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40174
大小:1.3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24-09-04
《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宝山区高中等级考基础练习综合卷历史试题(一)改革开放(24分)1.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班级同学分组收集资料,对新中国改革开放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不同资料可以拟定不同研究主题,仿照示例,选择有关资料完成填空。A.居民使用的各种票证B.开放前后GDP增长的数据C.安徽小岗村农业粮食收成的对比示意图D.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照片E.人们60年代和80年代的衣食住行F.改革开放前后的影视作品代表……示例:选择资料C,可以研究改革在农村取得突破。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城市对外开放。选择资料______可以研究______。【答案】①.D②.E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选择资料D浦东开发开放前后的照片,可以研究城市对外开放。选择资料E人们60年代和80年代的衣食住行,可以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的变迁。2.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小周同学对如下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照片全国通用粮票外汇兑换券 名称说明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流通。是中国银行发行的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从上述图片和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答案】历史信息:1955年,我国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1980年中国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解析】【详解】历史信息:通过观察表格和相关文字,根据材料中“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我国发行的全国通用粮票,可以用来研究一五计划,195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1950到1980年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根据“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流通。是中国银行发行的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国银行发行的外汇兑换券,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用来研究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3.为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改革开放,小周制作了如下时间轴:(1)按时间轴内容填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2)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答案】(1)①.《土地改革法》②.公有制③.高速度④.十一届三中全会⑤. 经济特区⑥.世界贸易(2)变化:新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几次调整。每一次经济体制的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一切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千万不能照搬外国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功的原因在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正确分析以及不断地总结建设道路上的经验教训。【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并通过指导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即①《土地改革法》。1956年实现三大改造,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制度,②公有制。1958年,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高速度。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实行改革开放,④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⑤经济特区。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⑥世界贸易。【小问2详解】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可知新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几次调整。每一次经济体制的调整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围绕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正确对待外国经验,一切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千万不能照搬外国经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功的原因在于对中国国情和世界形势的正确分析以及不断地总结建设道路上的经验教训。(二)工业革命和城市发展(22分)4.学习英国工业革命,可以从集证辨据入手,进而深入理解,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材料一:材料A可怕的断肢从综合医院的登记数字看出,伯明翰工业居民发生的事故,非常严重,屡见不鲜。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工厂对维修工作重视不够,以致机器的护栏长期失修;还有不少事故是由于工人衣服松垂的部分被机器挂住,把不幸的受难者卷进机器中。女工的头巾及长发,男工和童工的围裙或松垂的衣袖常常是造成可怕断肢的原因。《关于劳动居民卫生状况的报告(中译本)》·《上院文件》,英国国家档案,1842年,第27卷P208 若要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社会,以上三则材料中属于原始史料:______;属于非原始史料:______。(填写字母)【答案】①.A②.B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A项出处是《关于劳动居民卫生状况的报告(中译本)》·《上院文件》,英国国家档案,属于官方史料,是原始史料。材料B英国漫画“沉默的强盗”属于艺术作品,材料C《工业与帝国:英国的现代化历程》等属于文献史料,即非原始史料。以下第5—8题,单选题5.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大量吸引外来移民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信息是:时间“从1820年到1830年”、城市“利兹、曼彻斯特等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所以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口布局。故选D项。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蒸汽”的力量·工业革命的影响6.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带来生活方式的巨变,以下不属于这类变化的是 A.生活节奏加快B.家庭规模扩大C.生活内容丰富D.教育逐步普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大家庭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丧失,促使家庭规模变小而非扩大,B项符合题意;工业革命确实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排除A项;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生活内容的说法符合史实,排除C项;工业革命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确推动了先进国家逐步普及教育,排除D项。故选B项。7.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中期”,此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确立,再结合材料中的“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说明当时工厂纪律严格。B正确。8.“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了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到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开辟B.殖民扩张C.宪章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发展,D项正确;16世纪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不是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英国在海外的殖民扩张并非其国内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1836到1848年的宪章运动不是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化加快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这个)“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材料二(英国)政府陆续颁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新华网《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答案】(1)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2)借鉴: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树立简朴务实的生活观);加强政府监管(强化企业责任,发挥政府职能)。【解析】【详解】(1)本题据材料一“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盲目放肆地开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工业化、环保观念、盲目开发等方面概括19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2)本题据材料二“《控制公害法》《公共卫生法》《放射性物质法》等法律,并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出色的企业和政府机构还会被授予绿色奖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依法治污、调整能源结构、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等方面指出英国政府倾力治污给我们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哪些借鉴。言之有理即可。(三)目录中的“历史”(23分)10.目录呈现了一本书的结构和内容,也透露出丰富的历史信息。若将不同时期的史书目录进行比较,还能体现史学的变迁。材料一:司马迁《史记》目录(部分)五帝本纪第一夏本纪第二殷本纪第三共12本纪三代世表第一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共10表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共8书吴太伯世家第一齐太公史家第二鲁周公史家第三共30史家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共70列传材料二:吕思勉《中国通史》目录(部分) ——1939年第一版上编中国文化史(共18章)下编中国政治史(共36章)第一章婚姻第二十二章夏商周的事迹第二章族制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第三章政体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第四章阶级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综述第五章财产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第十八章宗教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1)填空题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以______、表、______、世家、______的形式,叙述了上起______、下至______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______体裁。(2)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单选题)A.这两部著作所述史实是绝对的信史B.这两部著作提供唯一有价值的史料C.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D.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不亚于文献史料(3)请根据目录,从体例、内容两个方面比较两部史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4)结合两部史书成书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部史书异同的看法?【答案】(1)①.本纪②.书③.列传④.黄帝⑤.汉武帝⑥.纪传(2)C(3)相同方面:体例上《史记》和《中国通史》都是通史;内容上都涉及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不同方面:体例上《史记》为纪传体通史,《中国通史》是编年体通史;内容上:《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中国通史》包含从远古时代始至近代,经济、政治、民族、军事、文化、中外关系、历史人物等多方面内容,史料翔实。 (4)相同:传承传统文化,利于文明继承和发展。不同: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时代也提出了构建新的历史文化文本的内在要求;司马迁早年丰富的经历也为他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早年求学漫游各地,采集了许多民间传闻,也了解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等等,丰富了史记内容。对吕思勉《中国通史》而言,在《白话本国史》出版以前,严格地说,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一部真正的新式通史;受西方社会进化观点的影响;【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裁。【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汉武大帝》的编剧主要依据《史记》和《汉书》等历史著作,说明这两部著作具有很高文献史料价值,C项正确;A项绝对信史错误,排除A项;B项错在唯一,排除B项;影视作品的史料价值需要辨别真伪,排除D项。【小问3详解】关于从体例、内容两个方面比较两部史书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同方面:体例上《史记》和《中国通史》都是通史;内容上都涉及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不同方面:体例上《史记》为纪传体通史,《中国通史》是编年体通史;内容上:《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中国通史》包含从远古时代始至近代,经济、政治、民族、军事、文化、中外关系、历史人物等多方面内容,史料翔实。【小问4详解】 结合两部史书的成书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两部史书异同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同:传承传统文化,利于文明继承和发展。不同:对司马迁而言,首先是秉承遗命,继续先祖的太史事业;时代也提出了构建新的历史文化文本的内在要求;司马迁早年丰富的经历也为他创作《史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司马迁早年求学漫游各地,采集了许多民间传闻,也了解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等等,丰富了史记内容。对吕思勉《中国通史》而言,在《白话本国史》出版以前,严格地说,当时的中国并没有一部真正的新式通史;受西方社会进化观点的影响。(四)时代与改革(31分)11.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鞅》材料二:(孝文帝):“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三:“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即以中国大经大法而论,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譬之冬裘夏葛,势不两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1898年)《定国是诏》问题:(1)—(3)题单选。(1)《史记·商君猎装》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2)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B.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C.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说:“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皇帝勤于政事B.政府部门尽忠职守C.提倡官民上书言事D.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 (4)根据材料和所学,概述商鞅和孝文帝进行改革内容和影响。(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述《定国是诏》颁发的原因。(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时代与改革的关系。【答案】(1)D(2)D(3)C(4)商鞅变法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影响: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孝文帝改革内容: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影响: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族汉化,加强了民族融合。(5)加强皇权,主持朝政;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民族意识;维新派的推动;西学传播。(6)时代要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改革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削弱了世族特权,D项正确;材料与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无关,排除A项;BC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BC项。【小问2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将都城南迁至洛阳;故ABC项正确,D项错误,选D项。【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可知,维新派提倡官民上书言事,仿效西方实行民主制度,C项正确;材料与皇帝勤于政事、政府部门尽忠职守、撤并政府机构各部门等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小问4详解】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影响:根据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和所学知识可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等回答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根据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和所学知识可从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方面回答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了鲜卑族汉化,加强了民族融合。【小问5详解】根据材料三“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加强皇权,主持朝政;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民族意识;维新派的推动;西学传播等方面回答《定国是诏》颁发的原因。【小问6详解】本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关于时代与改革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时代要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改革是时代进步的推动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