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七年级语文试题

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七年级语文试题

ID:8696895

大小:4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5

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七年级语文试题_第1页
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七年级语文试题_第2页
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七年级语文试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七年级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一语文课内语段练习二十二、比较阅读,阅读后回答,甲文P79第5段,乙文(课外)如下: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对某个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深入钻研,有所发现。硬要去学自己不喜欢、无兴趣的东西,可说是一种痛苦。不过,为了需要,还要勉强自己学;学,仍然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可以这么说,古今中外在任何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对他所学的所从事的学科、事业有极浓厚的兴趣,孜孜以求,如痴如醉。没有这份感情,没有那么一股无坚不摧的劲儿,是不可能取得卓越成效的。1、给“勉强”注音(       )2、“领略”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痴如醉”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段中“解数学题”这个例子是为了讲一个什么道理?5、甲、乙两段文字主要强调了什么?6、乙段中的“这份感情”指的是什么?十三、阅读P80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1、“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说的。2、作者为

3、什么说要“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3、作者“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读,勿只从文字上去学文字”一句,是针对什么提出来的?十四、阅读P81《触发》,回答以下问题: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本段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写出下列词语的同义词。感悟() 效法(    ) 印证(     ) 虚心(     )4、作者举“用月的圆缺来比喻人事的盛衰,用逝水来比喻年华难再,用夕阳来比喻老年”的例子,用意是什么?5、

4、用你自己的体会,举一个例子解释“触发”。十五、阅读P86朱熹《训学斋规》,回答以下问题:1、朱熹是_______时期著名哲学家和________家。2、本段话的中心是什么?3、写出下列词的同义词。子细()漫浪()诵读()4、解释下列句中的“之”。①、三到之中()②、默而志之()③、君子之学必好问()十六、阅读P85《论语•学而》《论语•为政》《论语•述而》,回答以下问题:1、“子曰”的“子”这里是专指________。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_______家,名_______,字__________,春秋时鲁国陬邑(今________曲阜)

5、人。2、《论语》是由__________和他的___________辑录孔子言行的书。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①、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②、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_____③、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④、默而识之()____________⑤、学而不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有表示意思的顺接和转折。指出下列句中“而”各属哪一类?①、学而时习之()②、好学而不勤问()③、温故而知新()5、翻译下列句子。①、学而

6、不思则罔②、人不知而不愠③、何有于我哉十七、阅读P102《难忘寄园情》第1段和第8段,回答以下问题:1、作者是____________,是现代著名__________家、____________家。2、第一段交代了记叙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和人物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的。①悼念():_________________②伫立():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③权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瓣心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八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怎样理解第八段中的最后一句话?7、第八段句中“茫茫白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八、阅读P103第三段,回答以下问题:1、给加点字注音:稚气未脱()逮鸟()胆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