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513929
大小:2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3-30
《导学案编制规程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导学案编制规程解读导学案即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导”,就是指导、引导;“学”,不是讲,更不是教,而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自主学习;“案”,是一种方案、一种设计,不是知识、题目的简单堆积。它既是老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还是学生的作业。因此,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一、导学案编写的要求1、量的要求:(1)一课一案,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不分课时的导学案不允许出现。(2)八开纸,页边距、中缝1.5厘米左右,包括导学和作业内容(此作业非课下作业,而是在课前或课上完成的)。2、质的要求:(1)知识问题化①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2、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的结构特点,把知识点设计成具体的问题。问题应该明确,学生一看就懂,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②怎样设计问题?A、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b、问题不宜太多,太碎;c、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d、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e、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
3、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③每份学案都备有详细答案,包括标准答案及思路分析、答题角度剖析。(2)问题层次化①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所以在编写学案时,不管在知识体系里还是在练习题的设置上都要体现出分层次来,以满足高、中、低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的思维能力。②问题设计一定要有层次,不能过于笼统。可分为A、B、C、D、E五个层次,并在每个题目后面注明,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A类题,是课本再现型,为识记级。即学生只要看课本,不需要任何其他帮助,就可以解决问题。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
4、前时间必须解决。B类题,是课本延伸型,为理解级。即学生看课本的同时,只要适当地看一看工具书或其他课外资料,就可以解决问题。C类题,是模仿应用型,为应用级。即学生只要简单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就可以完成。这类题,可以直接使用课本上的例题,也可以是例题的变形。D类题,独立应用型,为应用级。即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后,可以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类题,可以是课本上的习题,也可以是课外同一难度的题目。E类题,是课外拓展题,为拓展级。即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较好地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这类题主要针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导学案使用的不同阶段,每类题所占
5、比重是不相同的。在起步阶段,建议每份导学案中,A类和B类题所占比重,不得少于百分之五十。E类题,在每份导学案中不得超过一题。3、格式要求导学案格式一定要规范。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开头部分,要包括题目、年级学科、设计人姓名、审核人姓名、使用时间等;(2)主体部分,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具体学习内容等;(3)结尾部分,包括知识小结、学习反思等。相关问题后留出适宜空白以备书写。导学案的规格要求:电子稿纸张设置为8开纸,单面左右两栏,双面使用。标题类文字均为4号加粗宋体,正文为小四宋体。二、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怎么样有利于学生
6、的学习,就怎么设计。不要还是站在以传授知识为本的角度,老是考虑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完得成。学生学得会,掌握得住,才是教学任务的真正完成,不能认为自己讲完了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2、探究性原则(1)学案的编制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一开始设计内容不宜过于复杂,要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要求教师在编制导学案时,必须过好教材关,对教材能"破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破译"成能读懂、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要能够深入浅出。杜绝学案的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2)在设计“互动讨论”这个环节时,就要充分体
7、现事物的多面性,即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从不同的层面(主要指深浅度)理解,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要让具有不同特点和能力的学生都有思考的空间,都有话可说。当然,中学教学(特别是理科)与大学不同,其问题的答案,常具有唯一性,例如高考题就是这样。因此,设计“问题探究”,必须抓住要害,使其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答案才能是唯一的;也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引导和点拨的空间,学生才能在讨论中辩明是非,提高识别真假对错的能力。需要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