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5304
大小:224.4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4-09-03
《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永州市2023年下期高一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中这段内容所指的是()A.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B.西周“共和行政”时期C.西汉王朝文景之治时期D.唐朝的贞观至开元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羲农”、“黄帝”、“三皇”、“唐有虞”等信息,判断这一时期是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A项正确;西周“共和行政”时期是指国人暴动后,西周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的历史时期,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提到的是从部落到国家形成时期的伏羲、神农、三皇、唐尧、虞舜,未涉及文景之治时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唐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这首诗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焚书坑儒”B.“揭竿为旗”C.“楚汉战争”D.“七国之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末(中国)。据本题材料中诗歌内容、“项羽这首诗歌”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 前206年——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争夺政权而进行一场历时4年多的大规模战争,史称“楚汉战争”,项羽这首诗歌是他在垓下之战中所作的绝命词,C项正确;“焚书坑儒”是秦朝建立后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的措施,项羽死于公元前202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公元前209 年,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排除B项;“七国之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排除D项。故选C项。3.“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诸葛亮这段话所处的时空维度是()A.东汉/洛阳B.东汉/隆中C.三国/荆州D.三国/益州【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三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诸葛亮话语的意思是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制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的确不能与他较量。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了三代,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才能的人被他重用,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结合所学从益州的战略位置应该是刘备争取控制的地区,因此诸葛亮这段话所处的时空是三国和益州。D项正确;材料是三国时期,排除AB项;荆州是在孙吴境内,排除C项。故选D项。4.陶渊明《桃花源记》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其表达的思想理念是()A.为政以德,顺应民心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节俭尚贤D.以法治国,富国强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表达的思想理念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属于道家思想,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遁世,“为政以德,顺应民心”是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排除A项;“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是墨家的思想,排除C项;“以法治国,富国强兵”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5.白居易的《无名税》诗云:“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妨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这主要反映了() A.均田制被破坏B.租庸调制废止C.土地买卖盛行D.两税法的弊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可知,唐中期以来,政府进行赋税制度改革,实行两税法,本意是为了解决百姓问题,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贪官污吏,使得百姓受剥削更加沉重,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两税法的弊端,并不是均田制被破坏,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租庸调制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体现两税法的弊端,不能得出土地买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该词中的“靖康耻”是指()A.北宋痛失燕云十六州B.宋代“以钱财换和平”C.金俘虏北宋两位皇帝D.岳家军北伐受到阻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本题材料“踏破贺兰山缺”“收拾旧山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耻。靖康之耻导致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C项正确;北宋时期,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领,排除A项;北宋“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对辽和西夏的,不是金朝,排除B项;“靖康耻”发生在北宋靖康年间,岳家军是南宋的,排除D项。故选C项。7.张载《横渠语录》中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意在()A.强调学术服务现实B.批判道家避世思想C.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主张“三教合归儒”【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宋朝(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张载所言体现了心忧天下和儒家的责任担当,强调学术服务为现实,A项正确;材料强调儒学的社会责任感,未涉及批判道家避世思想和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三教合归儒,排除BCD项。故选A项。8.下图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耕织图》。宋、元、明、清等朝都以类似的画作将耕与织的具体环节完整呈现出来,颁行地方。历代耕织图的颁行()A.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落后状况B.体现了统治者对小农经济的重视C.表明了中国古代农业领先于世界D.寄托了统治者和农民的朴素理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耕织图》是中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历代耕织图的颁行体现了统治者对小农经济的重视,B项正确;中国古代农耕经济较为发达,并不落后,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供其它国家农业的信息,无法得出中国古代农业领先于世界的结论,排除C项;《耕织图》体现的是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而非寄托其朴素理想,排除D项。故选B项。9.“此书为用至广……而习者盖寡。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此言出自《〈几何原本〉杂议》,作者应为()A李时珍B.徐光启C.宋应星D.徐弘祖【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此言出自《〈几何原本〉杂议》”并结合所学,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译希腊数学著作《原本》,译本定名为《几何原本》,影响至今,因此材料所述内容的作者应是徐光启,B项正确;李时珍历时27年著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排除A项;宋应星整理各地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著成科技巨著《天工开物》,排除C项;徐弘祖即徐霞客,著有《徐霞客游记》,排除D项。故选B项。10.“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受曾国藩奏折的影响,清政府开始创办()A.军事工业B.民用企业C.新式学校D.近代海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曾国藩主张购买外洋器物,“剿发捻”是指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勤远略”是指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所以清政府开始创办军事工业,A项正确;创办民用企业是为了解决军事企业的困难,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新式学校的信息,排除C项;曾国藩奏折主张创办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和北方的捻军起义,加强国防建设以抵抗外国侵略,D项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11.1900年5月,慈禧太后借义和团运动之势,向英美等11国宣战。次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东南互保”重大影响是()A.俄罗斯军队趁机侵占中国新疆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为辛亥革命爆发提供有利条件D.严重动摇满清政府统治的根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南方督抚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这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东南地区,而非西北的新疆地区,排除A项;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B项;“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与辛亥革命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2.1911年4月,革命党人林觉民写下《与妻书》,遗言:“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随后在起义中英勇就义,该起义是()A.保路运动B.黄花岗起义C.—武昌起义D.二次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林觉民写下《与妻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党人林觉民的《与妻书》应该是在黄花岗起义之前写的,B项正确;林觉民没有参加保路运动,排除A项;1911年4月,林觉民在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中牺牲,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份,排除C项;二次革命发生在1913年,排除D项。故选B项。13.“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这是《青年杂志》发刊词中的一段,其作者曾经参加()A.新文化运动和创建中国共产党B.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C.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创建根据地D.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结合所学可知,这是陈独秀《敬告青年》的内容,启迪青年的思想。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同时又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A项正确;陈独秀并没有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排除B项;陈独秀并没有参加根据地建设,创建根据地的是毛泽东,排除C项;陈独秀并没有参加遵义会议,排除D项。故选A项。14.《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相关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A.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之间内战从此终结D.抗日战争进入全面抗战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张学良、杨虎城通电》(1936年12月12日)”、“西北军民一致主张如下: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并结合 所学可知,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双十二事件”即西安事变,该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A项正确;1937年9月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B项;1946年,国民党发动内战,“终结”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15.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据此可知,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对象是()A.美国和南朝鲜的军队B.美国、西欧、南朝鲜联军C.美国和西欧国家联军D.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材料“《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结合所学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公然干涉朝鲜内部统一进程,我国的国家安全也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对象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D项正确;依据史实,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对象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而不是南朝鲜军队、西欧等,排除ABC项。故选D项。16.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新时代十年”的起点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1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结合所学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10年,C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从2012年开始的,中共十二大是在1982年召开,排除A项;中共十四大是1992年,排除B项;中共十九大是2017年,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17题16分,18题20分,19题16分,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唐边疆管理概况 时期史实汉朝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唐朝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640年,唐太宗派兵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东北的靺鞨族䊍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材料二秦汉王朝开创了全国统一的先河,隋唐王朝疆域的开拓扩大了中原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实现了“华戎同轨”“冠带百蛮,车书万里”,宋、辽、金之际,汉族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意识,各族人民克服了战争造成的种种困难,内地和边疆的开发与交流进一步发展。——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边疆管理的主要方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加强边疆管理意义。【答案】17.主要方式:战争;派遣使者出使;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和亲。18.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唐(中国)。据材料“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得出战争;据材料“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得出派遣使者出使;据材料“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得出设置机构;据材料“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得出册封首领;据材料“他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得出和亲。【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隋唐王朝疆域的开拓扩大了中原传统政治、经济和文化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得出促进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据材料“宋、辽、金之际,汉族与边疆各少数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意识”,得出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意识;据材料“内地和边疆的开发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得出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从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影响分析,得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初,随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然而,袁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如何能够使得那个时代真正走出传统的思维框架,而不仅仅是推翻帝制,成为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材料二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它是自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社会变革思潮的总称。其中包括: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潮;洋务派的“自强”“求富”思潮;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潮;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潮;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思潮等……从“开眼看世界”到办洋务,再到维新、革命。一直到最后倡言“科学与民主”并行,这决不是一个简单的累加,而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摘编自王建吾《论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答案】18.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迫切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先进知识分子和思想家推动。影响: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19.进程: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掀起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结果失败。19世纪90年代康、梁维新派提出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政治制度,领导了戊戌变法,结果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0世纪初,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开展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总之,经历了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的历程。特点: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不断深入;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各阶层广泛参与。【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束缚,实行民主政治”可得出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迫切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据材料一“袁世凯倒行逆施,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可得出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据材料一“以陈独秀、鲁迅、胡适、吴虞等人为代表的那一代激进思想家们所思考的重心。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可得出先进知识分子和思想家的推动。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他们以西方的‘科学’‘民主’为旗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可得出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进程,据材料二“从‘开眼看世界’到办洋务,再到维新、革命。一直到最后倡言‘科学与民主’并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期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掀起一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结果失败。19世纪90年代,康、梁维新派提出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政治制度,领导了戊戌变法,结果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实行民主共和制,领导了辛亥革命,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0世纪初,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开展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由“开眼看世界”思潮,“师夷长技以制夷”可得出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可得出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到学习思想,不断深入;结合列强侵略中国这一背景可得出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据材料二“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可得出各阶层广泛参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某一阶段,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答案】论题:1860——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呈上升趋势。阐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受洋务运动诱导和外企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夹缝中产生,民族资产阶级诞生;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定的障碍,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发展,尤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减少对华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投资额、建厂数以及规模都明显增加或扩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阶级基础。总之,1860——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基本呈上升趋势,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推动社会进步。【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860——1956年的(中国)。首先,选取一个阶段。阅读材料中的示意图,拟定论题,如由材料中“1860——1919”期间“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得出论题:1860——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呈上升趋势。其次,结合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史实,从背景和影响等方面分析阐述。如产生背景方面,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受洋务运动诱导和外企的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夹缝中产生;影响是民族资产阶级诞生。 “初步发展”的背景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为了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短暂春天”的背景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一定的障碍,民国初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发展,尤其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减少对华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投资额、建厂数以及规模都明显增加或扩大;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阶级基础。可见,1860——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从产生之日起,基本呈上升趋势,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推动社会进步。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