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

ID:856223

大小:44.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09-20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_第1页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_第2页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_第3页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_第4页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叶廷芳多年来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天然资质讲,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因此我们曾经创造了世界先进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差不多从明代中期起的这五六百年来,我们却衰落了!而恰恰从这时期起,世界上另一个文明古国所在地的欧洲却从中世纪的委顿中重新崛起,走到我们前头去了!这是什麽原因?我想这跟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至少跟我们的文化心态有关。现仅以我们传统的建筑文化为例,讲点个人的看法—-也算一种文化反思吧。世界上的建筑,这里主要指大型的、属于艺术范畴的公共性建筑,从形式上划分,基本上有两类:一类主要用石头建造的,叫“石构建筑”

2、;一类主要用木头建造的,叫“木构建筑”。前者流行很广,主要包括欧洲、非洲、西亚、中亚和南亚以及南北美洲;后者主要以中国为主的东亚地区,包括日本、朝鲜等国。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一下子很难说清楚,因为西方世界并不缺少木头,东亚地区亦不缺少石头。两种形式的建筑各自都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各有不同的风格和艺术特色,而且彼此都把它的风格在艺术上推到了极致。就艺术而言,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很难分出高低。从今天的人文科学看来,中国的木构建筑似乎更接近自然,更亲近人性。这一点显然也被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看到了,他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精神》一书中就指出了这一点,说:中

3、国建筑贯穿着一个精神,即“人不能离开自然”。中国建筑的这一精神也符合“后现代”的观点和理论。“后现代”建筑认为,建筑在现代主义阶段人性的东西,传统的东西丢失得过多了,所以它大声疾呼建筑应当“以人为本”。这就是中国建筑的价值。但从彼此的文化精神反观和对照,却可以看出东西方建筑之间不同的短长。这篇发言,就试图从反思的角度,着重谈谈我们的建筑文化中那些制约着我们发展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克服的负面现象。一、纵向承袭的惯性思维1、习惯于向前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我们的木构建筑——这里指达到辉煌程度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

4、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起,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廷风格、罗曼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罗克风格、罗珂珂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折衷主义风格、青年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也许还可以加上俄罗斯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一味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为自满。鲁迅笔下的阿Q,是根据我国衰落时

5、期国民文化心理的普遍特征而概括和塑造出来的生动而典型的形象。每当阿Q意识到别人瞧不起自己时,他就搬出这句口头蝉:“我祖上比你阔多啦!”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以此为满足,而敢于向前人挑战,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一个则着重在前人基础上渐进发展,少有革新。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

6、艺术的辉煌”。殊不知,圆明园作为废墟如今是中华民族的国耻纪念地,是当年帝国主义侵略强盗的“作案现场”,她的历史见证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她作为文化遗存的价值。其次,即使没有上述政治因素,而仅仅是一处文化遗存,则圆明园废墟也早已成了宝贵的文物,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她的历史原初性,通过大兴土木“再现”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件复制(且不说他有没有本事复制得出来)的假古董,却毁掉了文物本身。这种“再现”的努力,留下的不会是“辉煌”,而是罪过,是历史的笑柄!第三,既然有那么多的钱花在复古上,何不把它用来“创今”呢,即把这些钱提供给现代建筑师,让他们根据现代建筑学的原理,利用

7、今天拥有的更理想的建筑材料,按照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运用他们的智慧,建造一座标志20或21世纪中国人建筑水平的新园林,留下一座时代的建筑纪念碑,不是要比“再现”有意义得多吗?2、创造意识淡薄,鲜见图变求新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即少了一个

8、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