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

ID:8538118

大小:37.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31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_第1页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_第2页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_第3页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_第4页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美术论文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石庆秘(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悬搁”是一种哲学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事物的全新态度,将我们已经拥有的成见、概念、理论、看法等悬置起来,而先去获取未经反思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反思。这样的方法对于培养创造思维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改变学生固有的观察、表现方法,摆脱理论的束缚,强化学生的自身体验,从客观的现象出发,探索创造思维的方式,形成创作的能力。关键词:悬搁;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能力培

2、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80-03一、“悬搁”作为哲学方法对于美学和艺术的价值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美术论文基于“悬搁”的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和创作能力培养石庆秘(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恩施445000)摘要:“悬搁”是一种哲学方法,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事物的全新态度,将我们已经拥有的成见、概念、理论、看法等悬置起来,而先去获取未经反思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反思。这样的方法对于培养创造思维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在美术与设计教学中,改变学生固有的观察

3、、表现方法,摆脱理论的束缚,强化学生的自身体验,从客观的现象出发,探索创造思维的方式,形成创作的能力。关键词:悬搁;美术与设计;创造思维;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080-03一、“悬搁”作为哲学方法对于美学和艺术的价值“悬搁”(Epoche)是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哲学史中早已存在,最早可以追溯到怀疑论者皮浪那里,意指“悬搁一切判断”,以此表达对未经严格的理论探究而相信事实存在的常识和日常经验的不信任;作为一种系统的哲学方法,在哲学、美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持久而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4、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象学要悬搁什么?“现象学悬搁首先意味着由自然态度向现象学态度的转变;其次,悬搁意味着中止判断、中立化,即对象实际存在与否存而不论;再次,悬搁之目的不是否认世界的存在而是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因此是一种价值转换。它对美学和艺术研究的意义在于,排除观念论与实在论的影响,为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美学和艺术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悬搁”的基本精神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事物的全新的态度和方式,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天地和领域,从这个角度讲,它是一种解放和拓展;对生活世界中的素朴的自然态度的悬搁能够揭示出进行构造及其构造成就的主体性,胡塞尔称之为“超越

5、论的主体性”。具体到美学和艺术领域,现象学悬搁要求人们抛弃主客绝对分离的思维方式,放弃单纯从客观或主观或者将两者简单相加的理论努力,放弃要么再现要么表现的简单化理论概括等,转而面向艺术作品本身,面向审美对象本身。艺术家对待世界的态度与现象学家对待世界的态度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前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论证和在概念中把握这个世界现象的意义,而是在于直觉地占有这个现象,以便从中为美学的创造性刻画收集丰富的形象和材料。二、“悬搁”之于教育现象学最早把现象学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的是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克里克(E1Krieck),但教育现象学的早期发展却是在荷兰,以兰格维尔德

6、(MartinusJanLangeveld)为首的乌德勒支(Utrecht)学院的成员们创立并发展了教育现象学。20世纪70年代,北美开始在教育学领域形成现象学传统,教育现象学在加拿大得到很大发展。1984年,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教授首创了《现象学+教育学》杂志,引来许多世界知名的教育专家在其上发表论文探讨教育学和现象学的相关学术问题,并逐渐在世界教育界树立了这门独特的人文视角的教育学。范梅南新颖的人文科学教育学视角在中国的教育界产生了极大反响,并向读者打开了一幅全新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图景。北京大学朱光明“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7、”、北京师范大学霍金宁“教育现象学:蕴含、价值与限度”等文献表明教育现象学对于中国教育的影响。如何运用这一追溯人的最原初体验的方法,如何将我们已经拥有的成见、概念、理论、看法等悬置起来,而先去获取未经反思的生活体验,然后再来反思,这一点非常重要。将现象学方法用于研究和思考教育的问题,就是一种独特的生活取向,一种生活实践的取向。现象学教育学关注的是学生和教师的种种生活体验,并从中获取有益的反思,从而形成一种特有的教育机智和对具体教育情境的敏感性。必须指出的是现象学的教育学恰恰反对将教育的活动理论化、抽象化。范梅南教授认为现象学教育学有四个特点:①关注普通日常生活经

8、验,而不是形而上学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