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80074
大小:7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4
《九年级上册语文苏教版名师导航十一学问和智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一 学问和智慧名师导航内容感知本文作者罗家伦是五四运动时的学生领袖,后来从事学术研究,成为著名学者、教育家。他研究中国的教育,发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本文针对把“知识”与“学问”混为一谈,把“学问”与“智慧”混为一谈的错误认识,阐释了“学问”与“智慧”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课文题目指出了文章论述的范围,属于关系型题目,这类论文题目在行文中一般先阐述两个中心词的内涵,然后再论证这两个中心词之间的辩证关系,最后用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咬文嚼字1.字音寸积铢累(z
2、hū) 郤(xì) 窾(kuǎn) 矻(kū) 探骊得珠(lí) 犀(xī)2.多音字3.形似字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剖析:这一句阐述了“学问”与“智慧”的辩证关系。二者相附相依,不能分离。2.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剖析:人只有知识,没有智慧,难以发挥作用。但是智慧也必须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也就很难发现和创造。3.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剖析:“透视”的意思是对事物的深刻
3、认识,“反想”是指全面、多角度的思考与品味,“远瞻”则是指对事物的发展和预见。智慧是人的思想结晶,能穿透一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4.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剖析:作者用通俗生动的比喻陈述事理,深入浅出,很轻巧地就把学问对于智慧的重要性讲得明明白白。没有学问做基础的智慧,尽管一时亮丽,但它终究是轻浮的,如浮光掠影,如水面的肥皂泡,转瞬即逝,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建立在学问基础之上
4、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大智慧,才能具有一定的穿透力,给人带来有益的启示。二、重点语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至“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剖析:这段论述智慧在研究问题时的重要性,先以有学问而无智慧可能导致的结果,从反面论证。学习者即使掌握大量的材料,如果没有智慧,没有思考,不善于分析,就不会有发现。然后再以科学研究的实例正面阐述,举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三例为证。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举出实例的同时,有两处精彩的引用。“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意思是这种客观存在,
5、是任何一个会思考的人都有可能发现的,而如果不动脑筋,大家也只能与傻子一样。而爱因斯坦的话则能映衬赫胥黎的话:“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为什么简单的东西一般人看不见?就在于只重视积累而缺少发现意识。在这里,作者强调“见人所未见”是大智慧者的重要的思想特征。审美鉴赏辩证分析,说理透辟全文思路清晰,有条不紊,一气呵成,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手法多变,充满了智慧与雄辩。议论文提出的论点要有价值,如本文所涉及的学问与智慧的关系,的确是一般学习者说不清楚或是没有引起重视的。如文中提到“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的读书人,就是针对
6、当时的许多以无用的“死学问”混世的人的。作者本人是有大智慧的教育家,他对问题的把握准确,看得透彻,议论洞若观火,对学问与智慧的解说及对二者关系的阐释精辟得当。文章扣紧中心论题展开说理,论据均来自于学习生活实际,例证有典范性,无可辩驳。作者在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时,列举三个成功者的事迹,引用赫胥黎和爱因斯坦的话,说明“发现”本是每个人都可能具有的禀赋,因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智慧者才具有发现能力,只有有发现能力的人才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这就防止读者产生误解,以为智慧者在生活中只是绝少数,从而使议论严密。在论述学问与智慧二者的关系
7、时,先说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再说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归结到“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这一中心论点上来,这样处理,使文章的层次清晰。说理最忌枯燥,但是说理也很容易流于枯燥,本文之所以能受读者喜爱,除了拥有正确的观点,还在于充满了智慧的语言。作者是饱学之士,也是有大智慧的人,行文之际,论证严谨缜密,旁征博引,意趣盎然,不失幽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