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35901
大小:180.39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5-01-03
《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并用铅笔填图考号。2.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发掘研究发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在公元前5000年已进入文明社会,出现建筑和玉雕为代表的高级技术能力、等级化社会确立、礼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等,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其研究成果能说明()A.中国文明曙光在辽河流域B.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C.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程D.红山文化传承发展中原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中可知,红山文化的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在发展水平上相近,说明中国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特点,B项正确;中国文明的曙光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红山文化,没有提及发展过程,排除C项;红山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不具有先后传承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了一些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城市,《史记》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人肩摩,举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同时,魏国的大梁、赵国的晋阳、楚国的郢等都成力远迁的大都市。这主要是因为()A.社会生产力发展B.国强民富政权稳定C.各国变法的成功D.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人肩摩,举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知,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可知,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工商业发展,A项正确;春秋战国诸侯混战,政权混乱,排除B项;诸侯国变法成功可以促进商业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主要说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3.从秦朝开始并长期实行的郡县制下的地方官员,是朝廷派遣下来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命官”,只能行使君主授予的有限管理权,君主的意志通过各级政府官员渗透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揭示出郡县制()A.有利于实现地方自主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D.体现出君主集权扩张的本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君主的意志通过各级政府官员渗透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可知,郡县制将皇帝的意志渗透到地方,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体现了君主集权扩张的本性,D项正确;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利于地方的自主发展,排除A项;郡县制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扩大统治范围不符,排除B项;郡县制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4.《盐铁论》记载了桑弘羊与贤良方正就专卖制度的辩论经过,桑弘羊认为,“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并以此作为盐铁官营、均输、榷酒政策的理论依据。汉代专卖制度的实行()A.淡化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激化了矛盾导致王朝覆灭C.推动了工商业迅速发展D.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材料反映了桑弘羊认为国家富强的道路不止一个,国家富强既需要本业也需要末业,工农商需要并重,这为汉代实行盐铁官营、均输、榷酒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反映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项正确;淡化了重农抑商政策与史实不符合,汉代强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提到专卖制度激化了矛盾并导致王朝覆灭,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专卖制度的实行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B项;专卖制度实际上是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5.如表为南朝刘宋时期(420-479年)江西境内受封食邑成员简表(部分)。此表可用来研究南朝刘宋时期()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食邑人封位(食邑地)受封原因食邑户数永初元年(420年)刘穆之南康郡公肇基王迹,勋造大业三千户永初元年(420年)刘义真庐陵王帝子三千户元嘉九年(432年)沈庆之南昌县公伐逆定乱三千户孝建元年(454年)颜竣建城县侯勤政二千户泰始元年(465年)刘动鄱阳县侯平股琰叛乱千户泰始五年(469年)刘淮安成王帝子三千户A.宗法制对政治的影响B.区域性商业发展状况C.江西在南方政权的地位D.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刘宋时期(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南朝刘宋时期江西境内受封食邑成员中,刘姓成员的封位和食邑户数都要多于外姓的颜竣,说明血缘关系对政治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体现了宗法制对政治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不是封建庄园经济的内容,排除B项;根据在江西境内受封食邑的状况,无法体现江西在南方政权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主要表现南朝在江西境内的受封食邑成员,没有表现江西地区“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的现状,排除D项。故选A项。6.唐中后期牛李党争不断,在取士用人问题上也各有主张“(李党)陈夷行、郑覃请经术孤立者进用,(牛党)李珏与杨嗣复论地胄词彩者居先。”由此推断()A.中枢机构的权力发生了明显异化B.李党较牛党更容易受到进士支持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传统世家大族不能干预选举人才D.科举存废问题成为两党攻伐战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后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门阀士族多以经术传家,所以重经术,即重门第;诗赋词彩是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故重词彩就是重科举,因此牛李党争主要是科举存废问题,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枢机构的权力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牛党重词彩,更容易受到进士支持,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取士用人问题上的争论,排除C项。故选D项。7.金朝建立后,继承中原王朝修史的传统,金熙宗命人修《辽史》。蒙古灭金后,汉族士大夫建言“国灭史存,古之常道。宜修《金史》,令一代君臣事业不坠于后世。”元军攻克南宋都城临安以后,元朝“得《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归之国史院”,为后来撰修《宋史》准备了完整的材料。这些做法说明()A.平等民族关系逐渐形成B.凸显了历史与民族认同C.中原文化优于少数民族D.正统观念主导修史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中国。材料表明不管是中原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注重给之前的朝代修史书,这能说明各王朝有统一的民族认同,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平等,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都注重修史书,不涉及中原文化还是少数民族谁优秀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什么观念的内容,得不出正统观念主导修史行为,排除D项。故选B项。8.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同时注重将佛、道修行体系引向“齐家”“治国”“平天下”,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使哲学的终极从彼岸回到此岸。这说明理学()A.兼具佛道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B.发展到阐释经书字句为主阶段C.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D.整合了儒佛道三家的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为了使儒学在哲理上与佛、道相抗衡,理学家们大量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构成严密的哲学逻辑结构”可知,理学吸取“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注重“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强调实用性与操作性,C项正确;分析材料可知,理学只是吸取“佛、道思想中的思辨成分”,同时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使虚幻出世的神学观念重新回到现实的人世,排除A项;两汉时期的经学家强调对经书中字句的阐释,排除B项;理学吸取的是“佛、道思想的思辨成分”,而不是整合儒佛道三家的价值观,排除D项。故选C项。9.明代中后期到清代,江南戏曲书籍印刷与刊行的数量迅速增加,“所制活板,甚精密,不数日而印本出”。明清江南书贾还采取异地办刻书坊的做法,在广东偏远地区聘用劳动力刊刻书籍,经常“携书入粤,售于坊肆,板成未下墨刷印,即携旋江南,以江纸印装分售,见者以为苏板矣”。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当时江南地区()A.民众娱乐方式多元化B.印刷技术得到提高C.专业化市镇逐渐发展D.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戏曲书籍的印刷数量和效率都得到提高,商人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减少成本,采取异地刻书的做法,这说明明清时期戏曲书籍的刊印面向市场,而书籍的主要受众是市民阶层,故戏曲书籍市场的活跃缘于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D项正确;娱乐方式多元化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A项;明清时期印刷技术的提高为戏曲书籍的刊印提供条件,但这并不是戏曲书籍市场活跃和商人异地刻书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专业化市镇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0.康熙以来,两江总督多由满洲八旗垄断,但到1860年后,两江总督多是湘人担任,并逐渐形成了湘人江督格局。这种变化表明()A.满汉民族矛盾趋向于缓和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C.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晚清督抚权力变动的转折点,它打破了旧有的督抚体制,使督抚的权势逐步增重。因此材料“但到1860年后,两江总督多是湘人担任,并逐渐形成了湘人江督格局”反映的是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满汉民族矛盾,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非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权力式微,排除D项。故选C项。11.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土地改革的推进B.战略决战的影响C.重庆谈判的进行D.苏联模式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1949年(中国)。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国民党控制东北城市工业区,1949年解放战争三辽沈战役的胜利,辽沈地区全部解放,东北的工业有我们控制,所以工业收入比例大幅度上升,即受到战略决战的影响,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主要进行在中国共产党占领区,1947年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不是材料所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重庆谈判是1945年进行的,是为了解决战后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在经济上苏联模式主要是在1949年建国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12.下图反映了1950—1990年中国与部分国家的关系变化。图中最有可能代表苏联的是()A.甲B.乙C.丙D.以上都不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与之建交,后由家利益冲突,关系逐渐下降,图中乙体现了中苏关系的这一走势,B项正确;结合中美、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如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进程、1972年中日建交及1979年中美建交,再对照图中的走势,可推测出甲代表美国,丙代表日本,排除AC项;乙最有可能代表苏联,排除D项。故选B项。13.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已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由此可见,他们提倡在教育中()A.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B.重视发展学校体育运动C.宣扬儒家道德伦理观念D.注重体育与德育的融合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根据材料“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已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可知,材料强调体育的基础地位以及对德育的促进作用,反映了他们提倡在教育中注重体育与德育的融合,D项正确;材料强调体育与德育的融合,但未体现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排除A项;材料强调体育与德育的融合,B项说法有些片面,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注重体育与德育的融合,未涉及儒家道德伦理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14.1933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据此可知毛泽东()A.重视根据地建设B.学习苏联经验C.强调军事斗争D.关注舆论宣传【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材料“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体现的是毛主席在苏区开展经济建设,可以证明重视根据地建设,A项正确;此时苏联发展计划经济,排斥商品贸易,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建设,不是军事斗争,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舆论宣传,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是()1978--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统计表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1397133.6199076621686.3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生态环境逐渐改善C.开展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1978—199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1978—199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农业总产值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生态环境逐渐改善无关,排除B项;材料提及的是农村状况,和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C项;农业总产值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谷物、植物油、化肥、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供需出现失衡,价格暴涨,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和能源贸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增至50年来新高,占全球经济总量86%的143个经济体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构建人类命运共体的必要性B.发展中国家是战争的主要受害者C.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已式微D.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主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本题材料“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谷物、植物油、化肥、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供需出现失衡,价格暴涨,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和能源贸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乌冲突影响全球商品价格,扰乱世界市场,要想在当今世界的经济格局中求稳定、谋发展,就必须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A项正确;材料并未明确表明发展中国家受俄乌冲突的影响最大,排除B项;国际社会的双向交流并未式微,排除C项;和平与发展依旧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谕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之所以这样说,不仅是因为唐代文人不是在事后利用诗歌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无力嘲弄,而在于他们在事态萌发之前就能一针见血地指陈政治得失;不仅在于文人们基于职司、言责谈得失、明体用,而且在于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正体现了唐代的诗歌风貌。——据程遂营《唐代文人的“言谏”与“诗谏”》材料二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诗谏”盛行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答案】(1)原因: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唐诗革新运动;“经世致用”的风气盛行;科举制进一步发展,文化教育繁荣;社会阶层变动,庶族地主崛起。(2)功能: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保证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关系:古代中国是个“人治”的社会,监察系统的效率受到皇帝个人素质及皇帝制度的影响,专制皇权下的皇帝更看重的是效忠。【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依据材料“在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下,讽谕诗便被唐代诗人应用得‘前无古人’,因而也具有了明显的‘谏言’性质”可知,唐代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政治环境;依据材料“而且在于几乎整个诗坛都弥漫着‘经世致用’的风气”可知,“经世致用”的风气盛行;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产生并发展,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庶族地主崛起,同样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依据材料“白居易曾强调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为诗谏的盛行奠定良好基础。【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功能:依据材料“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可知,保障官僚体系对王朝的效忠;依据材料“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可知,保证王朝权力结构的制衡。关系:依据材料“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和“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更加看重的是“效忠”而非“效率”;中国古代由皇帝治理国家可知,中国是个人治的社会,监察系统的效率受到皇帝个人素质及皇帝制度的影响。18.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就领域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沿江和边疆省份。军事工业建立福建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海军。逐步建设了近代化的炮台、船坞和港口。海军创办的民用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有近170家,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矿业、冶炼、轻工和机器修造业等。民用工业兴办近代学校,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教育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派遣驻外使领。外交自己培育出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外国教师、技师组成的近代中国科技队伍逐步形成。科技队伍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沿江和边疆省份。——摘自徐双《洋务运动破产了吗》材料二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它的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和“中体西用”。“师夷制夷”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采“西学”是为了维护“中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洋务运动的领导力量——洋务派本身仍然是封建地主阶级,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内部十分复杂,难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攻坚克难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选择的“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主要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清朝统治者在“御内”和“制夷”上首先选择了“御内”“制人民”。洋务派大力“求富”,是为清政府开财源、筹军饷而不是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问题,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人民群众支持的。洋务运动从发生到结束的40年间,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清政府风雨飘摇,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根本不可能实现——摘自刘俐宏《洋务运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并谈谈洋务运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启示。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1)意义: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国防的基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新的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外交的近代化;推动中国近代科技队伍的形成。(2)失败原因: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脱离人民群众;缺少和平的外部环境。启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创建和平的外部环境。答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也可得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意义:据材料“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和“创办的民用企业遍布全国各地有近170家”可知,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据材料“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矿业、冶炼、轻工和机器修造业等”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民用工业起到了“分洋利”的目的,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据材料“建立福建海军、北洋海军、南洋海军、广东海军。逐步建设了近代化的炮台、船坞和港口”可知,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国防的基础;据材料“兴办近代学校,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可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培养了大批人才;据材料“自己培育出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外国教师、技师组成的近代中国科技队伍逐步形成”“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派遣驻外使领”可知,推动外交的近代化;据材料“创办近20个军事企业,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沿江和边疆省份”可知,推动中国近代科技队伍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新的社会阶级的产生和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失败原因:据材料“它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及所学知识可知,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据材料“其内部十分复杂,难以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攻坚克难的领导核心”可知,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据材料“洋务运动选择的‘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解决不了主要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贫穷落后的问题”可知,“师夷制夷”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据材料“开财源、筹军饷而不是解决广大人民的贫困问题,洋务运动是不可能得到广泛人民群众支持的”可知,脱离人民群众;据材料“。洋务运动从发生到结束的40年间,列强侵略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清政府风雨飘摇,洋务运动追求的富强根本不可能实现”可知,缺少和平的外部环境。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启示: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据此可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据此可知,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是脱离人民群总,据此可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洋务运动失败的一个原因是缺乏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据此可知,必须创建和平的外部环境;此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必须走正确的道路,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时间目标选自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周恩来选集》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022年9月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现代化目标”为主题,提出论题并进行简要评述。【答案】论题: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现代化目标体现了社会发展需求。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现代化目标重点突出工业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前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调整,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适应国家安全需要,重视国防建设,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认识到科技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中共中央更加关注政治、文化方面的现代化,注重社会的均衡发展。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在此情况之下,现代化目标又增添了新内容,涵盖了社会内部的和谐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总之,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目标的表述体现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党对现代化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青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与先锋力量。【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围绕“现代化目标”拟定论题,如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现代化目标体现了社会发展需求。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分阶段进行分析。如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所以现代化目标重点突出工业化建设;20世纪60年代,即探索时期,提出了要实现四个现代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现代化方面,注重社会的均衡发展;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现代化目标又增添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如党对现代化目标认识不断深化的趋势。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等。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总体上看,中国近现代历史经历了一个从传统一体化结构瓦解、意识形态的更替和新一体化结构的再造三个阶段。超稳定系统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蕴涵着防卫现代化失败(洋务运动)意识形态局部认同危机(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一体化上层组织解体(清末新政)意识形态全面认同危机(新文化运动)这样的相联链条。国共两党的“北伐”和随之而起的“工农大革命”标志着中国社会的重建拉开了序幕。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两种新意识形态最终脱颖而出,并成为此后对中国社会进行整合的重要方式。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整合模式的初步建立,而并没有最终完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1956年中国再次完成了意识形态、政治和经济三个子系统的整合,社会组织方式是毛泽东思想与政治结构一体化,和它耦合的经济系统是计划经济。——摘自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一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变迁》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两位学者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对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一:论题:意识形态更替对新旧一体化结构变迁起过渡作用论证(1)超稳定结构下清朝的封建统治腐朽衰落,由于西学东渐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意识形态初步更替;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力主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家倡新学、兴民权、定新法,为谋求独立自强之路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近代思想的主流,这些新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活动撼动了传统一体化结构,推动中国迈上近代化的征程。(2)随着意识形态更替的深入,《天演论》激发着人们变法图存,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推翻封建统治,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启发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觉悟,传统一体化结构彻底瓦解,为新社会结构的形成奠定基础。(3)意识形态在实践中不断吸收与整合中完成自身的革新,最终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以及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物的毛泽东思想,综合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并指导新中国进行建设,意味着新一体化结构再造的完成。综上所述: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了思想的创造,而新文化、新思想又推动政治、经济的新一轮变动,意识形态的更替连接着社会结构的变迁。示例二:论题: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在外部条件冲击下发生崩解和再建的解释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不符合唯物史观。论证:“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变迁”模式通过系统论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行不同于传统历史观的新解释,以“超稳定系统”在外部条件影响下的崩解和再建为视角来对中国近现代历史演变进行新的阐释,为从新视角、多学科角度进行历史研究开启了一扇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启发性。当然,这一观点在史学界也引起极大争议,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方法不同,作者从系统论出发将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子系统,三者之间不分主次和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而且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这不同于历史唯物论指出的经济关系而是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决定论”观点,此外。如“超稳定结构”,是否使传统中国无法产生非稳定因素?这种超稳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是否具有“结构决定论”的理论倾向?综上,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模式有很多种,各有优劣,但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因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解析】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一、依据材料“中国近现代历史经历了一个从传统一体化结构瓦解、意识形态的更替和新一体化结构的再造三个阶段”,得出论题意识形态更替对新旧一体化结构变迁起过渡作用。从清朝统治危机下,西方的冲击下,得出地主阶级的努力和自救;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得出传统一体化结构彻底瓦解,为新社会结构的形成奠定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得出新一体化结构再造的完成。最后得出结论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影响了思想的创造,而新文化、新思想又推动政治、经济的新一轮变动,意识形态的更替连接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二、从内外因角度分析,得出论题中国社会超稳定系统在外部条件冲击下的发生崩解和再建的解释模式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不符合唯物史观。论证的过程中,从系统论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进行不同于传统历史观的新解释,为从新视角、多学科角度进行历史研究开启了一扇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启发性;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角度分析,得出者从系统论出发将社会结构分为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子系统,三者之间不分主次和从属关系而是并列关系,而且特别强调意识形态的作用,这不同于历史唯物论指出的经济关系而是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决定论”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解释模式有很多种,各有优劣,但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第15页/共15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