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

ID:837844

大小:1.58 MB

页数:57页

时间:2017-09-12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_第1页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_第2页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_第3页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_第4页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方案及完成情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乐山市五通桥区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及完成情况报告二〇一一年三月乐山市五通桥区石麟镇谭家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方案及完成情况报告矿长:吴连友总工程师:肖洪林项目负责:江登伦、喻洪太报告编制:吴华肖洪林二〇一一年三月目录目录I第1章矿井基本情况41.1矿井概况41.1.1地理交通41.1.2地形及地貌61.2地质特征61.2.1地层61.2.2含煤地层81.2.3地质构造81.3煤层81.3.1煤层层位81.3.2煤层结构91.3.3煤层顶底板101.4.2储量111.5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21.6矿井开拓与开采121.6.1

2、矿井开拓方式121.6.2水平划分131.6.3采掘工作面布置131.5矿井通风141.6监测监控系统141.7开采技术条件141.7.1瓦斯14III1.7.2煤的自燃倾向性151.7.3煤尘爆炸性151.7.4煤与瓦斯突出现象151.7.5地温161.7.6冲击地压162.1总则部分162.2管理制度162.3采掘部署及生产管理172.4矿井通风172.5瓦斯管理182.6瓦斯抽采182.6监测监控18第3章瓦斯治理示范矿建设方案193.1总体思路及目标193.1.1总体思路193.1.2总体目标193.2基本要求203.2.1通风可靠203.

3、2.2抽采达标233.2.3监控有效253.2.4管理到位263.3.1总则部分283.3.2管理制度303.3.3采掘部署及生产管理32III3.3.4矿井通风333.3.5瓦斯管理353.3.6瓦斯抽采373.3.7监测监控383.7保障措施403.7.1机构设置403.7.2制度建设403.7.3技术资料管理413.7.4经费保障413.8瓦斯治理矿井项目整改内容及完成情况表42第四章自查情况544.1.治理效果544.2存在的问题54第五章改进措施54第四章自查情况--------------------------------------

4、----------------------------554.1.1效果---------------------------------------------------------------------------------554.1.2存在问题---------------------------------------------------------------------------55第五章改进措施及办法--------------------------------------------------------56附图:

5、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III第1章矿井基本情况1.1矿井概况1.1.1地理交通乐山市五通桥区谭家扁煤矿,行政区划属乐山市五通桥区石林镇所辖;矿井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石麟镇沙坝河村,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3°40′56″,北纬29°20′47″。井口处有乡村公路与外界相通,井口距石磷镇5.5km,距五通桥19km,距西坝水码头15km,距乐山市区40km,距乐山市沙湾火车站37km。由五通桥可与213国道相接,可通往乐山、眉山、马边等地,公路交通较方便。交通位置如下图所示。55矿井交通位置图551.1.2地形及地貌谭家扁煤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缘,属犍乐煤田黄泥

6、硬井田与高兴井田交界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点在矿区西北部,标高+550m,最低点为矿区东北南部,标高+500m,相对高差50m。属侵蚀构造山地地形,其间为宽窄不一的小山谷。矿区水系属沟谷形成季节性流水,向北汇入岷江支流沫溪河,从矿区外围东部经过,平均流量0.1—0.3m3/s,向北流经石麟、西坝镇,在五通桥附近汇入岷江。113气候矿区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热多雨,冬季较冷,但无积雪期,最高气温为37.7℃,最低气温-2.6℃,年平均气温17℃。雨量较为充沛,常年降雨量1400mm左右,其中6~9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一半以上,相对湿

7、度79%。累年最大风力为5~6级,最大风速13.4m/s。1.2地质特征1.2.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须家河组,平缓坡地及冲沟分布有第四系坡残积与冲洪积层。各地层特征由新至老分述于下。(一)第四系(Q)厚度<20m,为近代河流冲积、淤积及残坡积堆积等,主要为黄灰、橙黄、土黄色含砂及砾石砂土层和含角砾腐植土层。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55分布于整个矿区,须家河组在剖面上可分出五段,矿区仅出露第二至五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厚34.03~59.37m,平均46.70m。岩性为灰~

8、浅灰色细~中粒砂岩,夹深灰色砂质粘土岩。顶部为深灰色粉砂岩、砂质粘土岩及粘土岩,富含植物化石。2、须家河组第四段(T3x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