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ID:8743108

大小:18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6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_第1页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_第2页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_第3页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_第4页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浙教版八年级上)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特殊三角形综合测试一、选择题1.如果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o,那么顶角是()(A)60o.(B)150o.(C)120o.(D)75o.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0cm,以一腰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其周长为45cm,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

2、是钝角三角形.4、若△ABC的三边a、b、c满足那么△ABC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5、等腰△ABC中,AC=AB,两腰中线交于一点O,则AO与BC的关系是(    )A、相等   B、互相垂直  C、AO垂直平分BC  D、AO、BC互相垂直6.在等腰三角形中,AB的长是BC的2倍,周长为40,则AB的长为()(A)20.(B)16.(C)16或20.(D)以上都不对.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则顶角的度数为(

3、)(A)60o.(B)120o.(C)60o或150o.(D)60o或120o.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45o,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9.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长的取值情况有()(A)3种.(B)4种.(C)5种.(D)6种.10.已知△ABC中,AB=AC,且∠B=,则的取值范围是()(A)≤45o.(B)0o<<90o

4、.(C)=90o.(D)90o<<180o.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A)顶角.(B)顶角的一半.(C)顶角的2倍.(D)底角的一半.12、如图∠BCA=90,CD⊥AB,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个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13.(1)等腰三角形、、互相重合.(2)△ABC中,∠A=∠B=2∠C,那么∠C=。(3)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x°,顶角为y°,则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y=;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得x=。14.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00o,则

5、另两个角为.15.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是.16.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底边长为.17.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10cm,那么它的三边为.18.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A.80°B.90°C.100°D.108°三、作图题20.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做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a,BC边上的高为h(要求尺规作图

6、,不写作法和证明)└─────┘a└──────┘h21、如图,已知在△ABC中,∠A=75º,∠B=35º,∠C=70º,请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吗。(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三、解答题22.已知AB=AC,D是AB上一点,DE⊥BC于E,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F,试说明△ADF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23.如图,在△ABC中,∠BAC=90o,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BD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求证:BD=2CE.24.如图,AB=

7、AC,BD=DC,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DE=DF.25如图,已知△ABC中,AD⊥BC,∠ABC=2∠C,试说明AB+BD=CD的理由。26、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D=BD,AB=AC=CD,求∠BAC的度数。27.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o,D是BC上一点,EC⊥BC,EC=BD,DF=FE.求证(1)△ABD≌△ACE;(2)AF⊥DE.28.如图,在△ABC中,AB=AC,AD和BE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且AE=BE.求证

8、:AH=2BD.29.在△ABC中,AB=AC,BD=DC,AD的延长线交BC于点E,求证:AE⊥BC,BE=EC.30.已知:如图,AD=AE,∠ADC=∠AEB,BE与CD相交于O点.(1)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由已知条件可得出的结论(例如,可得出△ABE≌△ACD,∠DOB=∠EOC,∠DOE=∠BOC等.你写出的结论中不能含所举之例,只要求写出4个).①;②;③;④.(2)就你写出的其中一个结论给出证明.已知:如图AD=AE,∠ADC=∠AEB,BE与CD相交于O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