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41462
大小:11.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4
《2013北师大版数学五下《分数混合运算》(二)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数混合运算(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来得吗?你们想不想了解我们班的情况?想了解我们班的情况就和老师一起来研究下面几个问题:(1)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2)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又表示什么意思?(3)男生人
2、数是女生人数的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4)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三分之一又表示什么意思?(师:这句话什么意思,用你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可以画图,只要讲出来能够让大家明白就好。) 1、学生开始自己想办法,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 3、反馈评价。二.探索新知1、师:我们通过画实物图,线段图理解了“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三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可见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希望这个重要策略同学们在学习中好好利用。现在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重要的数学信息“我们班女生有30人。”(同时板书:男生
3、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三分之一,女生有30人,)你能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可以了解到我们班的哪些情况?2、生1: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生2:男生和女生一共多少人? 生3:男生有多少人?3、师:好,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男生有多少人?”(1)先自己独立思考,尝试解决。(2)小组交流,每位同学至少学会一种解决的方法。4、学生开始活动。5、小组汇报。(必须讲清这样算的道理。同时板书两种算法。)板书:30+30×1/3 30×(1+1/3)6、观察两个算式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如若学生答不出来,
4、教师要适当引导。)板书:30+30×1/3 = 30×(1+1/3)师:这里应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运算定律?生:乘法分配率。7、出示:5/6×17+1/6×17 (3/5+2/7)×35学生尝试解决。8、反馈(你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做这些题你用到了哪些运算定律?)9、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举几个分数的例子,和你的同桌一起研究看是不是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10、学生活动、反馈。三、尝试练习1、出示:“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的成交量是65辆,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
5、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2.一板奶片共有8片(1)先吃这板的1/4,再吃这板的1/8,共吃()个(2)两板同样的奶片,先吃1板,再吃另一板的3/4,共吃()个 (3)一板奶片,吃这板的3/4,还剩()个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
6、节课,我依据新课程所倡导地教育理念,根据借班上课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图使学生在这节课上学得开心,学有所获。通过教学有如下几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这节课,我是第一次使用北师大教材,关于分数混合运算在我所使用的“马芯兰实验教材”中是以几道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独立显现出来的,而北师大教材先是呈现一幅情景图“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是65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接着呈现两种不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分步计算的基础上,列出综合算式,在讨论两种
7、算法的关系时,一方面了解算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怎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是我在备课中思考最多的,是把“解决问题”放为重点还是把“分数运算”作为重点让我困惑了,教材这样呈现我该如何把握?最后我决定采取二者并重,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能够体会到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中也同样适用,我没有采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而是用谈话的方法引入,层层推进,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先让学生理解类似“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这句话的意思来突破解决问题的难点,从课上
8、反映这样的设计很必要。 二.数学教学要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在本节课中我鼓励学生用图来表示数量关系,想让学生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旦学生有了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就达到了我们数学教学的目的,课上我尽量为学生创造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孩子们自己探索、发现。尊重、信任每一个孩子。使数学思想和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学生。 三.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因为是借班上课,我和孩子们相互了解很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