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

ID:8549293

大小:18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1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_第1页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_第2页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_第3页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_第4页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篇 :力学(二) “狭义相对论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篇:力学(二)“狭义相对论基础”§1-5经典及相对论时空观一、经典力学时空观(一)伽利略变换1.时空坐标变换时,重合,,2.速度变换,,3.加速度对伽利略变换保持不变(二)牛顿力学运动学的特点(绝对时空观)1.时间间隔的测量是绝对的,即两事件的时间间隔在不同的惯性系中是相同的;2.空间间隔的测量是绝对的,即:两点的空间间隔在一同的惯性系中是相同的。(三)牛顿力学动力学的特点1.与无关,;2.;3.4.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力学规律对一切惯性系都是等价的。(1632年,船舱内实验)二、爱因斯坦假设1.相对性原理:物理学定律有所有惯性系中都是相同的;2.光速不变原

2、理:在所有的惯性参照系中,真空中的光速具有相同的量值c。三、洛仑兹变换1.结论:正变换逆变换四、洛仑兹速度变换(三条变换要求都满足):例1:设一列长0.5km的高速火车以每小时1000km的速度行驶,地面上的观察者测得两个闪电同时击中火车的前后两端。求火车上的观察者测得的时间间隔?例2.在S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间和空间间隔分别为和600m,若这两事件对S'来说是同时的,则S'相对于S的速率是多少?小结:一.爱因斯坦假设:狭义相对性原理,光速不变原理二.时空坐标变换:例:一列南京开往镇江的高速列车,地上甲(S1、S2之中点)观察,S1,S2同时亮,火车上乙(S1、

3、S2之中点)观察,S1,S2是否同时亮?若S1、S1’同时亮,则乙观察,两灯是否同时亮?五、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一)同时的相对性(二)、长度收缩效应(尺缩短)当物体运动时,沿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要比静止时短倍;垂直方向的长度不变!(三)时间膨胀效应(钟变慢)相对于事件发生地运动的观察者测得的时间较相对于事件发生地静止的观察者测得的时间长。即:运动的钟走慢了!注意:尺缩短,钟变慢,完全是一种相对性的时空效应(测量效应)!如:两把米尺A、B分别放在S(甲),S’(乙)系中,甲测得:A=1m,B<1m乙测得:A<1m,B=1m;又如测时间:甲测得:ΔtA=1H,Δt

4、B<1H;乙测得:ΔtA<1HΔtB=1H例1:如图,有一米尺固定在S’内,S’系中测得,S系中测得,求:①;②。例2.一个人在火箭中生活了50年,生和死分别向地面发出信号,若u=0.9998c,则地面上的人看到他活了多少年?(2500年)注意:两个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与观察者的测量无关;但对它们的描述却是相对的,与坐标系的选择有关!(二)实验证明:1.高速运动μ介子的衰变现象(1941)相对论:2.近代高能粒子实验,都证明了其正确性。综上所述,相对论时空观确立了时间和空间的量度与参照系的选择有关。时间和空间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反映了时空自身的属性

5、及其与物质运动的不可分割性。例1.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平均寿命是(相对静止测得),如果此粒子相对于实验室以的速度运动,则实验室中测量介子的寿命为多长?介子在衰变前运动了多长距离?例2.静长为的火箭相对地面以速度水平匀速飞行,火箭头部A'点通过地面上A点的正上方时,有一光信号从A'点发出。如果测量分别在火箭和地面上进行。求光信号从A'点传播到B'点处的时间;何时B'点通过A点的正上方?§2-34-34-4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基础一.相对论中的质量1.结论:2.讨论:①,;②;③为定值(如电磁辐射)3.推导一.相对论动力学方程二.相对论中的动能、质能关系1.动能

6、Ek式中:-物体的静止能量-运动物体的总能量当时,2.质能关系式:E守恒-m守恒,m变-E变:即:系统的质量变化必有能量变化相伴随!1905.9,爱因斯坦的“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在《物理学纪事》发表:为什么人们感觉不到?①通常观察到的和都很小如:1kg的水,从,(J),①一般物质不向外发射大量能量②经典物理中能量值是相对的③思维定势:牛顿的质量和能量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1.实验的证明:①质量的速度效应1902年,阿布拉旱基于电子是钢球模型获得的质速关系,一致考夫曼做实验,1906年《物理学记事》著文,否定爱因斯坦的结果1907年,贝斯特梅耶揭示了

7、考夫曼工作中的错误,证实了爱因斯坦公式②铀裂变-释放原子能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用新发现的中子轰击各种元素,轰铀核时得到了“奇异的结果”,得到“超铀元素”;1938年,哈恩-梅特涅决定重复实验,二战梅特涅逃到斯德哥尔摩继续哈恩将“超铀元素”沉淀-m为U的1/2的钡的同位素!(出乎意料!)绝望中写信给梅-给外甥弗里斯看(惊呆了!)……二人按玻尔的核液滴模型计算后认为:核裂变是可能的,但需要提供约2亿eV的巨大能量!哪儿来?梅想起了……经过两天的审查,论文玻尔…1939.1.26,华盛顿,理论物理学会议,柏林发来《自然科学》,宣布结果-“爆炸”了!193

8、9.1.27,至少四所美国大学的实验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