屏幕上打出“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以逃秦矣。桓侯遂死”的字样,让学生探究“桓侯死”的真正原因,并设想扁鹊逃出后的结局。这一环节是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是难点的突破。第三步:我能背具体做法是:在大屏幕上打出“四见”的提示,学生根据提示,进行快速记忆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些学生能完成背诵,给予鼓励。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