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22228

大小:459.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24-02-01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江津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半期考试生物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顾: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下列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D.人到高原地区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2.某果蝇种群非常大,其中灰色个体A占20%,Aa占40%,黑色个体a占40%,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迁出,不同体色的个体生存和繁殖的机会均等,基因A和a都不产生突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果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体色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B.该种群世代基因频率不变,但基因型频率改变,无法达到遗传平衡C.若相同体色的雌雄个体之间才能自由交配产生后代,则该种群将无法维持遗传平衡D.若环境因素改变使黑色个体易被淘汰,则灰色个体与黑色个体将发生协同进化3.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BC段下降的原因即乳酸被血液中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或造血功能增强使红细胞数量增多B.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有氧呼吸速率加快造成的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 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4.下到有关生物变异和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B.基因重组可使后代出现新的基因是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C.通过AaBb获得aabb个体的过程能用水仙素处理ab个体的种子D.太空环境下只能提高突变的频率,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5.下图表示人体中主要体液间的关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静脉滴注后,药物可直接经甲到达靶细胞B.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乙和丙C.与甲、丙相比,乙中的蛋白质含量更高,但低于丁D.甲、乙、丙、丁共同组成内环境,是体内大多数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6.基因型为AA的二倍体西瓜植株经不同育种途径可获得植株甲、乙和丙。植株甲是三倍体,植株乙是二倍体,植株丙是单倍体,①-⑦表示各种处理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株甲、乙、丙均存在两种基因型B.过程④需用花粉刺激,产生无子果实C过程①⑦可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D.过程⑥形成花药时Aa基因发生基因重组7.他莫昔芬(Tamoxifen)是一种抗雌激素药,它扩散进入细胞后与胞质溶胶中的雌激素竞争结合靶细胞的雌激素受体,形成的药物-受体复合物可以转入细胞核内,阻止染色体上的某个基因(记为R)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癌变前后,细胞内的基因结构相同B.对于内源雌激素水平较高的癌症患者,他莫昔芬的抑癌作用不佳C.基因R表达会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属于抑癌基因D.他莫昔芬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经核孔进入细胞核8.神经系统的功能与组成它的细胞的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如图为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2为树突,可接受上一神经元轴突的信息并传导至细胞体B.图中3轴突,可将信息从细胞体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9.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B.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细胞C.语言功能、学习与记忆、情绪均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可以引起下肢运动D.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及与其相连的神经10.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及小肠绒毛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C.由2携带的氧到心肌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D.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一样多 1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B.生物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种间竞争实现的C.只有定向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2.原发性高血压属于()A.传染病B.多基因遗传病C.单基因遗传病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13.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丈夫的母亲患白化病,妻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母亲患白化病。这对夫妇生育一患遗传病孩子的概率是()A.1/16B.4/16C.7/16D.9/1614.分布在某海岛上的一种涉禽种群X,因受地壳运动分化出两个岛,受不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历经上百万年,逐渐演变为现今两个不同的涉禽物种,具体演化进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个体的基因型B.种群1个体之间在体型、翅长等方面的差异,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C.品系1和品系2的形成说明这两个海岛上的涉禽都发生了进化D.物种1和物种2形成仅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15.组织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液体过多而引起的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肿胀的症状。正常情况下,组织间隙液体的量是相对恒定的。营养不良、急性肾炎、淋巴管堵塞、过敏、局部代谢过于旺盛等均会引起组织水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进而引起全身组织水肿现象B.人初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不会出现组织水肿C.局部淋巴管堵塞时,局部区域组织液因都不能运出而出现组织水肿D.局部代谢过于旺盛时,因组织液中的细胞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而出现组织水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6.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II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1)由图可推知,苯丙酮尿症的遗传方式是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2)Ⅲ4的基因型是____;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3)若Ⅲ1与一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填“男孩”或“女孩”),原因是____;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17.如图表示以某二倍体植株(TtYy)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1获得品种A的育种方式为_______,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2)经途径3获得的品种C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品种C_______(填“是”或“不是”)新物种,原因是_______。(3)若想获得基因型为ttyy的植株,最简便的方法是利用途径_______。(4)为了尽快获得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TTYY)应采用途径_______,该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5)途径4的育种与途径1的育种相比,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从基因角度分析)_______。18.如图表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方框代表______,其中C代表______,它在成分上与A的区别是______。(2)据图分析。组织细胞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如CO2。需依次经过______和______,最终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细胞呼吸需要的O2从红细胞中到组织细胞内被有氧呼吸利用至少需穿过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体现出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3)人体进行常规体检时,通常要做血液生化检查,检查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原因是______。某人体检前因一次性饮水过量,出现组织细胞肿胀、功能受损的症状,医生采用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的方法为其治疗,使其恢复正常。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是______。19.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是______。(2)请用图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某人手指被蔷薇扎刺后迅速缩回的神经传导途径______。(3)该人被蔷薇刺伤后的疼痛感觉形成于______,当再遇到蔷薇时他会格外小心,此反射类型属于______。(4)若某患者只是⑤处受损,用针刺①处,患者会出现的反应是______。20.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发现,种植同一玉米品种的甲、乙两个相邻地块中,与乙地块的玉米植株相比,甲地块的玉米植株茎秆粗壮、叶片肥厚且颜色浓绿有光泽。甲、乙两地块的水、肥等环境因素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异主要是由甲地块玉米喷洒BEM(一种发酵产品)所致。该小组成员认为此变异可能由以下三种情况引起:①BEM诱发了玉米基因(显性)突变;②BEM仅仅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并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③BEM诱导了玉米染色体数目加倍。为判断这些假设的合理性,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并确定了实验探究方案,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小组成员认为假设①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假设②可以成立,因为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判定该假设是否正确,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成员认为假设③也可以成立,因为多倍体植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为判定该假设是否正确,可用两种简单的方法鉴定: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