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

ID:8665300

大小:3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4-04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四下《物体形状改变以后》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体形状改变以后 A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发现弹性物体的共同特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物体形变会产生弹力,且有大小和方向的不同;通过合作探究,研究弹簧的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以达到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实验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利用统计方法整理数据,尝试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的目标。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对力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些疑问:力是怎样产生的?这些力有什么特点?如何来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本课学习的内容就是常见力中

2、的弹力,这也是学生所熟悉的力。他们在生活中玩耍弹性物体,自创丰富多彩的自娱游戏(打弹弓、弹橡皮筋),利用弹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因此他们了解不同的物体弹力的大小是不同的,知道怎样使弹力加大……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研究各种弹性物体,发现弹性物体的共性,用多种方法表达研究的发现,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学会初步处理信息,使原来关于弹力、弹性经验的、感性的概念发展为较为科学的、理性的概念,且进一步拓宽知识的范围。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准备:1让学生课前搜集各种弹性物体,玩玩各种弹性物体。2利用校园资源,结合体育活动课开展一次跳跳球

3、比赛。我们这样处理教材:淡化知识目标——弹力、弹性的概念,侧重训练学生设计方案的能力,变“会做实验”为“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课前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各种弹性物体,有目的地选择有结构的材料:弹簧、泡沫塑料、气球、橡皮筋、钢尺等。教师准备各种非弹性物体:橡皮泥、湿黏土、标准弹簧、钩码。本课教学目标如下:过程与方法●能够探究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能通过实验感受弹力的大小与方向;●能够设计验证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知识与技能●知道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知道弹性物体形变会产生弹力;●了解弹簧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情感、态

4、度与价值观●乐于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体会用数据进行论证的重要性。教学过程设计一、魔盒激趣,设境质疑1导入谈话:今天老师收到一个用盒子装着的神秘的礼物,我还没来得及打开。你们猜猜里面会是什么呢?2学生猜测,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猜测根据。3打开盒子展示玩具弹出的过程,提问:面对这个玩具,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呢?【评析】与成年人相比,孩子更喜欢新颖、不断变换的刺激。新课伊始,教师出示一个神秘的盒子引导学生猜测,意在变换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创设情景使学习活动富有新奇感和独特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的思维集中到一点。在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让学生自行产生

5、疑问,使学生自觉地卷入探究,这比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强行把学生拉入探究的效果更好。二、探究研讨,寻找真相1谈话:刚才大家都认为这种玩具中可能安装了弹簧,当盒子盖上时,弹簧被压住,这个可爱的小熊就藏在里面;当盒子打开时,弹簧就带着小熊一起弹出来。请你们玩玩弹簧,看看它有没有你们说的这种本事。2学生分组玩弹簧,感受弹力、弹性,初步分析这种玩具的原理。3展示玩具的内部构造,揭示魔盒的秘密。【评析】这里补充一个体验弹簧的活动很有意义,强化了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感性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大有裨益。教师让学生揭开弹力玩具的秘密,获得学习上成功的心理满足,会使学生得到一种积极的情

6、绪体验,会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追求成功,从而加强其探究学习的热情。三、由此及彼,拓宽探究1谈话:除了弹簧有这种本领,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这种本领吗?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2交流后列举出一些弹性物体。3按要求玩一玩材料角的一些物体。(这些物体有的是刚才学生提到的,有的是学生没有说到的)要求:(1)想办法改变这些物体的形状,再去掉所用的力。(2)边做边想,你发现了什么?(3)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发现最多。(4)把你的发现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下来。【评析】教师提供了一套有结构的材料,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为学生创造了民主、和谐的施展空间。不同的材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7、,想出更多的办法。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是让学生根据材料自行想办法,这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自行探究的能力。“用自己最拿手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记录表物体名称〖〗原来的样子〖〗用力后的样子〖〗去掉力后的样子4引导学生考虑安全因素:对钢尺、橡皮筋用力时,脸不能靠得太近。(注意避免尖锐物体伤及身体)5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6汇报交流。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很容易发现其中一类物体具有“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即“弹性”这样的性质。【评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