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国与日本的贸易发展趋势变化. 吴玉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发展趋势变化姓名:吴玉刚院系:东方语学院日语系班级:10秋国贸2班关键词:中日贸易,对外贸易,发展趋势,贸易关系,重要地位,日本经济,对日出口,贸易伙伴,国际贸易增长率中国与日本的两国贸易有着十分久远的发展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又以民间贸易的方式逐步展开,1964年起通过半官半民的方式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的邦交正常化为中日双边的贸易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政治条件,而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是为中日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以此为背景,中日贸易开始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1972
2、年中日恢复邦交时贸易额仅为10.4亿美元,1980年增至92.0亿美元,1990年增至166.0亿美元,2001年增至877.2亿美元。从1972年到2001年的20年间增长了83.3倍。年增长打16.5%,增长势头迅猛。由此看来,中日贸易在双方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对中国而言,到2003年为止,日本连续11年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04年欧盟和美国分别上升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日本下降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尽管位次发生变化,但是日本对于中国而言仍然是很重要的贸易伙伴,2004年对日贸易
3、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依然保持了14.6%的较高水平,与第一位欧盟的15.4%和第二位美国的14.7%相差不大。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其中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就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中日贸易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关系之一,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不断发展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其次,对日本而言,1990年中国作为日本的出口市场仅居第12位,而到了2005年中国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从国土面积、资源来看绝不能算是一个大国,它能在世界上持续保持经济大国的地位,离不开对国外市场的占有,离不开钢材、家用电器、汽车、精密
4、机床等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最近日本经济情况有一定的好转,主要得益于出口和投资的增加,出口增加成为日本经济走出低谷的重要力量,而中国作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在推动日本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重要。然而,随着世界市场经济、各国贸易发展以及国家政治政策的不断变化,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发展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现阶段,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发展呈以下趋势:第一、中日贸易的重要性不会降低首先,中国和日本作为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其贸易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中日贸易关系不仅会影响中日两国,而
5、且会对世界贸易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次,中日贸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相互的依赖程度较高。第三,虽然目前中日贸易受政治因素影响,发展不快,但从长远看,中日政府都将更充分地意识到两国贸易的重要性,采取相应措施促其发展,避免中日贸易规模萎缩。所以,中日贸易的重要性不仅不会降低,而且会越来越高。第一、商品贸易仍然是中日经济关系的重点我国目前对外经济关系的主体部分是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其他交易规模要小得多。中日经济关系更偏重于相互贸易。1993年日本对华实际直接投资额只有13.2亿美元,至19
6、93年底日本累计对华直接投资的实际投入额也只有51.7亿美元,远不能同每年数百亿美元的贸易规模相比。今后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仍将以相互贸易为主。第二、贸易的增长速度有可能放慢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多元化。我国同日本的经贸关系起步较早,因此相互贸易比重较大。今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多元化,日本的贸易地位势必会相应降低。我国经济状况及特征的制约,使我国对日出口尤其是制成品出口今后仍面临较大阻力。日本经济在国际社会压力下贯彻内需主导型增长战略,使日本的对华出口有可能减弱。中日对外经济政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中日贸易受中美贸易等的影响
7、很大。如果中美、中欧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能够顺利发展,中日贸易就会被分流、替代。日本的对外贸易也存在这种情况。日本在同欧美、东南亚的贸易中存在巨额顺差,并已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沉重压力,促使日本扩大从欧美和东南亚的进口,这势必会抑制日本从我国的进口。第一、贸易不平衡状况将得到改善我国出口继续向制成品和精加工产品为主的方向转变,正与日本制成品进口比率逐步提高的结构变化相吻合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将不断提高。这些因素使我国对日出口今后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我国进口来源地有明显的分散趋势,特别是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产品
8、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显著增强,会使日本的对华出受到一定抑制。为偿还外债和继续吸收外资,我国必须努力争取贸易顺差。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对日贸易,势必要承担这一任务。另外,为了缓解中美贸易摩擦,扩大从美国的进口,我国有可能减少从日本的进口,而日本由于有巨额外贸顺差,对此有足够的承受能力日本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的推行,有助于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