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

ID:8544329

大小:30.32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3-31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_第1页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_第2页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_第3页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_第4页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第34卷第1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34,No.1“为人心的黑暗而哭泣”———解读《蝇王》中的互文性密码陈 榕(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河南)  [关键词] 《蝇王》;戈尔丁;互文性;;[摘 要] 威廉姆?。它引入基督教文明的魔。它借鉴了英国文学中的荒岛文学传统,然而却彻》与《珊瑚岛》所隐含的乐观主义色彩。为了传达对所处的时代的批判、,戈尔丁还在《蝇王》中融入了诸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核威胁、集权统治等发生在20世纪的真实历史事实作为小说的前文本。通过互文性的方式,《蝇王》指涉广阔的社会文化文本网络,体现了作者戈尔丁对整个人

2、类文明的普世关怀,呼吁着人们对人性中所潜伏的邪恶保持警醒的态度。[中图分类号] I56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8)0120039205  戈尔丁的《蝇王》是当代英国文学名篇。小说描写了一群6到13岁的孩子,作为空难事件的幸存者,—————————————————————————————————————————————————————流落到一个无人的珊瑚岛。起初他们试图模仿成人,在大孩子拉尔夫的领导下,建立起文明社会,但在缺乏道德约束和监控的情况下,孩子们渐渐聚拢在了以暴力为旗帜的杰克身边,开始了自相残杀,将荒岛变成了硝烟四起的杀戮场。《蝇王》是一部现代

3、寓言。它表面上叙述的是一群孩子荒岛历险的故事,但是它并不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少儿读者只能把它当做一本普通少儿冒险故事或荒岛故事来读,难以诠释它的寓意,或者说,难以破译作者以密码传递的信息。”[1]P301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所体现的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普世关怀,理解“邪恶产生于人类自己的内心深处———是人类的恶造成了邪恶的制度,或者改变了最初的情况,改变了原来的发展,是它把[2]P169美好的事物变成了邪恶、有害的事物。”一、《蝇王》与《圣经》:魔王概念与圣徒意象互文性概念所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发生的互文关系。它包括:一,两个具体或特殊文本之间的关系;二,某一文本通过记忆、重复、修

4、[3]P211正,—————————————————————————————————————————————————————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互文性理论的萌芽产生于俄国巴赫金的复调说和对话理论。巴赫金在《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指出,复调性的文本中隐藏着其他文本的共时性存在,多重意识互相指涉,相互影响,彼此对话,形成了丰富的内涵。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发展了巴赫金的思想,提出了“互文性”的说法,指出任何文本都是“与其他文本的置换,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的空间里,源自其他文本的表达相互作[4]P36用着,彼此平衡。”文本不是真空独立的存在,而是在与其他文本的交互对话中形成了自己的

5、意义,超越了自身的界限,指向了社会文化的广阔空发生在《蝇王》中的珊瑚岛的故事,借助孩子们的遭遇,揭示出了隐藏在人性深层的黑暗中心。小说的文本世界,虽然在表面上局限于无名珊瑚岛,实际上,却经过作者精心的层层编码,借助互文性的方式,以发散的姿态指涉向了广阔的文化文本网络。《蝇王》其称近,其旨远。它的文本,糅合进了基督教文明的魔王概念和圣徒意象、英国文学自《鲁滨逊漂流记》以来的荒岛文学传统以及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事件等诸多前文本。只有对《蝇王》的互文性特征进行综合性分析,我[收稿日期]2007210205([作者简介]陈榕1972—),女,河南洛阳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教授,文学博士。间。在《蝇

6、王》这部小说中,我们就能找到诸多文本的痕迹,看到戈尔丁对它们的借鉴或者是修正。其中,与《圣经》间的互文性关系,—————————————————————————————————————————————————————使小说的文本拥有了深远的文化内涵。首先,是小说的中心意象,也是小说的名字“蝇王”,典出《圣经》。在《圣经》中,“蝇王”所指的是“别西卜”(Beelzebub,又译为“比埃兹巴)。这个词源自希伯莱语,最早指的是腓力斯伯”人所崇拜的众神之一的巴力神。由于它的发音在希伯莱文中和“苍蝇之王”一致,而被约定俗成地简称为“蝇王”。犹太人信奉唯一神教,尊崇耶和华,而腓力斯人却信奉巴力神,这足以

7、让巴力神成为犹太人所憎恶的邪神,“别西卜”逐渐成了魔王“撒旦”在《蝇王》”做标题,“蝇王”这一意象。孩子们杀死了母猪,将它的头钉在木桩上。猪头腐烂,上面爬满了苍蝇,成了名副其实的“苍蝇之王”。其次,“蝇王”已经超越了它的现实指涉,充满了象征意义———它成了邪恶的代名词。它是孩子们所犯下的第一桩杀戮之罪的结果,代表了统治全岛的邪恶的力量,直接与《圣经》中的“别西卜”遥相呼应,暗示了在这群十几岁的孩子的灵魂深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