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68182
大小:1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1
《践行行知思想提升探究性阅读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践行行知思想,提升探究性阅读能力无锡市蠡桥小学王军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理论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为中国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正确把握了现代教育的实质性问题,充溢着现代精神,极具现代价值。今天,我们学习、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重要的是把行知思想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并用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以更好地为当前的教育发展服务。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强调通过改变学生的
2、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之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引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就是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以自读自悟、交流互动、深度拓展为特征的探究性阅读实践活动,允许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材料,在学生与文本对话(即解读作品字面意思)的过程中,达到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与交流,
3、达到与作者就这个世界的某个方面(即作品的主题)开展对话与交流的目的。而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教学做合一”等理论中的众多论述,对于我们今天实践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活动,提升小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无疑具有深刻的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一、“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在对文本材料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陶行知先生在《假使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中说到:“我要问,虚心地问,问清楚;问古、问今、问将来;问天、问人、问万物。”这段话告诉我们,一切学习和探究,都是从提问开始。“学成于
4、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从教材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过程即是对课本内容反复消化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个性品质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和谐的质疑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大胆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在教《小壁虎借尾巴》时,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教的:出示课题,教师让学生一读题目就
5、发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它向谁借尾巴?怎样借尾巴?借到了没有?等等。这样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猜想、假设、提问,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然后,教师巧妙地挖掘教材中的因素,让学生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当时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并让学生将文字化为形象的表演,由同学表演小壁虎、燕子、小鱼等角色,从而培养了创新意识。课后,又启发学生想:小壁虎还可能向谁借?怎样借?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实践证明,这样的
6、教学过程能激发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创在潜能,培养学生各种优秀的思维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能让学生在质疑、释疑中提升自己对文本材料的独特的感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二、“艺友制”——在民主、互动的探究性阅读氛围中培养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艺友制来源于1928年陶行知先生在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展教学做合一,为培养师资而应用的一种培植教师的方法,陶行知先生称其为艺友制教育。艺友之“艺”是艺术,也作手艺讲;“友”就是朋友。陶先生认为凡用朋友之道教人做艺术或手艺便是艺友制。他鼓励每一个学习主体都能发挥
7、一技之长,围绕“朋友之道”这根主轴“共学共教共做”,在交流与合作中获得共同进步。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世界,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自己的见解更加深刻与完善。这不仅是一个知识摄入过程,而且是一个包含着态度和情感的综合体验过程。因此,借鉴陶行知先生的艺友制学习形式,就是要求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班
8、级授课制的共振因素,在指导学生对课本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游戏、辩论等交往活动,促进沟通、启迪思考,促使学生学会相互吸纳、赞赏、争辩、互助、反思和评判;促使学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在相互沟通、合作中探求新知,发展智力,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例如教学《丰碑》一课时,围绕课文教学重点,教师在发动学生充分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先针对难点让学生质疑,提出了“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把军需处长比作丰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