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儿时的乐园忆陈家山大宅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写作的关系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胡彩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植科学理性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一要求告诉我们,要让学生根据自己在生活中、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写真事、抒真情,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感受,也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体验中学写作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一、学生写作现状写作是写作主体个人进行的一种精神产品的独特制作。作文是写作主体自我个性的一种或深或浅、或隐或显的表现,是充满了主观情意和个性色彩的人格呈现。作文需要个性,但当前中学生作文里普遍存在的问题令人担忧,如“假大空套”、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概念化、成人化等等,有些学生的作文,虚假蒙蔽真实,矫揉造作代替朴实自然,表现出程式化的现象。不同的学生在不同阶段写到“勤奋出成果”时都是“牛顿、爱因斯坦”。作文训练,在不少学生笔下被演绎得千篇一律。一些“作文指南”“作文技巧”的书,更是明目张胆地给学生在这方面指点迷津,实际上是让学生更加迷糊
3、,真是危害不浅。有的老师在作文课上干脆让学生只进行格式、书写训练,或顶多按照所谓的套路摆摆架式,学生的真情实感不能抒发,多练与少练并无区别。学生轻视作文训练,认为只要掌握了文章的形式,背背范文,考试的时候稍加变化就行。长期的应试教育无形中钳制了学生的精神自由,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根深蒂固的误解。实用主义的泛滥使学生心甘情愿忍痛割爱放弃自己的东西,去迎合考试。学生会猜测,猜测老师、评卷者的心理,然后根据想当然的猜测来构建自己的作文内容,这样的作文当然绝非个性化的。知识面狭窄、文化底子浅薄,再加上固步自封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跌入这个千篇一律虚假
4、的怪圈,学生少了几分独立自主的色彩,多了几分盲从与随俗,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追随大流。学生作文时缺失了个性。二、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写作作文教学专家李白坚认为:“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反之,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内容,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开展活动的。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亲身经历和自身
5、实践,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学生的才干能力,作文是一种情感、思想、创意的外化,是用具体的语言文字表达作者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看法、态度及希望。作文训练是各科知识综合运用和认识表达能力提高的统一过程。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及活动内容的科学性,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它把学生从封闭的学校和课堂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时间能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阅读文化,考察历史,
6、用心灵去感受、去观察、去思考,沟通了作文和生活的联系,为作文教学开创了一片新的天地。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三、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写作的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就需要观察的参与,活动的效果和观察的细致有直接关系。只有在活动中不断地训练观察能力,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出自己的观察的才能,才可以确保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不能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观察时,学生也抓不住事物的特点。学生在观察事物、场景以后,仍然不能够清
7、晰地记住。最好要让学生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深深地体会大自然之美。这种实践活动对学生写作是很有帮助的。我在指导学生写校园的一处景物时,我选择了学校里的竹林。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实地考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竹林,然后,指导学生抓住竹林的特点,并合理地展开想象。学生通过了实地的认真观察,各个角度的细致观察,对竹林有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回到教室,静下心来尽情地畅写心中美丽的竹林。因为这不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作文,而是在享受美景,叙述得美之乐,学生的思维就特别地活跃,他们有感而发,触景生情,描述心中美丽的校园,同时也陶冶了自己
8、的情操,一篇篇优美的小文章就在学生的笔下诞生了。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要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开展活动,首先必须要对问题和主题本身占有一定的文献资料,对问题本身要有一定的认识。收集有关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