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53825
大小:24.1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分析与防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分析与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的分析与防范【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方法,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措施。以案例为基础重点讨论了其粉饰方法,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种现象,必须从完善法律法规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强化外部监督等方面进行处理。【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粉饰、防治措施【正文】: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发展趋势的综合反映,其中内含各种浓缩的会计信息,这些信息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决定投资行为的最全面、最翔实的、往往也是最可靠的第一
2、手资料。然而正是由于报表的特殊性,目前其“真实性”受到市场各方面的质疑,粉饰财务报表、人为操纵利润的案例比比皆是,为了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对财务报表进行一系列的可信度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报表正确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谓财务报表粉饰,是指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有关的调整,改变财务数据以及由此得出的财务比率,从而使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经营成果在对外报告中显得较为理想。这里的调整,既可能包括为改变本来面目而进行合法的、但具有误导性的业务安排,也可能包括某些欺骗性账户。众所周知,会计向社会中各利益群体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以帮
3、助他们合理安排和使用资源,因而这些信息务必要真实、公允。但由于会计信息会直接影响到不同利益群体的政治、经济利益,受某一集团利益的驱使,企业管理当局利用现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粉饰财务报表的行为也是客观存在的。现就粉饰报表的行为的危害、识别与防治分以下几方面论述:一、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危害1、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会掩盖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增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欺诈广大投资者,误导国家对目前经济的判断。2、危害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高层在决策时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给决策者以错误的导
4、向,致使决策失败,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3、危害注师行业的成长目前,注册会计师内部竞争激烈,少数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拉拢客户俄竞相压价或与企业达成某种协议。这种恶性竞争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事务所依赖客户,在职业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4、危害广大的投资者投资者投资的依据是企业所提供的财务报表,它的粉饰行为会误导投资者,在造成投资者经济损失的同时更会使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环境失去信心,所造成的损失难以用金钱来衡量。5、危害会计人员本身会计人员做假账这种行为造成了整个会计行业空前的信任危机。现阶段会计界诚信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种不信任的态
5、度对会计界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不利。【4】6、增加了审计风险对于选择或改变会计政策来粉饰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会很容易发现并识别其意图;但对于企业通过调控经营活动来粉饰财务报表,由于是管理当局合谋操作,内部控制系统实效,注册会计师则很难予以发现。因而,粉饰将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增加,一不小心,注册会计师便有可能落入管理当局精心设计的陷阱,最终遭受诉讼之苦。【7】二、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一)为了取得上市资格而粉饰财务报表由于我国发行新股实行额度计划,获得发行额度较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
6、较突出才能取得上市发行股票的资格,为了取得上市资格,确保新股发行,国有企业只有采取将原有资产中的部分剥离出来折现成发起人股,在发行股票前将这部分优质资产或主导产品注入“虚拟”的股份公司,进行模拟经营,并据以产生公司上市前三个或三个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目前资产剥离尚没有一个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给公司粉饰报表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加之新股发行申报材料中每股税后利润、发行价格等都有最低控制线。企业为了取得上市资格,必将采取种种手段玩数字游戏,拼凑“利润”,“ST红光”现象便是上市公司中的典型案例。(二)为了经营业绩而粉饰财务报表
7、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经营管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多以财务指标为基础,如利润、投资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这些指标的计算均离不开财务报表。委托人在评价代理人经营业绩时,常常与经营者的续聘、晋升、工资及福利挂钩,因此,经营者在企业经济效益达不到预定目标时,常常会产生夸大经营业绩的动机;在经济效益超额完成时,有时会产生缩小经营业绩的动机,以减轻后期的经营压力。尤其是国有企业,在所有者缺位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为经营业绩而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就更为明显。(三)为了募集更多的资金而粉饰财务报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仅靠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是不够
8、的,还需要从银行获取贷款或取得往来单位的商业信用;而债权人从风险的角度考虑,不会对资信状况不好、偿债能力较差、经营业绩不佳甚至亏损的企业贷款。因此,处于这种状况又急需贷款的企业,自然会产生操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