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

ID:8751183

大小:77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6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_第1页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_第2页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_第3页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_第4页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三年级数学第二轮专题复习训练考点解析试卷--平面向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6学年高三数学训练题(由课本例、习题选编或改编)(三)平面向量番禺区教育局教研室严运华A组(1)如果,是两个单位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C)(D)(2)在四边形中,若,则四边形的形状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菱形(C)矩形(D)正方形(3)若平行四边形的3个顶点分别是(4,2),(5,7),(3,4),则第4个顶点的坐标不可能是()(A)(12,5)(B)(-2,9)(C)(3,7)(D)(-4,-1)(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等于()(A)0(B)3(C)(D)(5)已知,,且向量,不共线,若向量与向量互相垂直,则实数

2、的值为.(6)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O为AC与BD的交点,点M在BD上,,则向量用,表示为;用,表示为.(7)在长江南岸渡口处,江水以12.5km/h的速度向东流,渡船的速度为25km/h.渡船要垂直地渡过长江,则航向为.(8)三个力,,的大小相等,且它们的合力为0,则力与的夹角为.(9)用向量方法证明: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10)已知平面内三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求实数,的值.B组(11)已知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为该平面上一点,且,则()(A)点P在线段AB上(B)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C)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D)点P不在

3、直线AB上(12)已知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长的边BC、CA、AB的中点,且,,,则①,②,③,④中正确的等式的个数为()(A)1(B)2(C)3(D)4(13)已知向量,,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14)已知,,点M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S,点S关于点B的对称点为N,则向量用、表示为.(15)已知向量,,若向量与的夹角为直角,则实数的值为;若向量与的夹角为钝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6)已知,,,点为坐标原点,点是直线上一点,求的最小值及取得最小值时的值.(17)如图,点、是线段的三等分点,求证:(1)一般地,如果点,,…是的等分点,请写出一个结论,使

4、(1)为所写结论的一个特例.并证明你写的结论.(18)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的半径为1,为⊙的任意一条直径,(Ⅰ)判断的值是否会随点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Ⅱ)求的最大值.参考答案或提示:(三)平面向量A组(1)D(2)A(3)C(4)D(5)(6);(7)北偏西300(8)(9)略(10)或略解或提示:(1)由单位向量的定义即得,故选(D).(2)由于,∴,即,∴线段与线段平行且相等,∴为平行四边形,选(A).(3)估算:画草图知符合条件的点有三个,这三个点构成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分别为已知的三点.由于符合条件的三点分别位于第一象限、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

5、,则排除(B)、(D),而符合条件的点第一象限只有一个点,且位于点(5,7)的右侧,则该点的横坐标要大于5,∴排除(A),选(C).(4)由于∴,∴选(D).(5)向量与向量互相垂直,则((,∴,而,,∴.(6)∵,而,∴;∴.(7)如图,渡船速度,水流速度,船实际垂直过江的速度,依题意,,,由于为平行四边形,则,又,∴在直角三角形中,∠=,∴航向为北偏西.(1)过点作向量、、,使之分别与力,,相等,由于,,的合力为,则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与的长度相等,又由于力,,的大小相等,∴,则三角形和三角形均为正三角形,∴,即任意两个力的夹角均为.(2)解:由于

6、,而,∴,则∥,且,即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长的一半.(10)由于O、A、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则∥,而,∴,又,∴联立方程组解得或.B组(11)B(12)C(13)(14)2(15)或2;(16)(17)答案不唯一,如或(18)(Ⅰ)(Ⅱ).略解或提示:(11)由于,∴,即,∴,则点P在线段AB的反向延长线上,选(B).(12)∵,又,∴,即①是错误的;由于,即②是正确的;同理,而,则,∴,即③是正确的;同理,∴;即④是正确的.选(C).(13)设与的夹角为,则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为.(14)由于为中点,为中点,∴,,两式相减得,∴,∴2.也可直接

7、根据中位线定理2.(15)若与的夹角为直角,则,即,∴或2;若向量与的夹角为钝角,则,且与不共线,则,且,解得或.(16)由于点是直线上一点,设点C,∴,,,∴时,的最小值为;而时,,,.(17)解:∵,∴同理,则;一般结论为证明:∵,∴,而∴注:也可以将结论推广为证明类似,从略.(18)(Ⅰ)由于,而,则∵,∴,即的值不会随点的变化而变化;(Ⅱ)由于,∴,∵∴(等号当且仅当与同向时成立),∴的最大值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