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607599
大小:1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2017秋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湖心亭看雪》word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心亭看雪》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湖心亭看雪》是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新课标的要求,我设计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知识、多形式诵读及背诵教学难点:了解白描手法、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二、说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
2、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翻译全文并背诵,能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三、说方法1、说教法(1)竞赛活动法 有位名人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的确,如何在45分钟中把学生的注意力调集在焦点上,是老师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而如何打破文言文课堂教学沉闷的讲析法,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思维有所创新,我设计了这堂竞赛活动法,意在用
3、多样性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2)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3)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2、说学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
4、力的培养。这篇文言文是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而且本文又是自读课文,所以我打算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来完成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四、说程序设计本文我计划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主要面对的是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设计的。整堂课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课堂以读贯穿始末,以赛促其乐学。(一)、初读1、导入课题。(3分钟)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看哪组同学搜集的多且好。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导入课题。2、、检查预习,(10分钟)(1)、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
5、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分男、女生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读出文章句内停顿,读好文中关键词语,读好句末虚词,读好重要段落,体会语气,把握语速。(2)、“齐心合力疏文意”,采用卡片、抽签形式进行比赛,共同完成字词解析和文章语句的解读。说明: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用到了教学方法中的竞赛活动法和朗读法,在活跃的气氛中完成了文意的疏通,还可以培养学生预习课文、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二)、精读(15分钟)要求学生借助注释、资料,运用自学法阅读课文,即用不同的符号记下课文中的难词、难句、重要字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答。可有以下几类问题:1、“看雪”的
6、时间和地点是什么?写雪大的句子和写冬雪寒冷威严的句子各是哪一句?2、怎么写湖心夜景的?采用什么写法?3、那人对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我的态度呢?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哪个字?为什么?这四个问题的设计,涵盖了整篇课文的内容,而且又紧扣教学目标,特别是第1、2问题的设置,体现了教学难点:了解白描手法、赏析文章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在讨论中完成难点的掌握,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接下来进行意境的品与欣赏。(四)品读在反复朗读中进行品析、品味、品评。(10分钟)一读品词语。学生以“我认为 词(字)用得好,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例:我认为“天与云、与山、与水”这
7、个“与”字用得好,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的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二读品美点。学生以“我认为 句美,写出了 ”为话题发言。例:我认为“雾淞沆砀”一句美,写出了湖上雪光水气弥漫的景象。三读品情感。学生以“我从文中 处,理解了作者 的心情”为话题发言。例:我从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处,理解了作者孤寂的心情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说明:这“三品”的活动设计,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既鉴赏了文章优美的语言,又体会了文中暗含的
8、情感,掌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五)熟读背诵(5分钟) 学生在经过反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