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35299
大小:9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3-31
《课程论文-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8——2009学年第2学期末考试课程:中国现代政治思想目录一、前言3二、文献综述4三、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目的、内容、途径地分析与反思5(一)主要目的5(二)主要内容9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政分开92、调整权力结构,加强民主集中制,反对家长制113、行政体制改革124、加强法制建设135、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14(三)改革途径15四、结论18参考文献:1920激荡中国:1986——1988——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反思本文为课程期末论文,在此感谢袁刚教授一个学期的指导,笔者受益匪浅。彭韬元培学
2、院00646136联系方式:13269688280【文章摘要】八十年代末,邓小平重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这也是他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最完整的时期。研究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探讨改革无法实质展开的原因就必须从它的理论源头入手,探讨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内容和途径。本文通过结合逻辑分析和实践的论据论证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求证明邓小平体制改革的的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笔者将政治体制改革分为两个层次,并论证了改革为什么只在低层次展开。笔者还分析了其改革内容中所存在的诸多矛盾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为渐
3、进改革却存在的巨大差别以及这一差别引发的问题。而正是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体制改革迟迟不能有效推进,而我们要想真正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突破思想障碍,着手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关键词】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反思一、前言1986年,邓小平,这个历史老人,再次将改革的号角注入政治体制改革的声音,一幅广阔而充满希望的画卷似乎就要在在人们面前展开。无数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中国人开始翘首期盼。全国的政治界、理论界也在这一声号角后空前的活跃了起来。1986年到1988年,三年时间从党中央总书记到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从老一辈知识
4、分子到新时期的青年学者,都踊跃地投入了一场大辩论中。20在那个年月里,《人民日报》根据笔者的统计,1986年《人民日报》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关的文章高达119篇,而1985年为0篇,1987年为337篇,1988年为295篇,1989年又会落到179篇,且多为上半年的文章,1990年更是回落到68篇。、《光明日报》这样的中央大报,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发表与政治体制改革相关的文章,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等学府的教授、学生纷纷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而在特殊时期,如1987年元旦“南北共震”、1988年北大阿柴事件引发的
5、争论甚至成为了不同观念的政治冲突。可以说,这是共和国思想激荡空前的时代,人们一边看着《新闻联播》如何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边思考同样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河殇》的海洋文明论。不管怎么样,思想激荡的中国是令人怀念的!更是需要让人反思的。反思八十年代末期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就不得不先问一个问题,为什么1986年再次提出政治体制改革至今二十多年来,仍然没有进入到实质阶段。当时提出的党政分开问题至今都没有实质进行,一个个认为有创新意义的基层改革都被迫停止,从苏北的公推直选到四川的乡长直选,都从名噪一时变得无声无息。为什么它
6、不能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逐渐展开?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回到政改的思想源头邓小平那里去。邓小平的改革方向是什么?邓小平的政治改革思路是什么?是不是存在一些问题?它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存在什么区别?如果存在区别,这一区别是不是改革的瓶颈?本文正是要试图分析这些问题,从剖析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内容与途径入手,阐释邓这方面思想的特点与问题,分析邓的政改思路与经济改革思路的区别以及这一区别可能产生的问题。二、文献综述国内对于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分析邓小平改革的目标、内容、对民主的看法。如
7、刘世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王臻荣(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等学者,他们的文章大多都是总结性的,将邓选中的内容进行概括归纳,缺乏逻辑分析和批判。也有学者通过分析邓小平的改革的程序安排来证明邓小平改革的正确性,如关海庭、吴群芳(江苏社会科学2001)、20陈庭忠(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2004)对于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虽然大加称赞,却又很难解释为何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长期不能实质推动的问题。国内另一类学者,如吴敏(炎黄春秋2007)、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2004)则是通过论述邓小平对政
8、治体制改革的看法,特别是着重谈邓小平对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内容,来强调我国必须加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另外,还有一些历史回忆文章提出了对邓小平政治思想的质疑,如杨继绳、、胡绩伟、宗凤鸣等人,他们一般都会提出关于加快民主宪政的观点。他们的研究史料详细,但是存在政治分析方法欠缺的问题。国外学者如BrantlyWomack,Nath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