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34237

大小:855.15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4-09-04

上传者:老李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合肥市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5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有史书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该制度创立于A.秦朝B.汉代C.北宋D.元朝【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逸,参错出入,而天下事方如指掌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由中央中书省分派机构管辖地方,称为行中书省,即行省制,题干内容体现了元朝行省制度,D项正确;秦朝时期地方实行郡县制,材料内容没有体现郡县制,排除A项;汉代初期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后逐渐发展为州郡县,不符合材料内容,排除B项;北宋时期地方实行路州县,后有增加府,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元朝行省制度,不是北宋时期地方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2.“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此赋税政策是()A.外部势力影响政治决策B.公民大会主导城邦事务C.独裁统治破坏法律传统D.权力滥用导致政局动荡【答案】D【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中所涉及到的赋税制度为两税法,该赋税制度在实行过程中,一些官员常常利用权力,滥用职权,严重侵犯了农民的权益,D项正确;外部势力影响政治决策指的是如商业利益集团或地方官员对决策的影响,材料中未涉及到这一内容,排除A项;公民大会主导城邦事务是古代希腊的现象,与中国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到法律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3.陈独秀在1916年撰文指出:“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文中“专制政治之痛苦”来自A.南京临时政府B.北洋军阀政府C.南京国民政府D.武汉国民政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6年”“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并就职临时总统后建立了北洋政府,1916年时期正处于北洋政府统治下,北洋军阀政府属于封建专制政治,因此题干中的“专制政治之痛苦”指的是北洋军阀政府,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建立于1912年1月,但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南京临时政府名存实亡,因此题干所指不是南京临时政府,排除A项;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1926年11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将国民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党部由广州迁到武汉,12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和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简称党政联席会议)在武汉成立,标志着武汉国民政府时期开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4.美国总统拜登刚上台时推行了新移民法令,要求100天之内暂停驱逐非法进入美国境内的移民,结果遭到了得克萨斯州的反对,不但有人要起诉拜登,而且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材料主要反映了A.美国总统的政策不得人心B.拜登的做法违背了宪法的规定C.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特点D.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地方政府不赞成中央政府的法令,“得克萨斯州一度要举行独立公投以脱离美国的统治”,这体现了联邦体制下地方自治和中央集权的特点,D项正确;并非所有的地方州都反对该政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联邦法院对于这一法令的态度,因此不能证明这一法令违背了宪法,排除B项;三权分立是中央机构的关系,而非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5.改革开放40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来一片新天地。下列选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②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载入党章③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A.①④③②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2012年十八大的内容;②是2017年十九大的内容;③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内容;④是198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内容。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确排序是④①③②,C项正确;ABD项排序错误,排除。故选C项。【点睛】6.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B.改革缺乏必要社会基础C.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D.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戊戌变法时期,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诏令,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但并未考虑到这些诏令能否实施,带有较为明显的急功近利色彩,说明维新人士缺乏政治经验,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中涉及的是戊戌变法中改革政令实行过程中的问题,并未提及变法的社会基础,而且民众是否支持变法和实施者急切发布命令之间没有因果联系,排除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并不能导致维新变法短时间内发布大量政令这一现象,排除C。7.宋人有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一致B.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C.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D.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答案】D【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据所学我们可知其根源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北宋推行南北分卷制度,是为了回应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D项正确;录取比例的一致与维持南北方取士人数之均衡相悖,排除A项;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的因素有科举制的完善、面对全社会开放、崇文抑武等,而不是南北分卷制度,排除B项;北宋南北分卷制度对文化水平高的南方士子不利,排除C项。故选D项。8.英国曾于1855年、1870年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1883年的《美国文官法》也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A.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B.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C.杜绝官员权力滥用与腐败D.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答案】A【解析】【详解】“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主持文官考选,文官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力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由此可知,当时英美文官制度改革的相同目的是保证公共权力运行的稳定,故A正确;材料不是完善欧美国家的政党政治,故B错误;“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C错误;“彰显选拔公正与社会公平”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错误。9.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用《诗经》中的“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和《春秋》中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来证明一位养父为其养子隐瞒罪行是无罪的。这一做法A.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B.导致了大量冤假错案C.强化了春秋一统观D.促进了法制的儒学化【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在汉代司法审判中,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的地位甚至超过了专门法律,体现了法制的儒学化,D项正确;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事件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非司法审判,排除A项;依靠儒家思想审判与冤假错案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并没提及春秋一统,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图是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关于“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一章的目录节选,目录中的①应是()第二章欧洲“三十年战争”及其结局第一节“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17世纪初的欧洲局34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对垒41战争的导火线——“掷出窗外事件”45 第二节战争的四个阶段第三节①A.《战争与和平法》B.《威斯特伐利亚和约》C.维也纳会议D.德意志帝国成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8年——1648年(欧洲)。根据材料“‘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国际背景”“战争的四个阶段”等信息可知,目录内容体现了“三十年战争”的背景、过程,因此在第三节应是该战争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因此①处应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B项正确;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标志着材料所述“三十年战争”的结束,与《战争与和平法》无关,排除A项;维也纳会议是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各国的外交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中部的二元君主制联邦制国家,又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帝国诞生,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1.有学者认为:世界多极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不可逆转。它否定了一种或两种力量独领风骚、主宰世界的时代,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由此可知A.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霸主义已不复存在C.多极化趋势成为必然D.多极对抗是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世界多极化仍处于形成期,但随着其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间相互作用的加深,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C项正确;多极化正在形成,不是已经形成,排除A项;美国依然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霸权主义国家,排除B项;多极化趋势强调世界各国合作而不是对抗,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 12.1884年,恩格斯指出:“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这说明,罗马法()A.拥有完整的体系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具有强大的包容性D.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立法原则【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可以可出罗马法的相关规定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体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包容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罗马法对封建社会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13.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据此可知()A.政府管干部是我国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原则B.我国已实现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C.公务员属于国家事业编制,应依法履行职责D.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公务员的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D项正确;我国干部管理的根本原则是党管干部原则,排除A项;由题干材料不能得出我国干部管理已经实现了科学化、民主化,排除B项;公务员属于国家行政编制,排除C项。故选D项。14.观察如图,甲路线所示的是()A.张骞“凿空”B.甘英出使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甲路线所示的是甘英出使,这是古代中国人最远的一次西行探险,B项正确;张骞“凿空”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但没有到达西方的大秦,排除A项;鉴真东渡日本,排除C项;玄奘西行印度,排除D项。故选B项。15.“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与这四个关键词相关的古代中国历史现象是A丝绸之路B.朝贡贸易C.对外开放D.闭关锁国【答案】B【解析】【详解】“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宣扬国威”“友好交往”指的是古代朝贡贸易体系下的状况,朝贡贸易主要是为了宣扬国威,贸易过程中不计成本,故B项正确;A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16.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对国际体系的态度是某种“拒绝”或“观察”;改革开放后变为“加人”或“适应”;中共十八大以来变成“争取更大的发言权,承担更多的义务”。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国际体系态度的变化反映出()A.中国已成为当今国际关系的主导者B.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C国际形势变化决定了对外态度变化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以贯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实质类选择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国际体系态度的变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对国际体系的态度从“拒绝”到“加入”“争取更大的发言权,承担更多的义务”表明中国越来越主动地承担国际义务,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B项正确;中国并不是当今国际关系的主导者,排除A项;综合国力变化决定了对外态度变化,排除C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国际体系的态度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17.1948年12月,毛泽东说:“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土地,现在又有了自己的货币,这才真正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发表于()A.三大战役完全胜利时B.《中国土地法大纲》推行前C.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D.《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后【答案】C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据材料“1948年12月、现在又有了自己的货币”并结合所学,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C项正确;三大战役完全胜利于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施行于1947年,《论人民民主专政》撰写于1949年,AB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准确的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冷战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部分粮食禁运,但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说明虽然处于冷战期,但为了本国利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会与苏联进行商业贸易,D项正确;题干并没有反映苏联粮食紧张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未涉及全球性粮食危机,排除B项;两个国家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体现其受国家利益影响而不是冷战思维,排除C项。故选D项。19.“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新兴企业家投资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域,同时得益于有利的外部环境,这一时期工业增长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的新兴企业主要是A.洋务运动企业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C.官僚资本主义企业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答案】B【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得益于有利的外部环境,这一时期工业增长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得出这一时期是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快速发展,B项正确;此时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排除A项;官僚资本主义出现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排除C项;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出现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D项。故选B项。20.据考古发现,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磁山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和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出土了大量的石质工具,即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磨盘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形制也规整多样,同时发现的还有一定数量的谷物粟、稷及油菜籽等。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A.经济文明一体化发展B.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C.农作物种植种类繁多D.家庭手工业较为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磨盘和石磨棒主要是粮食加工职能,因此根据材料中出土的文物及粮食可知,当时黄河中上游地区已出现粮食加工技术,B项正确;材料与经济文明一体化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当时农作物种植种类较为单一,排除C项;材料与家庭手工业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明朝中期,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清代以来,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这反映出A.科学种植是新物种推广的关键B.中国与欧洲经济交流日益频繁C.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玉米番薯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体现的是清朝时期农民将山土刨松,引发了水土流失现象,说明的是科学种植是新物种推广的关键,A项正确;清朝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与欧洲交流日益频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列强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认为玉米甘薯是高产作物,但是并不能得出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2.《马可·波罗行纪》中介绍了我国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在运河两岸修建冰库,给为宫廷运送鲜菜鲜果的船只加冰,保持其鲜嫩;清光绪年间,北京已专设冰窖,用于藏蒜薹,保证对皇宫的供应,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B.政府重视物种交流C.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13世纪用冰保存鲜肉及制造冰酪冷食的技术”、明朝政府用冰库保鲜蔬果及清光绪年间北京皇室的冰窖藏蒜薹,得出我国食物保鲜技术历史悠久,A项正确;古代中国部分保鲜技术与政府重视物种交流问题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到官府需求刺激科学发展问题,排除C项;长途贩运贸易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3.21世纪,不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一场产品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用电脑延伸人脑,用邮件延伸人腿,用语音延伸人嘴;光的速度、零的距离、海的容量,瞬间传导全世界。材料意在说明互联网()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B.重新阐释了传统的价值观念C.代替了传统产业和已有产品D.深刻改变人们交往交流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1世纪(世界)。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21世纪,不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也不是一场产品的革命,而是一场观念的革命,说明互联网不仅是技术和产品的革命,更是观念的革命,是对人们传统的交往和交流方式的革新,D项正确;材料不仅仅强调互联网技术层面的作用,更加强调其在观念层面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了互联网对观念的影响,而不是重新阐释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排除B项;代替了传统产业和已有产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24.下图所示为东汉画像砖(影印件),其画面呈现了井盐生产、庄稼收获、戈射狩猎的情形。该文物可用于研究东汉时期() A.小农经济的全面普及B.工场手工业发展情况C.政府对矿冶业的重视D.封建庄园经济的状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画面呈现了井盐生产、庄稼收获、戈射狩猎的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封建庄园经济有着一定的自给自足能力,D项正确;“普及”表述绝对,排除A项;东汉时期未进入工场手工业,排除B项;材料不能看出政府对矿冶业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25.下表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时间创办者及身份企业名称1866年方举赞(铁匠作坊主)上海发昌机器厂1873年陈启源(华侨商人)继昌隆缫丝厂1878年朱其昂(轮船招商局会办)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A.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产生有一定影响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C.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特征D.西方工业化成果已经传入中国【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90年代,这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题干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B;依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依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多种多样,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材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出现了机器生产方式,说明西方工业化成果已经传入中国;A、C、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48分,其中第27题24分,第28题24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太祖朱元璋重视总结历代法制的经验,把法律看做“防民之具、辅治之术”。他命人制定《大明律》,按六部体制分成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加上卷首的名例律,共七篇460条,无论形式与内容都较唐宋律有所改进;并宣布该法为祖宗成法,“一字不可改易”。作为补充,朱元璋根据“刑乱国用重典”的思想,亲自编订《大诰》四编,其中汇编了以酷刑惩治官民过犯的案例,以及各种峻令和训诫。此外,他还下令将《大诰》作为国子监学和科举考试的内容。在乡里则由塾师教授《大诰》,每于乡村节日聚会之处,派专人讲授。——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7卷)》等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基本历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20世纪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 七八十年代20世纪九十年代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初的法律制度。(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新中国民法典最终形成的条件?(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明代到新中国法律的编纂给我们的启示。【答案】(1)积极:有利于促进吏治清廉,巩固了明朝统治;重视法律宣传,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了借鉴。消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严刑峻法易激化阶级矛盾;法律修订具有封闭性,内容难以适应社会变化。(2)不同: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限制王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中国古代法律则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中国古代“诸法全体、政刑不分”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3)因素: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国外法制理念。(4)启示:法律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法律的制定要关注人民的利益;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面社会现实,与时俱进。【解析】【小问1详解】 积极:根据材料“朱元璋根据‘刑乱国用重典’的思想,亲自编订《大诰》四编,其中汇编了以酷刑惩治官民过犯的案例,以及各种峻令和训诫”可知,有利于促进吏治清廉,巩固了明朝统治;根据材料“此外,他还下令将《大诰》作为国子监学和科举考试的内容。在乡里则由塾师教授《大诰》,每于乡村节日聚会之处,派专人讲授。”可知,重视法律宣传,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了借鉴。(任意两点)消极:从目的看,朱元璋重视法律建设的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朱元璋利用重典治理国家,严刑峻法易激化阶级矛盾;根据材料“并宣布该法为祖宗成法,‘一字不可改易’”可知,法律修订具有封闭性,内容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小问2详解】不同:根据材料“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可知,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限制王权;根据材料“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可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法律则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诸法全体、政刑不分”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小问3详解】因素:从物质基础看,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从法律建设进程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国外法制理念。【小问4详解】启示:从法律编纂制定与国情、人民利益、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角度分析,具体而言:法律的编纂必须密切关注传统和国情;法律的制定要关注人民的利益;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直面社会现实,与时俱进。27.关注城乡贫困居民生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何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成为当时城市治理的重大问题。……在伦敦,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为了改善普通劳动者的住房条件,商人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姿发起“模范住宅运动”;盖起了成排的大杂院房屋,虽然拥挤但比较卫生,低价出租给劳动者。……1875-1876年,伯明翰通过立法清除贫民窟,(市长)张伯伦下令拆除了17公顷的贫民塞进行开发,这个项目由城市资金承担。……在利物浦,市政会1840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利物浦房屋建筑的条例》,1842年颁布了《利物浦建筑法》,对居民住房和建筑物提出了一些要求。——摘编自任其怪、吕佳《从住房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看近代英国的城市治理》材料二: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摘编自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设立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保障体系。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1960年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农业合作社对于无依无靠的鳏寡孤独要做到“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的“五保”制度,后来又扩展到保住和保医。1994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确定了“五保”供养赡养的具体规定和内容,从此“五保”制度走向规范化和社会化的道路。——摘自陆月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与改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英国出现住房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法。(2)根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二战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村“五保”制度实施社会意义。【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增多。解决方法:建设廉租房;政府出资进行城区改造;立法规范房屋建设。(2)特点: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以养老和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社会意义:有利于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弘扬爱老敬老、扶残助孤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的原因,抓住题干时间,结合所学内容从工业革命的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增多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的方法,根据材料“盖起了成排的大杂院房屋,虽然拥挤但比较卫生,低价出租给劳动者”可以得出建设廉租房;根据“(市长)张伯伦下令拆除了17公顷的贫民窟进行开发,这个项目由城市资金承担”可以得出政府出资进行城区改造;根据“市政会1840年颁布了《关于调整利物浦房屋建筑的条例》,1842年颁布了《利物浦建筑法》,对居民住房和建筑物提出了一些要求”可以得出立法规范房屋建设。(2)本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可以得出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根据“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可以得出以养老和医疗保障为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内容从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方面进行补充。(3)本小问的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农村“五保”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缓解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利于弘扬爱老敬老、扶残助孤的社会主义新风尚,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