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如果要观察蔗糖溶液对紫鸭跖草叶片下表皮气孔开闭情况的影响,以下操作有误的是( )A.若将图中标识的保卫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要向右移动装片B.可以通过引流法置换细胞的外界溶液C.转到高倍镜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长度变大D.转动转换器调节到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有物镜放大和目镜放大,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详解】A、图中标识的保卫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侧,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因此需要向右移动装片,A正确;B、由于在显微镜下对装片进行操作,不能直接更换溶液,可以通过引流法置换细胞的外界溶液,B正确;C、转到高倍镜后,视野被放大,因此目镜测微尺每小格代表的长度变小,C错误;D、转动转换器调节到高倍镜后通光量减小,视野将变暗,需要调大光圈或改用凹面镜,D正确。故选C。2.桐花树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及南海诸岛,其树叶能直接将盐的结晶排出体外,适应盐度很高的沿海滩涂环境。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桐花树积累土壤中无机盐离子的过程需要转运蛋白B.桐花树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低于土壤溶液C.冬季气温较低时桐花树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降低D.桐花树耐盐性的形成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跨膜运输的方式通常是主动运输,该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详解】A、桐花树积累土壤中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协助,A正确;B、由于桐花树能适应盐度很高的沿海滩涂环境,说明桐花树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能从外界吸水,B错误;C、冬季气温较低时,细胞代谢减慢,产生的ATP变少,桐花树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会降低,C正确;D、生物的表现型是由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的,故桐花树耐盐性的形成与环境因素有关,也与遗传因素有关,D错误。故选B。3.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生物基本结构或部分结构的模式图,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中含有核糖体B.乙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C.丙具有独立于拟核的质粒D.甲和丙是乙的细胞器【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甲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乙有细胞核、中心体、线粒体、内质网等,一属于真核细胞;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详解】A、甲为病毒,没有核糖体,A错误;B、乙有中心体,不可能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B错误;C、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独立于拟核的质粒,C正确;D、甲和丙都是生物,不是细胞器,D错误。故选C。4.相思子毒素提取自豆科植物相思子的种子,是一种剧毒性高分子蛋白,它能使真核细胞的rRNA发生脱嘌呤反应。相思子毒素形成过程中,其前体蛋白通过高尔基体运输至液泡,在液泡中加工成熟并储存。下列有关相思子毒素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不能使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B.其前体蛋白进入液泡依赖膜的流动性 C.动物细胞中无法自身形成有活性毒蛋白D.该毒素过量表达也会影响自身的rRNA【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意可知,相思子毒素其前体蛋白通过高尔基体运输至液泡,在液泡中加工成熟并储存,液泡膜的包被使其不会影响自身的rRNA,动物细胞无液泡,故无法自身形成有活性毒蛋白。【详解】A、相思子毒素能使真核细胞的rRNA发生脱嘌呤反应,不能使D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A正确;B、据题意可知,其前体蛋白通过高尔基体运输至液泡,应该是通过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B正确;C、相思子毒素在液泡中加工成熟并储存,动物细胞无液泡,故无法自身形成有活性毒蛋白,C正确;D、相思子毒素在液泡中加工成熟并储存,液泡膜的包被使其不会影响自身的rRNA,D错误。故选D。5.科学家发现,有一种叫“RSTWS”的物质可破坏细胞的膜结构,尤其对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更为明显。若用“RSTWS”处理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减弱,导致第二、三阶段减弱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减弱,第一、三阶段不受影响C.与正常细胞相比,光照条件下该叶肉细胞中含量上升D.与正常细胞相比,光照条件下该叶肉细胞中含量上升【答案】C【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1)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葡萄糖)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2)光合作用的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能量+ADP+PiATP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C52C3b.CO2的还原:2C3(CH2O)+C5+H2O。【详解】AB、“RSTWS”的物质可破坏细胞的膜结构,尤其对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薄膜更为明显,由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用“RSTWS”处理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不受影响,第二、三阶段减弱,AB错误;CD、“RSTWS”的物质可破坏细胞的膜结构,尤其对类囊体薄膜更为明显,而类囊体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因此用“RSTWS”处理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影响C3的还原,导致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正确,D错误。故选C。6.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A.悬液中酶的浓度B.H2O2溶液的浓度C.反应体系的温度D.反应体系的pH【答案】B【解析】 【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由图可知,第2组比第1组生成的氧气的总量高。【详解】A、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B、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C、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D、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故选B。【点睛】7.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为了成功提取色素需要加石英砂(SiO2)促进研磨。请问石英砂至少必须磨碎叶肉细胞的下列哪些结构才能实现色素提取的目的(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内外膜④细胞核⑤类囊体膜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有两层膜,内有类囊体堆砌形成的基粒,基粒上有光合色素和酶,基粒和基粒之间是基质,叶绿体基质上有DNA、RNA、核糖体以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多种酶。【详解】叶绿体中的色素位于类囊体薄膜上,石英砂须破坏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内外膜才能让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释放出来,B正确。故选B。8.科研人员以番茄为实验材料,研究按一定比例组合的红光和蓝光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组别叶绿素含量(mg•g-1)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气孔导度(mmol•m-2•s-1)胞间CO2浓度(μmol•mol-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白光2.030.22164.67276675.30红光2.730.29142.33359.674.26蓝光1.730.17222.00326.67728 红蓝组合光(红:蓝=1:1)2.470.25263.33268.007.71红蓝组合光(红:蓝=3:1)2.820.32230.00224.679.95(注:气孔导度是指气孔的开放程度)A.不同光质会影响光合色素含量,进而影响光反应过程B.红蓝组合光下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于单一蓝光C.红光组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受限于暗反应速率D.在温室中使用白光是有利于植株生长的最佳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详解】A、据表可知,不同光质条件下光合色素含量不同,可推知不同光质会影响光合色素含量,进而影响光反应过程,A正确;B、与单一蓝光相比,红蓝组合光下光合色素含量、气孔导度均较高,但胞间CO2浓度较低,可推知红蓝组合光下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于单一蓝光,B正确;C、与白光和蓝光相比,红光条件下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但胞间CO2浓度较高,说明红光组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主要受限于暗反应速率,C正确;D、单独使用蓝光时,净光合速率高于白光,D错误。故选D。9.5-羟色胺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神经递质,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敲除方法得到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缺乏的试验小鼠。在焦虑和恐惧行为测试中,试验小鼠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小鼠。在恐惧记忆测试中,试验小鼠的恐惧记忆不仅更强而且长时间保持。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5-羟色胺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因此突触前膜兴奋会抑制5-羟色胺的释放 B.对照组小鼠不能产生5-羟色胺C.5-羟色胺含量上升可导致焦虑加强D.恐惧记忆的产生是由5-羟色胺缺乏引起【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的实验组为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缺乏的小鼠,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为正常小鼠。【详解】A、突触前膜兴奋时,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时,可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能促进5-羟色胺释放,A错误;B、实验组小鼠为5-羟色胺缺乏的小鼠,对照组为正常小鼠,能够正常产生5-羟色胺,B错误;C、实验组小鼠缺乏5-羟色胺,对照组小鼠5-羟色胺正常,由题意“在焦虑和恐惧行为学测试中,试验小鼠的焦虑水平低于对照小鼠”可知,5-羟色胺含量上升可导致焦虑加强,C正确;D、结合题意可知,实验组小鼠缺乏5-羟色胺,故恐惧记忆不仅更强而且长时间保持,即正常组小鼠也有恐惧记忆,故不能得出恐惧记忆的产生是由5-羟色胺缺乏引起的结论,D错误。故选C。10.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答案】C【解析】 【分析】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生长素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侧为背光侧,其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A错误;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B错误;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生长情况应该基本一致,C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错误。11.甲、乙、丙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 )甲乙丙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4、6、7过程B.1、4、6、8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C.1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过程只需要DNA聚合酶参与D.在宿主细胞内,病毒可以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文:1、8为转录过程,2、5、9为翻译过程,3、10为DNA分子复制,4、6为RNA复制,7为逆转录过程。【详解】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4、6)RNA复制以及7逆转录过程,A正确;B、1和8均为转录,4和6均为RNA复制,转录与RNA复制的产物均为RNA,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B正确;C、1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3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C错误;D、DNA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图甲的过程,RNA复制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图乙的过程,逆转录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图丙的过程,D正确。 故选C。12.家里的土豆存放不当会发芽变青食用不安全,许多网友提议将发芽的土豆移栽到土壤中种植,即可获得新鲜的土豆植株。这说明土豆的生殖方式为( )A.分裂生殖B.出芽生殖C.营养繁殖D.有性生殖【答案】C【解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2、无性生殖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详解】A、细菌是以分裂生殖为主,A错误;B、酵母菌以出芽生殖为主,B错误;C、马铃薯是用营养器官—茎繁殖后代的,为营养繁殖,C正确;D、真核生物主要的分裂方式是有性生殖,D错误。故选C。13.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卵巢中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C.能够出现自由组合的是甲图所示细胞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根据图示甲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中间的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细胞着丝点分裂,细胞一极无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不均等分开,为雌性动物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甲、乙都有同源染色体,丙无同源染色体,A错误;卵巢中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卵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B正确;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错误;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D错误。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像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14.失温,一般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大脑、心、肺等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失温主要是由于内环境产热减少而导致的B.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会加快蒸发散热速率C.下丘脑可以感知寒冷,从而主动增加衣物D.人体体温过低会影响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人体体温维持平衡是产热量与散热量相对平衡的结果。【详解】A、失温的原因是散热速率明显大于产热速率,导致体温迅速下降,A错误;B、环境温度过低等原因会加快辐射散热速率,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温,故不应长时间处于极端低温环境中,B错误;C、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大脑皮层可以产生感觉,进而通过增减衣物等调控体温,C错误;D、体温过低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代谢速率,D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脂蛋白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X为磷脂B.HDL中携带Y含量少C.HDL进入肝细胞后,血液胆固醇含量降低D.VLDL主要在小肠细胞产生,主要运输Y至肝脏储存【答案】D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X为磷脂,与蛋白质等共同构成亲水性微粒;Y含量相对少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增高;Y含量相对大于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时,脂蛋白密度降低;VLDL为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形成于肝细胞,少量形成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功能是输出肝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LDL为低密度脂蛋白,是在血浆中由VLDL转化而来,功能是向肝外组织转运胆固醇;HDL是高密度脂蛋白。【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X是磷脂分子,A正确;B、HDL中Y是脂质,由图可知比较少,B正确;C、HDL被溶酶体消化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C正确;D、VLDL应是在小肠产生,但运输Y到肝脏被消化而不是储存,D错误。故选D。16.某基因型为Aa果蝇种群中,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其它配子不受影响。理论上,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AA、Aa与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A.1:2:1B.2:3:1C.4:4:1D.1:4:4【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某基因型为Aa果蝇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0%,a的基因频率为50%.但是在改变饲养条件后,含a基因的精子活力下降,仅有50%具有受精能力,因此雄配子的比例为2/3A、1/3a。【详解】由于改变饲养条件后,雄配子的比例为2/3A、1/3a,而雌配子的比例仍为1/2A、12a,所以个体间随机交配产生的下一代种群中AA、Aa与aa基因型的个体比例为(2/3×1/2):(2/3×1/2+1/3×1/2):(1/3×1/2)=2:3: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以及基因频率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中亲本的基因型比例确定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特别是精子的种类和比例,再利用配子随机结合的方式计算后代的基因型和比例。17.香豌豆中控制花色的基因为F和f,控制花粉粒形状的基因为B和b。现将紫花、长花粉粒(FFBB)与红花、圆花粉粒(ffbb)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F1测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由此判断F1的基因型为( )A.B.C.D.【答案】A 【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现将紫花、长花粉粒(FFBB)与红花、圆花粉粒(ffbb)的香豌豆杂交得到F1。F1测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4783),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的分离比,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不是独立遗传,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发生了交叉互换。F2紫长、红圆较多,可知F、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f、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正确。故选A。18.如果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而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B,则后代红细胞膜上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有凝集原AB.有凝集原BC.有凝集原A和BD.无凝集原A或B【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根据凝集原A、B的分布把血液分为A、B、AB、O四型。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血型,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血型,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详解】由题意知,母亲的血清中不含凝集素抗A和抗B,属于AB血型,基因型为IAIB,父亲的血清中含凝集素抗A,血型是B血型,基因型为IBIB或IBi,子代的基因型有可能是IAIB、IAi、IBIB、IBi,即红细胞膜上含可能凝集原A和B或只有凝集原A或只有凝集原B,但是不可能无凝集原A和B(O血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9.胚胎干细胞可以分裂、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以下关于胚胎干细胞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胚胎干细胞有细胞周期,神经干细胞没有细胞周期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和蛋白质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 【分析】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细胞分化一般是持久性的、不可逆转的。【详解】A、细胞全能性是指高度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各种组织干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细胞没有形成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胚胎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都具有进行连续分裂的能力,具有细胞周期,B错误;C、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白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分化一般是不可逆转的,C错误;D、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的过程中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该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D。20.导致新冠肺炎的病原体SARS-CoV-2是单链RNA病毒,具有多种变异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利用加入抗生素的培养基研究病毒的抗药性B.注射疫苗通过改变种群基因库以降低病毒传播能力C.SARS-CoV-2相对于双链DNA病毒具有较高的变异率D.高致死率、低传染性的Omicron变异株更容易导致全球大流行【答案】C【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必须依靠活细胞而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另外,抗生素具有灭菌作用,主要是破坏细菌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壁,A错误;B、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注射疫苗并未改变种群的基因库,B错误;C、SARS-CoV-2属于单链RNA病毒,不稳定,相对于双链DNA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C正确;D、从进化的角度分析,高传染性、低致死率的突变类型由于宿主的低死亡率,更容易持续传播,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回答下列有关脯氨酸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问题21. 环境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会大量积累脯氨酸对自身起到保护作用。然而当不存在胁迫时,过量的脯氨酸会表现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抑制。近期,研究人员使用拟南芥植株对该抑制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1)脯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以下哪些是其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可能起到的作用:________。A.作为某些植物蛋白质的合成原料B.作为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原料C.作为细胞质内渗透调节的物质D.作为能源为生长发育提供能量资料1:研究人员使用的拟南芥植株需是含生长素相关标签蛋白的拟南芥转基因植株,通过分析不同脯氨酸处理情况下生长素相关标签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脯氨酸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产生抑制的可能原因。(2)该生长素相关标签蛋白表达的过程,实质上包含了遗传信息的_______过程。A.复制B.转录C.翻译D.转运(3)若要研究脯氨酸对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下哪些指标是有观测价值的:______。A.根的长度B.根部叶绿素a的含量C.根部的生长素浓度D.根部的生长素活性资料2:图1为根尖伸长区生长素运输的部分机理图。研究人员首先检测了30mmol/L脯氨酸(过量脯氨酸)处理不同时间后,野生型拟南芥中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如图2所示。其中IAA2的表达产物为图1的AUX/IAA;PIN4表达产物为PIN蛋白,TIR1表达产物为TIR1蛋白,ABP1的表达产物是位于质膜的生长素结合蛋白。 (4)据图2,受脯氨酸影响表达的基因有:__________。A.PIN4B.SAURC.TIR1D.ABP1(5)在高浓度IAA条件下,通过PIN蛋白向胞外运输的IAA量_____(增加/减少);请你根据上述资料推测,过量脯氨酸抑制植物根生长发育的机制:_______________【答案】(1)ACD(2)BC(3)ACD(4)AC(5)①.增加②.过量脯氨酸分泌导致IAA2表达抑制,促进PIN4和TIR1基因的表达,游离ARF增加,促进IAA向胞外运输,抑制植物根的生长。【解析】【分析】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生长素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为3-吲哚乙酸。生长素有调节茎的生长速率、抑制侧芽、促进生根等作用,在农业上用以促进插枝生根,效果显著。【小问1详解】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脯氨酸可以作为某些植物蛋白的合成原料,A正确;B、植物生长素的本质是小分子有机物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脯氨酸不是植物生长素的合成原料,B错误;C、脯氨酸可能作为细胞质内渗透调节的物质,C正确;D、脯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可以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ACD。【小问2详解】基因表达成蛋白质包括转录和翻译。故选BC。【小问3详解】A、根的长度可以作为根系生长发育的指标,A正确;B、根部不含叶绿素,B错误;C、生长素能促进生根,根部的生长素浓度可以生长发育的指标,C正确;D、根部的生长素活性也可以反映脯氨酸的作用,D正确。故选ACD。 【小问4详解】据图2,与0时比,受脯氨酸影响表达的基因有IAA2、PIN4、TIR1,差异较大,故选AC。【小问5详解】结合图1可知,高浓度IAA下SCF酶被激活,IAA经PIN运出细胞,运出量增加;根据上述资料,过量脯氨酸分泌导致IAA2表达抑制,促进PIN4和TIR1基因的表达,游离ARF增加,促进IAA向胞外运输,抑制植物根的生长。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22.孔雀石绿(C23H25N2Cl)常用作纺织业的染料,也可用作水产养殖业的杀菌驱虫剂。但它具有高毒性、高残留的危害,因此对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科研人员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主要步骤如所示。(1)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②过程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2)在分离过程中,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A.Ⅰ、Ⅱ号培养基均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Ⅱ号培养基上获得单菌落C.为了保持细菌菌株A的活性,培养时温度应设置为37℃D.实验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接种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3)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因为此条件下可以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4)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有_________作用,唯有Pb2+的作用相反。 (5)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如何设置可作对照的培养基样本: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稀释②.筛选获得降解孔雀师旅的细菌单菌落(2)BD(3)121℃,1.05kg/cm2,15-30min(4)抑制(5)含等量的Pb2+,但不接种菌落【解析】【分析】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小问1详解】分析实验可知,图中①过程称为稀释,用无菌水对污水样品进行稀释;②过程是为了筛选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小问2详解】A、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从某化工厂污水池中分离获得了能降解孔雀石绿的细菌菌株A,I号培养基中应加入孔雀石绿作为唯一碳源,A错误;B、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接种可以在II号培养基上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C、37℃不一定是细菌菌株A的最适温度,C错误;D、接种时的关键是“无菌”,确保无菌的方法有在超净台中进行接种、接种操作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接种环(针)在接种前后要过火并烧成红色,D正确。故选BD。【小问3详解】实验中使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要求是1.05kg/cm2(103kPa),121℃,时间15~30分钟,因为此条件下可以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小问4详解】由图分析可知,与不加金属离子的对照组相比,多数金属离子对菌株A降解孔雀石绿有抑制作用,唯有Pb2+的作用相反。【小问5详解】若要排除Pb2+本身对孔雀石绿有降解作用,则应设置含等量的Pb2+ 但不接种菌株的培养基样本作为对照。回答有关人体内环境的问题23.葡萄糖进出细胞需要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的协助,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是GLUT4。图4为胰岛素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机理图,图中的小囊泡能与细胞膜融合。下表为某人在医院空腹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变化检验报告单。项目结果空腹血糖4.70mmol/L半小时血糖8.11mmol/L一小时血糖5.82mmol/L二小时血糖5.15mmol/L三小时血糖4.63mmol/L四小时血糖4.71mmol/L五小时血糖4.58mmol/L (1)表中零到半小时,此人血糖上升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A.肠道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B.肝糖原分解C.肌糖原分解D.非糖物质转换(2)在三小时以后此人的血糖相对稳定,调节其血糖稳定的激素有________。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甲状腺素D.肾上腺素(3)结合上图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_____。A信号转导蛋白缺失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C.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D.控制合成受体蛋白M的基因发生突变(4)为了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几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都分布着另外的GLUT1、GLUT2、GLUT3,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5)结合上图分析,表中半小时到一小时此人血糖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1)A(2)ABD(3)ABD(4)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5)血糖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小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使血糖浓度降低【解析】【分析】体内血糖的产生和利用,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调节。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它一方面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进血糖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物质: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通过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进入血液,促进脂肪酸和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最终使血糖含量升高。正常的机体的血糖含量主要是这两种激素的协调作用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小问1详解】A、表为某人在医院空腹口服葡萄糖后的血糖变化检验报告单,零到半小时内,口服的葡萄糖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因此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B、口服葡萄糖后肝糖原不会分解,饥饿或低血糖时肝糖原才会分解来补充血糖,B错误;C、肌糖原不会分解成血糖,C错误; D、口服葡萄糖后不会发生非糖物质转换成血糖,D错误。故选A。【小问2详解】调节血糖稳定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能够升高血糖浓度。故选ABD。【小问3详解】由题千可知,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能够协助葡萄糖进出细胞,GLUT1、GLUT2、GLUT3不受胰岛素影响,它们存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能够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确保生命活动不受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小问4详解】A、信号传导至小囊泡,小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促进葡萄糖进出细胞,信号传导蛋白缺失,小囊泡接收不到信号,就不会与细胞膜融合,导致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利用,从而血糖浓度过高,A正确;B、胰岛素抗体会阻止蛋白M形成,信号无法传至小囊泡,导致葡萄糖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从而血糖浓度过高,B正确;C、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只会导致血糖浓度不会升高,C错误;D、控制合成受体蛋白M的基因发生突变,蛋白M无法合成,信号无法传至小囊泡,导致葡萄糖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从而血糖浓度过高,D正确。故选ABD。【小问5详解】血糖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经过细胞内信号传导引起含GLUT4的小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促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表4中半小时到一小时此人血糖下降。回答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问题。24.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下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丙酮尿症(PKU)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Ⅱ2是杂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3)胎儿Ⅲ1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4)Ⅲ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____________倍,为避免PKU患儿出生,Ⅱ2夫妇辅助手段生育第二胎,体外受精后,排除致病基因,胚胎植入子宫前,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2和Ⅱ3色觉正常,Ⅲ1是男性红绿色盲患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A.Ⅱ3将红绿色盲病基因传给Ⅲ1B.Ⅲ1的病因可能是自身身体细胞发生突变所致。C.正常情况下,Ⅱ2和Ⅱ3所生子女,患红绿色盲几率为1/4D.Ⅱ2的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红绿色盲致病基因【答案】(1)B(2)2/3(3)AA、Aa、aa(4)①.1/2或1/3②.基因检测(5)ABC【解析】【分析】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根据系谱图中:I1×I2→II1,无中生有为隐性。又II1女性患者的父亲I1正常。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正常人群中每70人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可得出Aa的概率是1/70。【小问1详解】系谱图中:I1×I2→II1,无中生有为隐性。又II1女性患者的父亲I1正常。所以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2详解】根据II1aa,可推知I1为Aa,I2为Aa。II2为1/3AA或2/3Aa。【小问3详解】III1表现型未知,因为父母有可能都携带致病基因,因此可能的基因型是AA、Aa、aa。【小问4详解】①生下PKU患者,III1基因型是Aa或aa,II2为1/3AA,1/3Aa,根据题干II3携带致病基因即Aa的概率是1/70,生出III1为Aa概率是(1/3×1/70×1/2+2/3×1/70×1/2)=1/140。III1为aa的概率1/420。②与III1婚配的正常异性是Aa的概率为1/70 ③生下患者的概率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Aa×Aa即1/140×1/70;第二种情况:aa×Aa,即1/420×1/70;生出患者的概率分别是1/39200和1/58800④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患者,则亲本基因型是1/70Aa与1/70Aa,生下患者的概率为1/19600。与③中两种情况比较是正常人群生下患者的1/2或1/3。为避免PKU患儿出生,Ⅱ2夫妇辅助手段生育第二胎,体外受精后,为排除致病基因,胚胎植入子宫前,实施基因检测。【小问5详解】由于II2和II3表现型正常,且III3患病,所以由此推知(假设红绿色盲症基因用B/b表示)则II2基因型为XBY,II3基因型为XBXb。A、II3将红绿色盲症基因传给了III1,A正确;B、有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III1患病,B正确;C、II2和II3,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C正确;D、II2的精子若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XB突变为Xb等等,但是他遗传给III1的是Y染色体,Y染色体上不含红绿色盲症的致病基因,D错误。故选ABC。【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遗传病的判断方式及涉及的相关计算问题。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结合题目要求预测后患患病的概率。回答下列关于抗原检测的问题25.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阶段,建立快速准确的特异性检测方法对控制疫情具有重要意义。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是确认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确诊的重要流程之一。下图7显示的是抗原检测试剂盒的结构与原理,抗体1和抗体3均能与新冠病毒表面抗原结合,抗体2和抗体4之间能够特异性结合,胶体金中的纳米粒子吸收光能后呈现红色。将鼻咽拭子中的样本洗脱到缓冲液后,滴加在点样处,样本沿箭头方向在检测卡上移动,依次经过检测线和质控线。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即可快速判断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抗原。 (1)如果要对新冠病毒的核酸进行检测,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但如果要确认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亚型BA2,则需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_。(2)网络上流出一段视频显示“将可乐、茶饮料等直接滴加在点样处,同样能在质控线上出现一条红色条带”,你认为这样的结果有意义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抗原试剂盒中所用到的抗体均为单克隆抗体,但初代单克隆抗体来源于小鼠,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后会引起免疫反应,使得单抗疗效减弱,并且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科学家尝试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并研发新冠病毒的特效药,过程见下图。 (3)注射鼠源单克隆抗体可能会激活人体的___________细胞。(4)要获得含人的抗体基因片段的转基因小鼠,需要运用________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鼠的________细胞中。(5)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A.制备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有转基因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B.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C.在整个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要经历2次筛选D.合成的抗体需要经历过滤、沉淀、层析、冷冻干燥等过程才能合成相应的制剂【答案】(1)①.PCR②.测基因组全序列(2)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反应仅针对按照使用说明采样得到的人体样本,如鼻拭子、咽拭子等;而可乐、茶饮料等其他液体,与人体样本完全不同,它们会破坏提取管里的测试液的成分,加入测试孔后进行反应所产生的任何颜色,都不具备参考性。(3)B淋巴(4)①.显微注射②.受精卵(5)ABD 【解析】【分析】核酸检测是检测受测者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RNA)。不同的病毒所含的核糖核苷酸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使得每种病毒都具有特异性。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蛋白包括S蛋白、N蛋白、M蛋白和E蛋白。人体一旦感染病毒,这些结构蛋白可作为免疫原刺激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这些蛋白包含多个抗原表位,可以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通过抗体检测抗原的存在,从而证明样本中有新冠病毒。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融合后形成的具有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单克隆抗体的优点: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能大量制备。【小问1详解】通过PCR扩增的简便方法,少量的病毒标本通过扩增可显著增加核酸的数量,从而使核酸的检测相对更敏感,更精确。新冠病毒是RNA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想要区别不同的变异株,如奥密克戎亚型BA2,需要测定基因组全序列,了解彼此在遗传信息上的微小差别。【小问2详解】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反应仅针对按照说明采样得到的人体样本,如鼻拭子、咽拭子等;而可乐、茶饮料等其他液体,与人体样本完全不同,它们会破坏提取管里的测试液的成分,加入测试孔后进行反应所产生的任何颜色都不具备参考性。【小问3详解】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前提是B淋巴细胞被相应抗原刺激。所以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小问4详解】动物基因工程中,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由于动物受精卵具有极高的全能性,便于目的基因的复制和表达。【小问5详解】根据图示,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需要借助动物基因工程、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产生特异性抗体的前提是B淋巴细胞被相应抗原刺激。所以给小鼠注射抗原,是为了获得产生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本题是蛋白质工程,借鉴拓展课本“酶工程”中酶的分离和提纯步骤。所以合成的抗体需要经历过滤、沉淀、层析、冷冻干燥等过程才能合成相应的制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