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

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

ID:8595098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2

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2页
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3页
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秋浙教版语文七上第3课《长江之歌》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长江之歌第一课时总序号:第3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或难点:指导朗读,学习生字。教学方法:指导法学习方法:朗读法自学识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调整补充意图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齐读课题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2、、你们对

2、长江有什么了解呢? 出示地图,同学们,(指着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二、初读指导。 2、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词语:

3、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三、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2、指导写字:   学生发言谈谈自己对长江的了解。   观察地图1、自学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学生逐词读,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

4、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学生练习描红、临写。  乳:左右基本等宽。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教师巡视指导。四、巩固练习辨字组词:采( )概  ) 涤(   )彩( ) 溉( ) 绦(   ) 峦(  )恋( )五、作业:书写生字   学生练习由音乐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奠定了情感基调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附:板书设计 1 长江之歌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运用饱含激情的诗

5、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有关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播放《长江之歌》的音乐,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自然就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我还抓住字词教学,进行了有效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