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1074
大小:1.88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泸县一中高2022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第1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一般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脑脊液中含有O₂、呼吸酶等成分B.脑脊液是内环境的一部分C.脑脊液中的pH能够维持相对稳定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脑细胞的接近【答案】A【解析】【分析】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详解】A、呼吸酶在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A错误;B、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脑脊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B正确;C、脑脊液属于内环境的一部分,其pH能在缓冲物质的作用下,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D、脑脊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的一般较接近,若脑脊液的渗透压和细胞内液相差太大,细胞会吸水涨破或失水皱缩,D正确。故选A。2.研究发现,有机污染物二噁英会导致脾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大量减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的一种B.树突状细胞具有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C.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D.二噁英可能使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导致人体易被病原体感染【答案】C【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构成,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有B细胞和T细胞,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成熟,T细胞在胸腺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详解】AB、抗原呈递细胞包括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都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的免疫细胞,A和B正确;C、B细胞成熟的场所是骨髓,C错误;D、二噁英会导致脾脏中的树突状细胞大量减少,可能使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导致人体易被病原体感染,D正确。故选C。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存在反馈调节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C.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D.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答案】A【解析】【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对生命活动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三个特点:①微量和高效;②通过体液运输;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点。【详解】A、当血液中血糖浓度过高时,会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含量降低,当血糖过低时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B、激素和抗体一般都具有一定特异性,但抗体和特定的抗原相结合,不作用于靶细胞,B错误;C、酶可以在生物体外发挥作用,C错误;D、寒冷环境中产热量增加,但产热量仍然等于散热量才能保持体温的恒定,D错误。故选A。4.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复杂,但是它们在发挥调节作用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够促进人体生长,体现了激素间的相互抗衡C.激素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D.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约4200kJ,能体现激素的高效性【答案】B【解析】 【分析】人体激素的特点有: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并且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4、作为信使传递信息。【详解】A、动物激素的产生有专门的器官或细胞,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A正确;B、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生长发育,二者在促进生长方面为协同关系,B错误;C、激素具有相对特异性,只有靶器官和靶细胞上有其受体,故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C正确;D、1mg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约4200kJ,能体现激素的微量和高效性,D正确。故选B。5.某运动型“功能饮料”的配料有:水、白砂糖、葡萄糖、柠檬酸、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钾、食用香精、日落黄和食用盐。下列关于功能饮料及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功能饮料中的白砂糖等糖类,可补充剧烈运动中的能量消耗B.大量出汗后喝功能饮料,既可以补充水分也可以补充无机盐C.功能饮料中的钠、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D.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是稳态的标志之一【答案】C【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运动员剧烈运动消耗了大量能量,所以白砂糖、葡萄糖等糖类的作用是补充能源,A正确;B、大量出汗后人体失去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故喝功能饮料既可以补充水分也可以补充无机盐,B正确;C、钠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成分,C错误;D、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D正确。故选C。6.在某农田中,第一次捕获田鼠52只,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田鼠35只,其中无标记的21只。估算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是()A.31只B.14只C.130只D.87只【答案】C 【解析】【分析】标记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n:m。【详解】标记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的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标记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数,种群中个体数=(52×35)÷(35-21)=130只,ABD错误,C正确。故选C。7.2023年度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会议的目标是制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就中亚迁飞路线的制度框架达成一致,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演替B.所有迁徙途中的候鸟可以组成一个群落C.树上不同位置的黄鹂鸟巢,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群落演替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称为初生演替。原来的植物群落由于火灾、洪水、火山爆发,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详解】A、群落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上一个群落被性质上不同的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现象,候鸟迁徙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变化,属于群落的季节结构,A错误。B、群落指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所有生物,所以所有迁徙途中的候鸟不能组成一个群落,B错误;C、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黄鹂鸟巢,他们属于一个种群,不能反映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D、鸟个体较大,活动范围广,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D。8.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①~⑥是各种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③不手术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⑤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⑥不注射A.促性腺激素由性腺分泌产生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指标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C.对照组处理是②④,实验组处理是②① D.切除性腺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进而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激素的分泌,而性激素又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抑制其分泌相关激素。该实验要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则需要切除性腺,避免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详解】A、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产生,A错误;B、该实验要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则需要切除性腺,实验的因变量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B错误;C、切除性腺,排除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需要注射等量的促性腺激素,C正确;D、切除性腺后,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D错误;故选C9.寒冷的冬季,室外人员的体温仍能维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由自主地舒张以增加产热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反射性地收缩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D.寒冷环境中,体温受神经与体液的共同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寒冷刺激下,骨骼肌不自主地收缩以增加产热,A错误;B、寒冷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B正确;C、寒冷环境中,机体散热多,但产热也多,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才能使人的体温仍能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D、据图可知,寒冷环境中既有下丘脑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甲状腺激素参与的体液调节,故体温受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正确。故选A。 10.短日照植物和长日照植物分别指开花需要短日照条件和长日照条件。科学家分别将一种短日照植物和一种长日照植物置于短光周期中,但在长暗期中间给予一次瞬间光照,结果短日照植物不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再将这两种植物置于长光周期中,但在长光期中间插入一次短时黑暗,结果短日照植物仍不开花,长日照植物开花。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植物接收光照的分子有光敏色素等物质B.短光周期的长暗期中间给予瞬间光照,长日照植物开花,因为满足了其对暗夜长度的要求C.长光周期的长光期中间插入短时黑暗,短日照植物开花D.该实验说明植物开花可能与连续暗期的长短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短日照植物(长夜植物):指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才开花的植物。2、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指每天日照时长于它的临界日长才开花的植物。3、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详解】A、植物接收光照的分子有光敏色素(色素-蛋白复合体)等物质,A正确;B、短日照植物实际是长夜植物,长日照植物实际是短夜植物,短光周期的长暗期中间给予瞬间光照。长日照植物能开花,因为满足了其暗夜长度的要求,B正确;C、长光周期的长光期中间插入短时黑暗,短日照植物不开花,因为不能满足其对连续黑暗时间较长的要求,C错误;D、由题意可知,该实验说明植物开花可能与连续暗期的长短有关,D正确。故选C。11.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与代谢相关的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活性B.两者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肽键的形成方式千差万别C.离开根瘤菌后,豆科植物蛋白质的合成量有所减少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分开后,彼此都不能正常生活【答案】C【解析】【分析】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形成一个肽键的过程。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详解】A、根瘤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A错误;B、两者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而肽键是通过脱水缩合过程形成的,形成方式没有差别,B错误;C、离开根瘤菌后,豆科植物获得的N减少,故其蛋白质的合成量有所减少,C正确;D、如果环境条件适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分开后,也能正常生活,D错误。故选C。12.神经胶质细胞又称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胶质细胞可以在体内重编程而产生神经元。胶质细胞恶性增殖可形成致死率较高的神经胶质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题意判断,胶质细胞很可能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B.胶质细胞转变为神经元,细胞的基因组成、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改变C.胶质细胞恶性增殖的过程中,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在中心体加工成成熟的蛋白质D.减少接触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生活方式,保持积极心态可杜绝癌症的发生风险【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详解】A、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A正确;B、胶质细胞转变为神经元,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只是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B错误;C、中心体主要由两个相互垂直排列的中心粒组成,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错误; D、远离致癌因子,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风险,D错误。故选A。13.下列有关神经系统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B.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C.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D.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答案】A【解析】 【分析】1、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2、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它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 3、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4、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详解】A、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中枢,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高级功能,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A正确。B、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还具有控制生物节律的作用,所以若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B错误;C、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说明脊髓中的排尿中枢正常,只是不能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所以损伤的可能是大脑皮层中排尿中枢或脑中高级排尿中枢与脊髓中低级排尿中枢之间的联系中断,C错误;D、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某人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受损的部位最可能是小脑,D错误;故选A。1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并且运动越精细的器官,皮层代表区范围越大。B.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C.脊髓、脑干和下丘脑中都有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中枢,但是大脑皮层对这些中枢有一定的调控作用D.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完全不自主【答案】D【解析】【分析】各级中枢的联系: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 【详解】A、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而且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位置是倒置的,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并且运动越精细的器官,皮层代表区范围越大,A正确;B、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的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正确;C、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故脊髓、脑干和下丘脑中都有对内脏活动进行调节的中枢,但是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对这些中枢有一定的调整作用,C正确;D、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这就使得自主神经系统并不完全自主,D错误。故选D。15.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沙漠防治的先锋树种是沙柳,为提高沙柳成活率,常常需要对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一定量的成熟叶片。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上述掐尖的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加快侧芽生长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C.生长素是一种蛋白质,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D.顶端优势现象说明生长素具有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为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也植物>单子叶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表现为根>芽>茎。【详解】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下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因此上述掐尖的目的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的生长,A正确;B、生长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抑制侧芽的生长,B正确;C、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本质为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D、顶端优势是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受到抑制的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表现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正确。故选C。16. 内蒙古短花针茅生活区域气候干燥、草地严重退化,其根系周围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为短花针茅提供氮、磷等无机物,实验探究针茅根部分泌物对微生物的影响,结果如图(优势度与丰富度相反;优势度指数越大,说明群落内优势种的地位越突出)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内蒙古短花针茅生活区域的群落类型为荒漠草原群落B.调查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应取表层土进行采集、调查C.针茅与其根系周围土壤微生物的关系可能为原始合作D.针茅根部分泌物可以降低微生物优势种的竞争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1、优势度用以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2、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详解】A、内蒙古短花针茅生活区域草地严重退化,所以其生活区域的群落类型为荒漠草原群落,A正确;B、调查土壤微生物丰富度时,应去除表层土后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B错误;C、微生物为针茅提供无机物,图中可表明针茅根部分泌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微生物丰富度,所以二者关系可能为原始合作,C正确;D、与对照组相比,根部分泌物会降低优势度指数,所以会降低微生物优势种的竞争能力,D正确。故选B。17.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如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次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B.物质A为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增殖分化C.细胞①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D.接种HPV疫苗的人体在感染HPV后,细胞④会迅速增殖分泌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①是抗原呈递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③是B细胞,④是记忆细胞,⑤是浆细胞。【详解】A、接种HPV疫苗能实现有效的免疫预防,A正确;B、物质A是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为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③B细胞增殖分化,B正确;C、细胞①属于抗原呈递细胞,能摄取、处理、呈递抗原,C正确;D、细胞④是记忆细胞,不能分泌抗体,当接触抗原后,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分泌抗体,D错误。故选D。18.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嫁接矮果,用小便反复浸过并晒干的黄泥封住树枝促进生根②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③开花传粉遇上连续阴雨天,对作物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A.措施①的原理是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植物生根B.措施②反映光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 C.措施③可以用于连续阴雨天气油菜传粉失败的补救,提高油菜种子的产量D.措施④中这种“气”是乙烯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答案】A【解析】【分析】1、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2、生长素作用是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促进植株生根,高浓度会抑制生长。3、高等植物生长发育是受环境因素调节的,光、温度、重力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尤为重要。【详解】A、泥封树枝促进生根是因为小便中含有生长素,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生根,A正确;B、措施②进行光周期处理,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反映了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不能反映光直接调控植物的生长,B错误;C、作物没有授粉就不能形成种子,喷施生长素不能获得种子,C错误;D、④“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植物激素),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D错误。故选A。19.下图表示大脑海马区突触在受到长时低频刺激和高频刺激后引起突触结构的改变,分别形成长时程抑制效应(LTD)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谷氨酸,需要消耗ATPB.形成LTP过程中后膜兴奋性电位比形成LTD过程高 C.LTD与LTP的形成与刺激后内流Ca2+的多少有关D.形成LTP后的A受体比形成LTD后的A受体多【答案】B【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A、谷氨酸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谷氨酸,该过程需要消耗ATP,A正确;B、兴奋性电位高低与钠离子浓度差有关,与刺激强度没有关系,B错误;CD、分析图可知,大脑海马区突触在受到长时低频刺激后,谷氨酸与B受体结合后,Ca2+内流,使细胞内PP1增加,PP1可以促进A受体发生磷酸化,磷酸化的A受体的内吞,使突触后膜上A受体减少,形成长时程抑制效应(LTD);而长时高频刺激后,谷氨酸与B受体结合后,Ca2+内流,使细胞内CaMKII增加,CaMKII可以促进A受体发生磷酸化,同时促使重新释放A受体,形成长时程增强效应(LTP),所以LTD与LTP的形成与刺激后内流Ca2+的多少有关,形成LTP后的A受体比形成LTD后的A受体多,CD正确。故选B。20.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产生排尿反射。如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不同中枢对排尿的调节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当冲动到达a点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B.产生尿意后,(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为:f-d-c-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C.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能产生尿意但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其受损部位一定是图中的c D.排尿过程中,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胱逼尿肌进一步收缩,并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有关内容,在审题时特别要注意关键字眼,比如如何理解“尿意”两字等。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详解】a处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传到a点后,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引起Na+内流,A错误;意识的产生在大脑皮层,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大脑皮层排尿中枢f→传出神经d→脊髓腰骶段c(或初级排尿中枢)→传出神经a→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舒张→尿液排出,B正确;能够产生尿意,说明兴奋能够传至大脑皮层,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可能是位于脊髓的排尿中枢受损,或者是脊髓的排尿中枢正常,但发出的指令不能到达膀胱推测其受损部位,因此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c、或者a、或者ac同时受损,C错误;正常人排尿过程中,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又刺激了膀胱壁内牵张感受器,由此导致膀肢逼尿肌反射性地进一步收缩,并使收缩持续到膀胱内尿液被排空为止,该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D错误。第2卷:非选择题(60分)21.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为主的异质性病症,症状表现为咳嗽、喘息、气促等,以过敏性哮喘为主。图(a)为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过敏原引发过敏性哮喘的过程中,IgE特异性地吸附在肥大细胞上的根本原因是___。(2)SO2是一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为探究SO2对重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影响,研究者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如下表。各组小鼠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IgE的含量。探究SO2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的影响实验处理过程实验处理ABCD暴露在10mg/m3SO21小时/天,连续7-+-+ 天注射200uL生理盐水配制的OVA溶液--++a++--注:+表示进行处理,-表示未进行处理检测结果如图(b):①完善上述表格实验处理中的a___。②实验结论:___。(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改善过敏性哮喘的措施:___。【答案】(1)只有肥大细胞中的IgE受体基因被特异性(或选择性)地表达(2)①.注射200μL生理盐水②.SO2会(使OVA诱导的小鼠产生更多的IgE,从而)加重过敏性哮喘(3)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SO2的排放/研发能和IgE特异性结合的药物【解析】【分析】过敏反应是过敏原再次侵入有过敏体质的机体时,初次接触过敏原使机体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细胞表面,这时与过敏原结合,进而使靶细胞释放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发过敏反应。【小问1详解】抗体IgE具有特异性,只能和IgE受体结合,肥大细胞中的IgE受体基因被特异性(或选择性)地表达,因此IgE特异性地吸附在肥大细胞上。【小问2详解】①本实验是探究SO2对重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小鼠过敏性哮喘影响,自变量是否有SO2或者OVA,同时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实验处理注射200μL生理盐水(为对照组)。②分析柱形图,A、B两组没有使用OVA溶液处理,C、D组使用OVA溶液处理,结果A、B两组的IgE的含量比C、D组都更低,说明OVA可以诱导小鼠产生抗体IgE;CD对比,SO2 会使0VA诱导的小鼠产生更多的IgE。综上实验结论SO2会(使0VA诱导的小鼠产生更多的IgE,从而)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问3详解】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改善过敏性哮喘的措施有避免接触过敏原,减少SO2的排放,研发能和IgE特异性结合的药物等。22.cAMP(环化—磷酸腺苷)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后环化而成的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人在饥饿时,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cAMP分子中的腺苷由____化合物组成。(2)图2中,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的调节方式是____,肝脏细胞中ATP的合成场所是____。正常情况下,肾上腺素、cAMP、葡萄糖、糖原可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有____。发生图示生理过程时,血管C、D、E三处的血糖浓度大小关系最可能为____。(3)当血糖含量升高后,信号分子X发挥作用,它最可能是____,与肾上腺素作用关系是____。(4)结合图2分析,下列选项中可能会引发低血糖症的有____(多选)。A.体内产生G₂蛋白抗体B.体内产生肾上腺素受体的抗体C.信号分予X含量过高D.控制酶P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答案】(1)腺嘌呤和核糖(2)①.神经调节②.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③.肾上腺素、葡萄糖④.D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