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83620144
大小:1.12 MB
页数:8页
时间:2024-09-03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高一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不一定很大B.质点是理想化模型,现实并不存在,所以引入它没有多大意义C.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着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D.N、kg、m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质点作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一定是时刻在变化C.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D.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3.为了响应节能减排缓堵的号召,某教师下班后骑自行车回家,手机导航(如图所示)显示有三种方案。方案一“30分钟,6.0公里”,方案二“33分钟,6.4公里”,方案三“36分钟,7.0公里”。关于该老师回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在骑行回家的过程中不能被当成质点B.三种方案回家的位移相等C.三种方案回家的平均速度相等D.三种方案回家的平均速率相等4.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棒上的M、N两点,系着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绳上套有一光滑小金属环。现将木棒绕其左端逆时针缓慢转动一个小角度,则关于轻绳对M、N两点的拉力F1、F2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1和F2都变大B.F1变大,F2变小C.F1和F2都变小D.F1变小,F2变大5.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m,用一轻弹簧连接,将A用长度适当的轻绳悬挂于天花板上,系统处于静止状态,B物块恰好与水平面接触,而没有挤压,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x,现将悬绳剪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3gB.悬绳剪断瞬间,A物块的加速度为2gC.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时速度最大D悬绳剪断后A物块向下运动距离x此时加速度最大6.一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的过程可看成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开始第一秒内与最后一秒内的位移之比为K,刹车距离为x,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的数值为( )A.B.C.D.7.如图所示,OP为一满足胡克定律的弹性轻绳,其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滑块P相连,当弹性绳处于竖直方向时,滑块P对地面有压力作用。Q为紧挨绳的一光滑水平小钉,它与天花板的距离等于弹性绳的自然长度,现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滑块P,使之向右缓慢地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弹性绳处于弹性限度内,且满足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的关系,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作用于滑块P的摩擦力不变B.地面对滑块P的支持力增大C.水平力F减小D.水平力F保持不变8.如图所示,一小车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用细线OA和AB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在小车中,其中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AOB=15°,AB水平并与固定在小车侧壁上的拉力传感器相连。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现使小车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欲使传感器示数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一定向左运动B.小车的加速度向左,大小一定为m/s2C.小车的加速度向左,大小可能为20m/sD.小车可能向右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5m/s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A.力B.加速度C.质量D.路程10.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河宽为200m,水流速度为3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50sB.小船以最短时间过河,其位移为200mC.船头垂直河岸过河,水速越大,过河时间越长D.小船过河的实际速度可以垂直于河岸11.两倾斜的平行杆上分别套着a、b两相同圆环,两环上均用细线悬吊着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杆向下滑动,各自的环与小球保持相对静止时,a的悬线与杆垂直,b的悬线沿竖直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环与杆无摩擦力B.d球处于失重状态C.杆对a、b环的弹力大小相等D.细线对c、d球的弹力大小可能相等 12.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 )A.若,小球b在下降过程中与a球相遇B.若,小球b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球相遇C.若,小球b和a不会在空中相遇D.若,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球速度为零13.质量为0.3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其在只受摩擦力作用时和受到摩擦力、水平力F两个力共同作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m/s2)( )A.水平力F可能等于0.3NB.摩擦力可能等于0.1NC.水平力F一定等于0.1ND.摩擦力可能等于0.3N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4分)14.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实验。(1)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是_________;A.实验前,应该先把弹簧水平放置测量其原长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的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之比相等(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____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15.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为砂和砂桶的质量,为滑轮的质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图像丙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求得图线的斜率为,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A.B.C.D.(4)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如图丁所示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2 分。解答应当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6.重为40N的物体与竖直墙壁的动摩擦因数为0.4,若用斜向上与水平面成的推力托住物体,物体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要使物体能匀速下滑,推力F的大小应变为多大?(,)17.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行驶,其初速度均为,甲、乙两汽车刹车制动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和。汽车甲的司机在汽车乙后面看到乙车刹车后立即刹车,若甲汽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要两汽车不相撞,甲、乙两汽车在乙车刹车前至少相距多远?18.如图,倾角为37°的倾斜传送带AB以的恒定速率逆时针转动,一可视为质点的煤块以的速度从A点沿传送带向下运动直到离开点。已知AB长度,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计传送带滑轮的尺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求:(1)煤块刚从A点滑上传送带时煤块的加速度的大小;(2)煤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3)煤块在传送带上的滑痕长度。19.如图,一质量M=15kg的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零时刻,木板右端距墙壁的距离为x=4.5m,滑块和木板具有水平向右的相同初速度v0,1s末木板与墙壁发生碰撞。若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反向,且碰撞前后滑块速度不变,已知滑块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µ1=0.4,木板下表面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µ2=0.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运动过程中滑块始终未离开木板,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初速度大小v0和碰撞前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2)碰撞后,木板和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1和a2;(3)木板的最小长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