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9429
大小:46.1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4-09-03
《浙江省丽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丽水市2023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流水号、考生号填写清楚。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袁隆平进而写道,其实,杂交稻、常规稻与任何其他农作物一样,品种不同,产量和品质是有差别的,有的甚至相差悬殊。一般地说,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但绝不能以个别品种的优劣来概括一般。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1993 年湖南农村部分地区发生了盲目大面积推广未经品种审定的玉米稻的现象。“玉米稻”有这么个来历:某农学院用幼芽浸泡法将玉米的DNA片段成功地导入了水稻,育成了具有某些玉米特征特性的玉米稻,取名“遗传工程稻”。然而玉米稻存在着明显的缺点:株叶形态不好,植株松散,叶片宽长而披,不仅造成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不良,降低群体的光合效率,还严重限制了有效穗数的提高,实际产量并不高。为此袁隆平撰《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郑重建议应该严格按照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科学程序办事,绝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先进行小面积试种示范,待确证在当地能获得高产后,再大面积推广。湖南省农业厅以最快速度向全省有关部门发函,转发了袁隆平的这篇文章,及时避免了湖南农业生产的大滑坡,稳住了湖南的粮食总产量。(节选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科技日报》2001年2月22日)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对无视事实的事能挺身而出。B.有影响力的报纸刊登“三不稻”文章,会对杂交稻的研究和种植造成危害。C.《人民日报》能在重要版面刊登袁隆平的来信,也是对其杰出学识的认可。D.袁隆平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杂交水稻既高产又优质,捍卫了科学的尊严。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1993年湖南农村部分地区盲目地推广玉米稻,这严重违背了科学规律。B.袁隆平撰文反对推广有明显缺陷的玉米稻,直接稳住了湖南粮食产量。C.农作物新品种应该先进行小面积的试种,试种成功后才能大面积推广。D.面对三不稻、玉米稻事件,袁隆平能挺身而出,体现了科学家的胆识。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反驳杂交稻是“三不稻”的一项是()A.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B.1976—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C.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D.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4.请概括材料的行文思路。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袁隆平是“事实追随者”?请根据文本概括。【答案】1.D2.B3.D4.①先总后分。②首先总说袁隆平对待事实的态度。③接着分说两个事例:对于贬斥杂交水稻的人,袁隆平用事实论证来反驳对方;对于玉米稻,他实事求是,建议要按照科学程序慎重推广。5.①运用典型事件:回应“三不稻”的说法,建议慎重推广“玉米稻”。 ②直接评论:比如“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等。③借助相关部门的反应:比如《人民日报》和湖南省农业厅对袁隆平意见的重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杂交水稻既高产又优质”扩大了范围,文中提到“大多数杂交稻品种的米质属于中等,其中也有个别杂交稻品种的米质较差”,说明不是所有杂交稻都优质。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反对推广”应是“建议慎重推广”;“直接”表述有误,原文“及时避免了湖南农业生产的大滑坡,稳住了湖南的粮食总产量”可知,“直接”于文无据。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三不稻”的说法主要是贬斥杂交稻品质差,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A.说明我国率先生产杂交水稻,并实现了增产。B.统计了杂交稻的种植面积和增产的总量。C.阐述了杂交稻对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D.直接反驳了“三不稻”的言论,最适合用来反驳杂交稻是“三不稻”的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由原文“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可知,首先总说袁隆平对待事实的态度。由原文“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可知,第一个典型事例是对于贬斥杂交水稻的人,袁隆平用事实论证来反驳对方; “为此袁隆平撰《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郑重建议应该严格按照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科学程序办事,绝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先进行小面积试种示范,待确证在当地能获得高产后,再大面积推广”可知,第二个典型事例是对于玉米稻,他实事求是,建议要按照科学程序慎重推广。可见文章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作思路。【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由原文“袁隆平坚信实践能发现事实,发现真理,并能验证真理”“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为此袁隆平撰《对大面积推广玉米稻要持慎重态度》一文,郑重建议应该严格按照推广农作物新品种的科学程序办事”可知,运用典型事件:回应“三不稻”的说法,建议慎重推广“玉米稻”。由原文“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计”“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对于不符合事实,严重违背科学规律的事情,袁隆平也以同样的胆识力排众议”“就这样,袁隆平捍卫了事实,也捍卫了真理”可知,直接评论,发表作者的观点,对读者起到引导的作用。由原文“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湖南省农业厅以最快速度向全省有关部门发函,转发了袁隆平的这篇文章”可知,侧面借助相关部门的反应:比如《人民日报》和湖南省农业厅对袁隆平意见的重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上图书馆王佐良在什么地方看见西蒙娜·德·波伏瓦说了一句话:她真正钟情的是法国国立图书馆。这地方我去过,在巴黎里胥力欧大街,是一所华美的房子。光这建筑,且不讲其中藏的几百万册书,也使人爱它。于是我想起了上图书馆之乐。 在这方面,我是有愉快的回忆的。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这三所学校是有血亲关系的,这且不表。只说文华图书科学校是当时中国唯一讲授图书馆学的高等学府,它拥有一个图书馆,叫作“公书林”,这里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连我们中学生也可以进去随便阅览。我在文华中学学到了许多东西,至今都怀念我那时的中外老师,但给我知识最多的却是这个“公书林”。“公书林”的房子也宽敞,舒服,而且环境优雅,至今我都记得馆外的一片绿色和馆内的幽静整洁。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①当时《中学生》杂志正在介绍斯蒂文生的小说《宝岛》,我读得有趣,对作者的其他小说也产生了好奇心,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生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是消磨得很愉快的。“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我就是在它的期刊室里第一次接触到一些美国杂志的,如《星期六晚邮刊》《全国地理》《美丽的屋子》等,当然也主要是翻着图画看看,这样也就部分地满足了我对外间世界的好奇心,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②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材料二:岁月深处的部队图书馆(节选)窗外风 依然记得第一次去图书馆的情景。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我们家住在某军区医院。是春天,迎春花开得房前屋后都是,金灿灿的像太阳一样耀眼,那时我大概十岁左右。③我怯怯地跟在管理图书馆的士兵后面,他开门领我进去,一股积年的尘土味儿迎面扑来,看来这里少有人来,若不是我喜欢看书,若不是我央求在医院做军官的父亲帮我给管理图书馆的士兵打招呼,我也无缘踏进这里。图书一排排地站在书架上,很整齐,在当时小小的我看来似乎到处都是书,我在书架中间穿行,仿佛穿行在书的森林。我好奇地摸摸这本书,又摸摸那本书,士兵耐心地等着我,我选了本《野火春风斗古城》,前几天部队的放映队刚放了这部电影,我还沉浸在电影里,要再看看原著,重新温习一下。我冲士兵笑笑,他也冲我笑,很宽容地笑,他笑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读这么厚的书,我才不管别的,心满意足地把书抱在胸前,得意洋洋地出门回家看书去。后来跟那士兵越来越熟,已经不用父亲再打招呼,就能大摇大摆地去图书馆随意翻拣图书,他也不再守着我,而是开了门就去干别的,留我自己在图书馆里想干嘛就干嘛,想拿几本书就拿几本书。年轻的士兵知道,爱看书的人不会搞破坏。多年后依然记得存放图书的那间平房,门前有棵大柳树,柔软的枝条垂下来几乎扫到地面,平房窗户的玻璃上涂了厚厚的绿色油漆,窗户从不打开,里面空气闷热而污浊,阳光透过窗户缝隙钻进来,能看到光线里飞舞的尘埃,像无数的小精灵在跳舞,给人一种玄幻的感觉,但是无论怎样,图书室都是我最爱去的地方。④那时的图书馆里并没有少儿读物,那些书籍我几乎都看了个遍,《海港》《红灯记》等等至今仍记忆清晰;斯诺的《西行漫记》看了很多遍,一个外国人笔下的长征同我读的别的关于长征的书总是有些不同,更多了生活气息和别样视角。对于一个年龄不大功课不忙,又很寂寞的孩子来说,这些书足以慰藉心灵了。后来,读书、工作、旅游,也曾到别的图书馆去过,但都没有小时候家住在部队大院里,那个简陋的图书馆给我的印象深刻。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部分,作者借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引出自己“上图书馆”的经历,表达了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之情。B.在“公书林”,作者当时英文水平有限,只能欣赏封面、目录和插画,在外国作品中寻找新奇和有趣,体验到了阅读的愉悦。C.在清华图书馆,作者阅读范围更加广阔,扩展到哲学、历史范畴,在文学领域也拓宽了阅读体裁,在深层阅读中获得教益和欢欣。D.对作者而言,图书馆是知识和理性的殿堂,蕴含着人类探求知识的力量,与哈姆雷特赞美“人类、理性”的著名独白相吻合。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我读得“有趣”,产生了“好奇”,正是“我”当年上图书馆的经验和感悟。B.句子②“独拥书城”“上图书馆”两种不同读书状态并举,突出上图书馆读书有奇趣。 C.句子③“我怯怯地”,写出了渴求借书读书的儿童心理,衬托出图书馆尘多人少的简陋。D.句子④回忆那“岁月深处”的阅读体验及感受,表达出对“部队图书馆”的眷恋之情。8.图书馆是阅读者心灵成长的见证者。分别概括包德林图书馆和部队图书馆中的“我”的心境变化。9.学校融媒体中心邀请你拟写以“光影中的图书馆”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脚本,请从材料中选一所适宜的图书馆,围绕光影的变化写出拍摄要点及意图。【答案】6.B7.C8.①包德林图书馆的“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②部队图书馆的“我”,从胆怯好奇到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眷恋喜爱。9.清华图书馆①拍摄要点:(全景到特写)“灿烂”光影下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阅读中的师生;(近景)“宁静”光影下第三阅览室,闪光的书刊、高台灯散发温情的光;(远景)“七七事变”后,“黯淡”光影下的图书馆;②拍摄意图:表现对图书馆的礼赞,对知识的渴望;体现“我”的家国情怀。【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只能欣赏封面、目录和插画”错。原文“我在那里翻阅了许多英文小说,当时我的英文程度很有限,多数原著是我看不懂的,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看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可知,作者意思是就算只能看看封面、目录和插图也很高兴,并非是只能欣赏封面、目录和插图。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C.“衬托出图书馆尘多人少的简陋”错。原文“若不是我喜欢看书,若不是我央求在医院做军官的父亲帮我给管理图书馆的士兵打招呼,我也无缘踏进这里”可知,衬托出“我”能踏足图书馆实属不易,突出了图书馆在当时虽来人少,但在“我”的心中地位极高。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概括作品的人物心境变化的能力。 由原文“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可知,包德林图书馆的“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由原文“我怯怯地跟在管理图书馆的士兵后面”“在当时小小的我看来似乎到处都是书,我在书架中间穿行,仿佛穿行在书的森林。我好奇地摸摸这本书,又摸摸那本书”可知,开始是胆怯、好奇;由“我才不管别的,心满意足地把书抱在胸前,得意洋洋地出门回家看书去”“留我自己在图书馆里想干嘛就干嘛,想拿几本书就拿几本书”“但是无论怎样,图书室都是我最爱去的地方”“对于一个年龄不大功课不忙,又很寂寞的孩子来说,这些书足以慰藉心灵了”可知,后来是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眷恋喜爱。可见部队图书馆的“我”,从胆怯好奇到心满意足、得意洋洋、眷恋喜爱。【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依据选文可以选的图书馆有: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以及部队图书馆。以“清华图书馆”为例,先找到文段中对清华图书馆的描写部分,分析内容得出题目要求的答案。由原文“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可知,拍摄要点:(全景到特写)“灿烂”光影下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阅读中的师生;由原文“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可知,(近景)“宁静”光影下第三阅览室,闪光的书刊、高台灯散发温情的光;(远景)“七七事变”后,“黯淡”光影下的图书馆;由原文“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可知,拍摄意图:表现对图书馆的礼赞,对知识的渴望;体现“我”的家国情怀。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家素厚藏,生用之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逮壮,见天下乱,思自树功业,乃谢酒徒,去学兵,得风后《握奇》阵法①。将北走中原,从豪杰计事。会道梗,周流无所合。遂溯大江,游金陵,入金华、会稽诸山,搜览瑰怪;渡浙江,泛具区②而归。家居以气节闻衣冠慕之争往迎候门止车日数十辆。生亦善交,无贵贱皆倾身与相接。 有二将军,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次,顾生不下己,目慴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进,不少避。知生非懦儒,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有忤己,则面数之,无留怨。与人论议,蕲必胜,然援事析理,众终莫能折。家虽贫,然喜事故在,或馈酒肉,立召客与饮啖相乐。四方游士至吴者,生察其贤,必与周旋款曲,延誉上下。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③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隐其德不言。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④,而贤过之。久之,稍厌事,阖门寡将迎,辟一室,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闭,希复执笔。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高启《南宫生传》(有删节)【注】①风后:相传为黄帝相。《握奇》:《握奇经》,古代的兵书。②具区:太湖的古名。③削牍:刻在木简上,这里指书写在纸上。④楼君卿、原巨先:《汉书·游侠传》里的游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家居以气节A闻B衣冠C慕之D争往迎E候F门止车G日数十辆。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指的是黄河中下游区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B.“博涉书传”中的“博”是“广泛”的意思,和《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博”词义相同。C.“浙江”就是指浙江省,“渡浙江,泛具区”就是说“穿越浙江,泛游太湖”。D.“阖门寡将迎”中的“阖”是“关”的意思,和成语“阖家欢乐”中的“阖”词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宫生,吴地之人,是位奇男子,年少的时候喜欢击剑走马,任侠好客,在南京、金华、绍兴,还有太湖周围一带游历。B.高启曾评“生之行凡三变”:早年,渴望行侠仗义;到壮年,“思自树功业”,能扶贫济弱;最后“厌事阖门”“怡然处约”。C.南宫生政治理想远大,面对欺辱读书人的武将毫无惧色,能做到以理服人。经常与贤德之士来往,表达自己改良社会的志向。D. 南宫生的朋友因为常被南宫生规劝过错,会有抵触他的行为,南宫生也并不记仇,反而当面好言规劝,他的仗义刚直闻名乡里。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故人皆多生,谓似楼君卿、原巨先,而贤过之。14.高启说南宫生“晚乃刮磨豪习”,请概括南宫生晚年生活志趣。【答案】10.BDF11.C12.C13.(1)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2)所以人们都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而且贤良超过了他们。14.①喜爱收藏,藏有历代的法书、周代的青铜器、唐朝琴工制作的琴。②擅长草书和隶书,名盛一时。③常赋诗明志,抒发情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去邀请问候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家居以气节闻”主谓句,“以气节闻”是状中结构,其后断开,选B;“衣冠慕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其后断开,选D;“争往迎候”前面省略主语“士大夫们”,其后断开,选F。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古代文化常识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广泛涉猎书籍经典。/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C.错误。“浙江”是指“钱塘江”。D.正确。“阖家欢乐”中的“阖”是全、总共。句意:闭门谢客很少接待来人。/全家都很快乐。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政治理想远大”“表达自己改良社会的志向”结论和事例不匹配,所举事例“生用之周养宾客,及与少年饮博遨戏,尽丧其赀”“性抗直多辩,好箴切友过”“所知有丧疾不能葬疗者,以告生,辄令削牍疏所乏,为请诸公间营具之,终隐其德不言”“谓似楼君卿、原巨先”等事例,并没有体现他的政治理想远大,也没有表现他改良社会的志向。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传”,传授;“受”,同“授”,教授;“解惑”,解释疑难问题;“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判断句式。(2)“多”,称赞;“谓”,说;“过”,超过。【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晚乃刮磨豪习”,晚年才去掉好武的脾气。由原文“庋历代法书,周彝、汉砚、唐雷氏琴,日游其间以自娱”可知,喜爱收藏,藏有历代的法书、周代的青铜器、唐朝琴工制作的琴。由原文“素工草隶,逼钟、王,患求者众,遂自闭,希复执笔”可知,擅长草书和隶书,名盛一时。由原文“歆慕静退,时赋诗见志,怡然处约,若将终身”可知,常赋诗明志,抒发情意。参考译文:南宫生,是吴地人。身材高大,广泛涉猎书籍经典。年轻时喜爱侠义的行为,爱好击剑和骑马,尤其擅长弹弓,对准飞鸟就能把它击落。家中向来积蓄丰厚,南宫生就因此供养宾客,并且喜欢和年轻人一起喝酒赌钱,耗尽家中资财。等到成年,见天下大乱,就想着自己也要建功立业,于是离开酒肉朋友们,去学习兵法,掌握了风后布阵打仗的方法。(南宫生)准备往北到中原去,追随豪杰们图谋大的事业,正赶上道路不通,各处游走未遇到中意之人。就沿长江上行,在南京一带游走,又到了金华、会稽等地的山中,搜寻观览瑰丽奇特的景物;渡过钱塘江,泛舟太湖后回到家中。南宫生在家乡一向以有气节而出名,士大夫们都仰慕他,争着去邀请问候他,家门前停放(来宾)的车一天有几十辆。南宫生也喜欢与人结交,无论尊贵、低贱的人,(他)都俯身恭敬地跟(他们)交往。有两个武官仗着有武力,很蛮横,多次殴打侮辱读书人,人称他们是戴着帽子的老虎。其中一人曾请南宫生喝酒,有人说:“那家伙爱撒酒疯,不能跟他接近。”南宫生笑着说:“吃酒的人怎么会有能力呈勇?我将要让他屈服。”于是就驾车前往。南宫生坐在上座,给那个军将讲古代优秀将帅的故事。那个人非常恭敬地听着,又放下酒杯屈身下拜,起身后又给南宫生敬酒,直到宴会结束,也没有失礼之处。 另外一个人曾经在别人家作客时遇到南宫生,看到南宫生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怒目而视南宫生并离开了。某一天看见南宫生一个人骑着马出去,就带了一些打手,拿着刀策马跟在南宫生的后面,好像就要动手打人。南宫生故意放慢缰绳在路中央走,一点也不躲避。那个人知道南宫生不是软弱的人,就带着人走了,不敢冲撞冒犯叫他避开道。第二天早上那个人还由朋友引见到南宫生那里赔礼,请求交好。南宫生能以气节服人大多像这样。南宫生性格刚直,善于谈论,喜爱规劝朋友改过。朋友中有抵触自己的,就当面指出他的过错,一点也不记仇。跟人论辩,总是求胜,但引证事实,分析道理,众人没有能驳倒他的。他家里虽然穷困了,但喜爱跟人结交的性格仍在,有时友人送来酒肉,他即刻召朋友起吃喝共乐。四方到苏州游玩的士人,南宫生了解到他们是有贤德的,一定要殷勤恳切地和他们交往,在各种场合介绍他们宣扬他们的美德。相识的人家中死了人或生了病没有钱财安葬或治病的,告诉南宫生,他就让人写清缺少什么,替他们向宾朋友人筹办,最后做了好事也不说。所以人们都称赞他,说他像任侠好客的楼君卿、原巨先,甚至贤德超过了他们两人。很长时间以后,渐渐地不愿意到外面活动了,就闭门谢客很少接待来人。清扫出一间屋子,收藏名书法家写的可以效法的字、周朝的铜器、汉代的笔砚和唐代的雷氏琴,天天在那里自娱自乐。他一向工于草书和隶书,近于钟繇、王羲之的造诣,但苦于索求的人太多,就隐藏不露,很少再拿笔写字。他羡慕安静退隐(的生活),常常做诗来表示自己的心意,怡然自得地过着恬淡的生活,像是要这样度过一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蟾宫曲卢挚沙三伴哥来嗏①,两腿青泥,只为捞虾。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②,碌轴③上淹着个琵琶。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注】①嗏:语气助词,呀。②昔涎剌塔:犹今言邋里邋遢。昔涎,哈拉子。③碌轴:农具中的石磙子,用来碾米打场或碾压土地。15.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伴随着小二哥一声“来嗏”,两位少年沙三、伴哥出场。B.“两腿青泥”写少年捞虾后满腿泥巴的模样,角度新颖,展现出田园生活乐趣盎然。C.“碌轴上淹着个琵琶”运用比喻,描写小二哥仰面躺在碌车轴上,人物形象跃然纸上。D.此曲描写农家生活,乡土气息浓厚,善事雕琢,流露出对欢乐动人乡村生活的喜爱。16.有人认为“小二哥昔涎剌塔”写出了他吃不着西瓜的“馋”,有人则认为是写出了他吃西瓜的“憨”。你认同哪种看法,结合全曲说明理由。 【答案】15.D16.示例一:同意写出他吃西瓜的“憨”。①“碌轴上淹着个琵琶”写出小二哥仰面躺在碌轴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把大肚子的琵琶。琵琶,取其肚大的特点,来形容小二哥吃饱西瓜后肚子凸起的憨态。(比喻效果)②“昔涎刺塔”形容他吃得汁水淋漓,流了一身。这样,后文的“淹”字才有了着落。(词语关联)③“沙三伴哥来嗏”看出几个少年感情好,描写他们一起不顾形象地吃西瓜,更符合作者想表达的“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的情感主题。(情感主题)示例二:同意写出他吃不着西瓜的“馋”。①琵琶,当时农村的孩子,往往身体较瘦,因没有吃着西瓜,躺在碌轴上肚子肋骨分明,远看像个琵琶。(比喻效果)②沙三、伴哥刚捞完虾,又热又渴,于是坐在杨柳阴下磕破西瓜而食,小二哥在边上看着,因为“馋”才会“昔涎剌塔”口水横流,符合文意。(文意关联)③写小二哥流着口水,邋里邋遢的“馋”态,有滑稽感、戏剧性,凸显了农村少年的滑稽可爱与纯真自然。(人物形象)【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善事雕琢”有误,此曲写农家生活语言通俗,不善雕琢,充满自然本色。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表示认同哪种观点,再结合诗句分析。同意写出他吃西瓜的“憨”。“碌轴上淹着个琵琶”,(一旁的小二哥)背朝天趴在石碾子上,活像一面琵琶扣放。写出小二哥仰面躺在碌轴上,远远看去,就像一把大肚子的琵琶。将小二哥的肚子比喻为“琵琶”,写出了他肚大的特点,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小二哥吃饱西瓜后肚子凸起的憨态。“昔涎刺塔”,一旁的小二哥馋得口水滴答流淌。形容他们吃得汁水淋漓,流了一身。这样与后文的“淹”呼应,一个“淹”字写出了吃的酣畅淋漓,吃的痛快无比的情状。(词语关联)“沙三伴哥来嗏”,来了这沙三、伴哥两个田舍郎。沙三、伴哥是元曲中常见的诨名,形象多为农村的毛头小伙子,粗劣、冒失、缺乏教养。但这支散曲却是表现他们的顽皮可爱,“沙三、伴哥来嗏”,让他俩风风火火、大大咧咧地登了场,看出几个少年感情好,描写他们一起不顾形象地吃西瓜,更符合作者想表达的“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的情感主题。(情感主题) 同意写出他吃不着西瓜的“馋”。“小二哥昔涎剌塔,碌轴上淹着个琵琶”,一旁的小二哥无缘分享,馋得口水滴答流淌,背朝天趴在石碾子上,活像一面琵琶扣放。琵琶,当时农村的孩子,往往身体较瘦,因没有吃着西瓜,躺在碌轴上肚子肋骨分明,远看像个琵琶。(比喻效果)“沙三伴哥来嗏”“磕破西瓜”“小二哥昔涎剌塔”,两名小伙子直奔杨柳荫下,取出揣着的西瓜,磕破便捧着大快朵颐。由沙三、伴哥的分食西瓜,引出了第三者小二哥。这个小伙子趴在碾场的大石碌碡上,尽管垂涎三尺,但想到西瓜“来之不易”,故只能隐忍不发。只是因为西瓜的吸引力,把个颈子伸得好长。作者将这一形状比作碌碡上倒扣着一面琵琶,真是形象万分。小二哥在边上看着,因为“馋”才会“昔涎剌塔”口水横流,符合文意。(文意关联)“小二哥昔涎剌塔”,依据注解“昔涎剌塔:犹今言邋里邋遢。昔涎,哈拉子”可知,从人物姿态动静各别的画面中,写小二哥流着口水,邋里邋遢的“馋”态,有滑稽感、戏剧性,凸显了农村少年的滑稽可爱与纯真自然。(人物形象)(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描写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宴饮谈心,诉说着昔日情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在天姥山峰岩间行走,难分方向,走倦了倚石休息,不知时间溜走的梦境。(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琵琶女演奏前的校弦试音,只是叮咚几声,就扣人心弦,足见琵琶女出手不凡。【答案】①.契阔谈讌②.心念旧恩③.千岩万转路不定④.迷花倚石忽已暝⑤.转轴拨弦三两声⑥.未成曲调先有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契阔”“讌”“倚”“暝”“拨弦”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A 。①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②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③在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通过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的层层渲染和开掘,④付与它丰富的内涵和情感。⑤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对人生的思考是通过几个意象的组合实现的。⑥雪莱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创作了《致云雀》,表达诗人奔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写作诗歌时,B,而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暗示。⑦总之,要婉转曲折地表达才能耐咀嚼,有诗味。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就形成意象B: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感情19.语句①可修改为: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语句④可修改为: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语句⑥可修改为:雪菜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依据后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可知,这里要引出“意象”这一概念,而“意象”正是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融合形成的,故可填“就形成意象”。第二空,依据后文“要通过具体的形象,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暗示”可知,此处是说要委婉曲折地表达感情,不直接说出。故可填“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感情”。【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介词残缺,可在“意象”前加“通过”。④搭配不当,“付与”与“内涵和情感”搭配不当,可将“付与”改为“赋予”。⑥搭配不当,“表达诗人奔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的应该是《致云雀》,但前句主语是“雪莱”,可改为“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睡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B.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C.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概括画横线句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22.赏析画波浪线语段的语言特点。【答案】20.A21.①形状相似。②质地相似。③颜色相似。22.①反复、排比,写出了果园繁花盛开的美丽。②罗列动词,写出了葡萄种植的过程。③使用短句,节奏明快,富有诗意。④语言通俗,运用口语。【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破折号为解释说明。A.是解释说明。B.是声音的延长。C.是话题转换。D.是诗歌后表明出处。故选A。【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由“一颗一颗”可知,葡萄粒和纽子的形状相似,都是圆的颗颗分明;由“绿玻璃料”“硬的”可知,葡萄粒和纽子的质地相似,都是邦邦硬的质地; 由“绿玻璃”“绿豆大的葡萄粒”可知,葡萄粒和绿玻璃料做的纽子颜色相似,都是绿色的。【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由原文“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可知,连用三个“开花了”构成反复和排比。反复,通过一遍一遍地重复个别词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排比,相同结构的语句,排叠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原文中写出了果园繁花盛开的美丽。由原文“浇水,喷药,打条,掐须”中的“浇、喷、打、掐”词可知,作者罗列动词,写出了葡萄种植的过程。由原文“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浇水,喷药,打条,掐须”可知,由短句和单个词语构成句子,使用短句,节奏明快,富有诗意。由语文“开花了”“美极了”“浇水,喷药,打条,掐须”可知,主要运用了口语,语言通俗易懂,使得文章平易近人。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Ⅱ提到读书要读得“有趣”,也要读得“有益”,而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困惑:“有趣”和“有益”在学习生活中并非都能和谐统一,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并取舍这种“有趣”和“有益”呢?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有趣让灵魂飞翔,有益让生命厚重《论语》有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君子,既要讲究外在的形式,又要追求质朴的内涵。在我看来,“有趣”和“有益”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人生若只求有意思,未免有些肤浅;人生若只求有意义,未免少了几分鲜活的意趣。唯有二者兼得,才能成就君子之从容。面对陌生的事物,当你通过外在形式发现其有趣的一面时,会心甘情愿地在这一事物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能更好地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做事会更为高效,也更容易有所成就。有意义的事可能缺少趣味,但会更有价值。在很多人看来,科学是枯燥无味的,几乎没有趣味性可言。然而科学里的每一点每一滴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判断一件事是否有趣时,依据往往是个体的自然属性和个人的感知;而“有益”则来自社会层面,大多是集体做出的价值判断。如此一来,追求“有益”比追求“有趣”更有深度。 “有趣”和“有益”之间难道真的是泾渭分明吗?在我看来,二者绝非简单的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关系,而是可以兼而有之的。“竹林七贤”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他们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喜好,为了“有趣”而活,他们的行为洒脱不羁,不受礼法约束。另一方面,他们有感而发写就的诗文,教化了百姓,这是有意义的表现。李白游历山川,饮酒作诗,不为官场所约束,豪放洒脱,他的人生是有意思的。同时,他的人生又是有意义的,他不屈服于权贵,写出诸多浪漫的诗篇,为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施一公从事生物医学的研究,因为对此十分有兴趣,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让自己的事业对国家更有益。这些人的人生是有意思与有意义的完美结合。如何做到二者兼得呢?在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中寻找有意思之处,在有意思、有趣味的事中寻找有意义之处。这样,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才会更加快乐、更有动力。追求有趣,让灵魂飞翔,成就有趣、幸福的人生;追求有益,让生命厚重,成就崇高、伟大的人生。二者兼得,我们便既可享受生活的乐趣,又能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而倍感精神富足,用“文质彬彬”成就君子之道!【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现代文阅读中提到的读书时要做到“有趣”“有益”兼得,引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很多时候不能做到“有趣”“有益”的统一。最后提出本次写作的话题,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理解什么是“有趣”与“有益”,如何取舍“有趣”“有益”。综上,本次作文需紧扣“有趣”“有益”的限定,探讨“有趣”与“有益”两个概念的比较,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和影响。题目中“有趣”与“有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有趣”,指的是有趣味,是一种好心情、好感觉,“有趣”能引起好奇或欢乐,可以带给人愉快、开心、高兴。“有益”,指的是有利益,有好处,有帮助,是一种好影响、好功效。“有益”能带来收获或充实,可以让人进步、提高、成长。题目意在引导同学们关注“有趣”“有益”在青少年成长的关系,两者在很多时候是对立不相容的,反映了个人决策、兴趣选择等多个方面的冲突。要更好地发挥“有趣”与“有益”的意义与价值,让两者能够和谐统一,挖掘其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不同价值,做到合理取舍,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有趣”和“有益”之间的平衡。 写作时,开头明确提出观点,现实生活中,有益的事情不一定有趣,有趣的事情也不一定有益,只有做到“有益”与“有趣”的结合,有益的事情才能更深远,有趣的事情也才能更有魅力。主体部分先论述要把有益的事情做得有趣,用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对待,善于让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大众化、宏伟的蓝图具体化、枯燥的道理趣味化、严肃的话题轻松化。再论述要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益,因为有趣的事情并不都是好事情,有雅与俗、高与低、对与错之分,要用先进文化的特质来观照,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来着手。最后总结将两者和谐统一,让人们从“有益”中享受“有趣”,在“有趣”中获得“有益”,既能受到好影响、取得好效果,又可享受好体验、收获好心情,才会事半功倍。文中可以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式,让自己的观点更明晰、更突出。立意:1.把有益的事情做得有趣。2.把有趣的事情做得有益。3.从有趣出发,向有益前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