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7244

大小:51.1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4-01-22

上传者:老李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海南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试题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请在答题卡各题目规定的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试卷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②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③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④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埋和政治。说埋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⑤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⑥“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于“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⑦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⑧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⑨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靠。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识在逻辑上说不通。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3分)A.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B.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C.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D.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B.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的作用,提出借小说来说服读者接受新思想的观点。D.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4.为什么说理只是“可能”具有说服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4分)5.《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的评论指出,“张口闭口‘脑残’”是有害的网络表达。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种表达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又见香雪铁凝我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写于1982年,香雪是小说女主人公的名字。1985年在纽约一次同美国作家的座谈会上,曾经有一位美国青年要我讲一讲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我的小说无法当作故事讲;其次在我的内心深处,觉得一个美国青年是无法懂得中国贫穷的山沟里的一个女孩子的世界的。然而这位美国人把持着话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于那要求变成了请求。身边我们那位读过《哦,香雪》的美国翻译也竭力撺掇着我,表示他定能把我的故事译得精彩。于是我用三言两语讲述了小说梗概。 我没有想到在场的人们竟为这小说兴奋不已。一家名叫《毛笔》的杂志的主编对我说:“你知道你的小说为什么打动了我们,因为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接着他又问我是否读过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我说很抱歉我从未读过。他说肯尼迪在演说里就向人们描述过他当年是怎样从家乡小村里走出来第一次坐火车的,肯尼迪的内心感受令人泪下。我没有过多地关注肯尼迪的感受,令我留意的是主编前边的那句话:“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与其说我因这句褒奖而获得了虚荣心的极大满足,不如说是这句话使我忽然有点明白我为什么要写小说。上述一切仿佛是旧话重提了。之所以重提旧话,是因为今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将我的《哦,香雪》拍成了电影。可以想象把《哦,香雪》拍成电影是怎样的艰难。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不仅会使人在将来的上座率、拷贝数上为之伤神,导演和摄影也会对它望而却步。日子定在晚秋,我重返九年前曾经住过的那个小村苟各庄,当年它是河北涞水县最穷的村子之一。《哦,香雪》的拍摄点就在这村子附近——北京房山与河北涞水交界处的十渡风景区。我记得那年也是晚秋,我在苟各庄下了火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路基下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户棂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白猪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土地的贫瘠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地在困顿中平静地守着自己的一份日子,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发现他们四周那奇妙俊美的大山是多么的诱人,也没有发现一只鸡和一斤挂面的价值区别,于是就有了北京人只需乘二百华里的火车,用一斤挂面到这里换一只鸡的怪事。如今苟各庄已是河北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野三坡的一部分,从前的香雪们也早已不再像等情人一般地等待火车,他们有的考入度假村做了服务员、导游,有的则成了家庭旅馆的女店主。她们的目光从容、自信,她们的衣着干净、时新,她们的谈吐不再那么畏缩,她们懂得了价值,她们说:“是啊,现在我们富了,这都是旅游业对我们的冲击啊。”而仅仅两年前,她们还把旅游说成“流油”——真是一桩流油的事哩!我乘了一辆面包车,去看摄制组最后的拍摄。一位在野三坡度假村当客房服务员的苟各庄姑娘小玉,因了对拍电影的好奇,也和我一同前往。一路上小玉不停地为什么事情咯咯笑着,一只项链式电子表在她胸前荡来荡去。我们在十渡站下了车,我看见白色站牌已换成小说中的站名:台儿沟。这是一个卧在大山之中的山区小站,几条单薄的铁轨寂静地伸向远方。此时没有火车通过,站台上也没有旅客等车。只在候车室那扇小小的绿色门前,并排挤着四五个挎着荆编篮子的半大女孩,篮子里有核桃和大枣。坚硬的山风把她们的嘴唇吹得发紫,她们把双手袖在薄棉袄的袖筒里,脚上是家做的花布单鞋。哦,香雪!我认出了她们,也认出了饰演香雪的薛白。现在她分明是苟各庄姑娘了,如同九年前我熟悉的女孩子一样。这时与我同车来的小玉也发现,原来站台上这几个装束寒酸的女孩便是电影演员了。“像!”小玉说。她望着面前的薛白们,眼光有点惊奇,还有点居高临下:“真像!”小玉又说,“和早先我们穿的一样。”她对“早先”二字加重着语气。那么,香雪仿佛是个早先的故事了,仿佛已是小玉们依稀可辨的一个遥远,又仿佛是无中生有①的存在。一瞬间我几乎有点为香雪、为导演、为摄影师、为我自己感到沮丧:日子果真是那样的多变么?香雪已不复存在,为什么人们非要钻进这大山,苦苦地制造一个香雪出来? 然而香雪分明地站在我的眼前,她挎着一篮子核桃,是要卖给火车上的旅客的,可是她还不会讨价还价,只会说:“你看着给吧!”我想起我所尊敬的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我明白了,香雪并非从前一个遥远的故事,并非一个与小玉的“早先”衣束相像的女孩,那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那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的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我深知这一切都是因了我的无中生有②,虽然香雪的确是我在那个小村苟各庄的发现。我想无论对于小说还是电影,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不困难;但要明白无中生有对小说和电影的意义,就似乎不大容易。而我所说的无中生有,恰恰是指作家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你理应知晓生活是创造的源泉,你更应懂得无中生有对于创造的重要。越来越发觉因了我的无中生有,香雪才获得长久存在的意义;因了无中生有③的香雪,才有读者觉出地表现着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的东西。(摘编自《铁凝散文》2022年版,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用三言两语”讲了《哦,香雪》的梗概,表现出“我”因小说本体和文化沟壑的原因而不想讲,却又不得不讲的尴尬。B.作者专门写到小玉胸前荡来荡去的一只项链式电子表,以此展现了现代文明带给苟各庄的女孩子们的变化。C.文章末尾,作者高度肯定了“无中生有”对文学、艺术等的作用,强调了创造精神对于创作者的重要性。D.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苟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为了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语言虽朴实却不乏生动,如描写十渡站见到的场景时,“卧在大山之中”“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特征。B.文中画横线的段落使用排比和问句,情感饱满而深沉,展现出作者因质朴纯净的香雪已远去而引发的思考,同时为下文的转折蓄势。C.这篇散文回忆与现实交织,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丰富,但都是围绕着《哦,香雪》来组织材料,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D.本文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不仅点面结合地呈现了苟各庄的发展变化,还传达出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思考、感悟。8.面对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作者感慨将《哦,香雪》拍成电影很艰难。请结合教材及本文,谈谈艰难的原因。(6分) 9.文章后半部分反复提及“无中生有”一词,含义不尽相同,请结合文本分析文章中加点的三处“无中生有”的意义。(6分)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材料一: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节选)材料二: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春秋三十有四战,未有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者。以尊败乎卑,以师败乎人,则骄其敌。襄公以师败乎人,而不骄其敌,何也?责之也。泓之战,以为复雩之耻也。雩之耻,宋襄公有以自取之。伐齐之丧、执滕子、围曹、为雩之会,不顾其力之不足,而致楚成王。成王怒而执之。故曰,礼人不答,则反其敬;爱人而不亲,则反其仁;治人而不治,则反其知。过而不改,又之,是谓之过,襄公之谓也。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道也,岂曰以报其耻哉?宋公与楚人战于泓水之上。司马子反曰:“楚众我少,鼓险而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君子不推人危,不攻人厄,须其出。”既出,旌旗乱于上,陈乱于下。子反曰:“楚众我少,击之,胜无幸焉。”襄公曰:“不鼓不成列。”须其成列而后击之,则众败而身伤焉,七月而死。倍则攻,敌则战,少则守。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信之所以为信者,道也。信而不道,何以为道?道之贵者时,其行势也。(《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吾闻之也A君子B不厄C人D吾虽丧E国之余F寡人G不忍行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阳,指水的北面,与《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中的“阳”意思不同。B.请,文中指请求别人做某事,与《屈原列传》中“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的“请”意思不同。 C.爱人,意为关爱他人,儒家认为只有“爱人”才能成为有慈爱之心,有大智慧的“仁者”,即所谓“仁者爱人”。D.言而不信,指说话如果不真诚,不可靠,其中的“信”字与成语“背信弃义”中的“信”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有官吏建议他趁楚军还未渡过泓水时进攻,宋公认为不是君子所为,拒绝了。B.宋襄公因为骄傲轻敌,军队人数众多却败给人数少的楚人,《春秋》记载这一场战役,是为了责备他。C.宋襄公在主持雩地会盟时,不顾自己力量不够,把楚成王请到会,反而被愤怒的楚成王抓了起来。D.宋襄公没有听从臣下建议,两次错失攻打楚人的机会,结果导致作战失败,自己也因此受伤身亡。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2)古者,被甲婴胄,非以兴国也,则以征无道也,岂曰以报其耻哉?14.对于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的失败,《公羊传》和《谷梁传》两本书是如何评价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江州①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刘长卿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②慎风波。【注】①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地处淮南。诗人此时由原贬地南巴奉诏转往新贬地——较近的睦州。在途经江州时,创作了此诗。②遣,叮嘱。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醉歌,常常作为古代文人消减心中愁苦的一种方式。诗人也是如此,借醉歌来遣愁。B.颔联和《登高》一诗都选用了“落木”这一特定意象来表达对个人遭际的深沉感慨。C.颈联上句与首句呼应,表达了将转贬到较近之地的喜悦之情,提升了全诗情感格调。D.诗人用此诗向友人倾吐了自己内心情愫,叙述、描写、抒情等综合运用,风格浑厚。 16.林庚在《说“木叶”》中指出古诗意象“木”有“落叶”与“干燥”两个艺术特征。请以其中一个(“落叶”或者“干燥”)艺术特征为出发点,以“木的意蕴”为话题,写出你对本诗评论的思路。(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分析道,秦国战争以外所得土地远远多于战争所得,因此“  ,  ”,本来就不在于战争。(2)《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忘却时间的句子是“  ,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以人与月比较表达哲思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不管在自然界中,①,真菌无处不在、功能多样,对人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②。在自然界中,真菌在降解动植物残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生活中,某种真菌能在数周内分解一些塑料,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提供了思路。作为生态系统的“清洁工”,真菌的清洁工具是其丰富的降解酶类。真菌还是童叟无欺的“买卖人”。真菌和植物的根系形成了菌根共生体系,植物能将自身光合产物的20%提供给菌根真菌,而菌根真菌能介导80%的植物磷及20%的植物氮供植物吸收。真菌也是作威作福的“小霸王”。理论上,()。但真菌中也有大量动物病原菌和植物病原菌。人如果误食它们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产生各种各样的幻觉。总之,真菌具有多种多样的作用,我们应加强对真菌的了解,③,避离有害真菌,为大自然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因为人类体温维持在36℃左右,大多数真菌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长,真菌对普通人的影响有限B.真菌对普通人的影响有限,因为人类体温维持在36℃左右,大多数真菌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长C.真菌对普通人的影响有限,大多数真菌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长,因为人类体温维持在36℃左右D.人类体温维持在36℃左右,大多数真菌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长,因此真菌对普通人的影响有限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①对于青岛的樱花,我久已听人讲究过;既然今年有看着的机会,一定不去未免显着自己太别扭;虽然我经验过的对风景名胜和类似樱花这路玩艺的失望使我并不十分热心。太阳刚给嫩树叶油上一层绿银光,我就动身向公园走去,心里说:早点走,省得把看花的精神移到看人上去。这个主意果然不错,差不多除了几位清道夫,就只有我自己。我在那条樱花路上来回蹓跶,远观近玩的细细的看了一番樱花。②樱花说不上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它艳丽不如桃花,玲珑不如海棠,清素不如梨花,简直没有什么香味。它的好处在乎“盛”:每一丛有十多朵,每一枝有许多丛;再加上一株挨着一株,看过去是一团团的白雪,微染着朝阳在雪上映出的一点浅粉。来一阵微风,樱树没有海棠那样的轻动多姿,而是整团的雪全体摆动;隔着松墙看过去,不见树身,只见一片雪海轻移,倒还不错。设若有下判断的必要,我只能说樱花的好处是使人痛快,它多、它白、它亮,它使人觉得春忽然发了疯,若是以一朵或一株而论,我简直不能给它六十分以上。③无论怎说吧,我算是看过了樱花。不算冤,可也不想再看,就带着这点心情我由花径中往回走,朝阳射着我的背。20.与划线处冒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心里说:早点走,省得把看花的精神移到看人上去。A.它的好处在乎“盛”:每一丛有十多朵,每一枝有许多丛;再加上一株挨着一株,看过去是一团团的白雪,微染着朝阳在雪上映出的一点浅粉。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C.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D.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21.请用否定句概括出作者对青岛樱花“不十分热心”的原因。(4分)22.请简要分析加点处“发了疯”一词的词意。(4分)四、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以下四句格言出自《格言联璧·处事》(1)待已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2)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感,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3)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4)面谀之词,有识者未必悦心;背后之议,受憾者常若刻骨。读完以上格言,你对“为人处世”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你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海南中学202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原文“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说故事的说理方式在逻辑上未必说不通。2.B3.C【解析】A项,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没有涉及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B项,荀子这两句话意为以严肃庄重的态度、端正真诚的心面对对方,指向说理中的“信誉”要素。D项,“不违逆于理”强调“理”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到说理中的“情绪”要素。4.①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被说服。②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③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共4分,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②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③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共4分,每点2分,任答其中两点即可。原文对说理构成因素的相关论述1分,结合该论述进行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的能力。D项“突出苟各庄村民的朴实、北京人的精明”不是此处的写作目的。写北京人乘二百华里的火车到苟各庄用一斤挂面换他们一只鸡的事,是借夸大物品间的价格落差,突出了山村的封闭落后,山民拮据。7.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项“坚硬的山风”运用比拟错,“坚硬的山风”不是比拟,而是移就。8.①这是一个情节不完整的故事,主要讲了香雪勇敢踏上火车,用鸡蛋换来铅笔盒,不契合一般电影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性的追求。②《哦,香雪》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它注重的是对香雪的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抒情性强。③对《哦,香雪》的电影上座率、拷贝数等商业价值、市场前景的担忧,可能会使电影从业者对它望而却步。(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的能力。小说《哦,香雪》主要描写了香雪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勇敢踏上火车,用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铅笔盒,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回家的故事。一般来说,电影追求那些跌宕起伏的故事,而《哦,香雪》只是一个情节不完整的故事,这就不契合一般电影对跌宕起伏的故事性的需求,所以作者说把它拍成电影很艰难。《哦,香雪》中,作者有意交代了香雪踏上火车,用鸡蛋换来铅笔盒这一举动的心理活动,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于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以及山里姑娘自爱自尊的性格特征。《哦,香雪》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它注重的是对香雪的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抒情性强,电影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抒情性方面较难,所以作者说把它拍成电影很艰难。根据“这个没有故事的故事不仅会使人在将来的上座率、拷贝数上为之伤神,导演和摄影也会对它望而却步”分析,对《哦,香雪》的电影上座率、拷贝数等商业价值、市场前景的担忧,可能会使电影从业者对它望而却步。9.①指的是“香雪”这一形象在现实中找不到切实的根据而凭空创造;②指的是作家在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的基础上,通过虚构的艺术方式加工创造艺术形象;(关键意思:作家对生活和生命本身更深层次的总体把握与判断)③指的是经过虚构艺术加工,赋予小说艺术形象以生活与生命意义的丰富内涵与深层次价值。(关键意思:具有丰富内涵、深层意蕴(价值)的形象)10.ADF11.D(A.正确。山南水北谓之阳。B.正确。请求别人做某事;/愿意。句意: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凭借臣张仪就可以换取汉中的地,臣愿意前往楚国。C.正确。D.错误。意思不同。真诚,可靠;/信用。句意:说话如果不真诚。/违背诺言,不讲道义。故选D。)12.B(“宋襄公因为骄傲轻敌”错误。由原文“襄公以师败乎人,而不骄其敌,何也”可知,宋襄公以人多的军队败于人少的楚人,却不是因为骄傲轻敌。故选B。)13.(1)所以君子很赞成宋襄公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在大事面前不忘大礼的做法。(“大”,很赞成;“鼓”,攻击;“不成”,没有摆好;“临”,在…面前(面对…))(2)古时,披上铠甲戴上头盔,不是为了振兴国家,就是用来讨伐无道的国家,难道能用作战报仇雪耻吗?(“被”,披上;“婴胄”,戴上头盔;“岂曰以报其耻哉”,省略句,“以”后边省略了“作战”;“岂”,难道。)14.①《公羊传》认为宋襄公具有帝王的品德只是没有臣民辅佐他,这场战役虽然失败,也能与周文王发动的战争相提并论。②《谷梁传》认为宋襄公为了雪耻而错误发动战争,又没有抓住时机,顺应形势,因此失败。15. C【解析】结合全诗及颈联的下句,可以看出“寄身且喜沧洲近”的“喜”,应是虽言喜悦,实为愤懑,与首联说“承优诏”的表情达意的方式一样,它并未提升全诗情感格调。理由有三。①句内:且,暂且之意,表达“喜”只是暂时的,而非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悦。②句间:颈联下句“顾影无如白发何”,语意为回看自己的身影,看到自己的白发,无奈惆怅。(无如……何,不能拿……怎么办)如果上句为真正的喜悦,那联内两句情感脱节。③全诗:从全诗来看,诗人孤独、飘泊、愤慨之情是贯穿始终的,此句与首句并非喜悦之情,更未提升全诗情感格调。16.“落叶”示例:①从“木落”可知,“木”为落叶之意。(1分)②暗寓作者生命如落叶,(1分)头发苍白,已至暮年(1分)。③同时又暗指作者命运如落叶,(1分)两次被贬,漂泊无定(1分);表达年岁已老、漂泊无定的伤感(1分)“干燥”示例:①“木”,意为木头,有干燥之意。(1分)②暗寓作者生命如干枯之木,(1分)头发苍白,已至暮年(1分)。③更暗指内心如木,(1分)因贬痛苦无奈,内含愤慨之情(1分);表达年岁已老、漂泊无定的愤慨(1分)17.(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2)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18.B(结合前文“理论上”可知,应先概括出结论,再解释原因,可排除A、D;“这个温度”表明前面应提到具体温度,因此应先说“人类体温维持在36℃左右”,再说“大多数真菌在这个温度下无法生长”,可排除C。故选B。)19.①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②真菌是大自然的“清洁工”③保护有益真菌【解析】(第①处,由前面的“不管”可知,此处应用“还是”承接,内容上应与“自然界”相对,应指人类日常生活,可填“还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第②处,根据后文“作为生态系统的‘清洁工’,真菌的清洁工具是其丰富的降解酶类”可知,此处是把真菌比喻成大自然的“清洁工”;根据第3、4两段的段首句的句式,此处可填“真菌是大自然的‘清洁工’”。第③处,此处所填内容与“避离有害真菌”相对,可20.C【解析】划线处冒号用在“说”的后面起提起下文的作用。A解释说明,冒号后对樱花从一丛到一枝再到一株株盛开情景的描写都是在解说“盛”字;B总结上文;C提起下文;D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21.①听人讲究过没有好奇心;②看过的风景名胜没有给作者好的体验。(共4分,每空2分) 22.“发了疯”的本意是指失去常态(失去控制/反常)(1分),在句中写出了春天的樱花开得热烈肆意(1分),表达了作者对樱花开得过于繁盛反而适得其反的遗憾(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作文解析本题为名言类任务驱动型题。题干中要求考生谈对“为人处世”的感悟,感悟应从所给材料中提炼得来。材料为四则处事格言:(1)该格言意为,对待自己,要从没有过失中发现过失;对待别人,即使其有所过错,也要从中找到其可取之处。说明人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该格言意为,用真诚待人,事情虽不一定成功,日后他人必定知我真心诚意。以欺骗的心肠处事,别人一时或许受到迷惑,但日久必见我心肠狡诈。(3)该格言意为,内心净化得像镜子般明亮、像不流的水一样澄澈;用泰山的崇高来约表自己的品行;做事要清正廉明,不偏袒徇私;待人要心胸坦荡,没有不能告人之事。(4)该格言意为,奉承人的话,有见识的人听起来不一定喜悦;在背后议论别人是非,当事人恨之入骨。四则名言都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原则,概言之,就是待人要宽容大度、真诚坦荡。“为人处世”其实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要求,而是相对而言,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就是对他人的态度,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为人处世”折射出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关于“为人处世”的内涵,不能脱离原材料泛泛而谈,可以把四条格言集中在一起理解,即“待人要宽容大度、真诚坦荡”;也可以就其中一条格言的含义来把握,如第一条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行文之中,考生要明确两大问题:一、在如今这个时代,为什么还要强调“为人处世”的道理;二、对于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又当如何去“为人处世”。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从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乃至文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仅供参考,估计很少学生能达到这种思考程度);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思考,要体现出思辨性,我们所强调的“为人处世”是积极方面的,即宽容大度、真诚坦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的道德自律意识,而非消极的圆滑处世,行文之中可以展开对比论证分析,也可以用一小段集中论述。若写成记叙文,可记叙自己关于“为人处世”方面的故事,不要泛泛地叙述,而要在细节处打动人心。立意:1.为人处世贵在宽容大度、真诚坦荡。2.真诚待人,坦荡处世,方可美美与共。3.为人处世是做人的第一要义,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略文言文参考译文:材料一:宋公与楚军在泓水北面交战。楚国军队渡过泓水到北岸来。有官吏请示宋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宋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使人陷入困境,我虽然是几乎灭亡的国家的后人,我还是不忍心这样做。”楚国军队已经渡过泓水,但还未排列成阵。官吏又请示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摆成阵势时攻打他们吧。”宋公说:“我听说,君子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楚军已经列好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进攻。宋国军队大败。所以君子很赞成宋襄公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在大事面前不忘大礼的做法。只是可惜他具有帝王的品德而没有辅佐他的臣民,认为即使是周文王发动的战争,也不过如此。(《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节选)材料二:冬季,十一月己巳日,是初一,宋国和楚国在泓地作战,宋军失败。春秋记载三十四次战役,没有尊贵者被卑贱者打败,人多的军队被人少的军队打败。如果尊贵者败于卑贱者,人多的军队败于人少的军队,那就是因为骄傲轻敌。宋襄公以人多的军队败于人少的楚人,却不是因为骄傲轻敌。为什么(记载他)?是责备他。泓地之战,宋公是想以此报复雩地会盟上的耻辱。雩地会盟时的耻辱,是宋襄公自讨的。他趁齐有丧事伐齐,抓滕子,围攻曹国,主持雩地会盟,不看自己力量够不够,把楚成王请到会。楚成王一怒就把宋襄公抓起来。所以说,礼敬别人却得不到报答,就不算敬;爱他人却不被亲近,就不算仁;治理百姓却治理不好,就不算有智慧。犯了错误不改,又犯同样的错误,才叫错误,这些说的就是宋襄公。古时,披上铠甲戴上头盔,不是为了振兴国家,就是用来讨伐无道的国家,难道能用作战报仇雪耻吗?宋公和楚国在泓水边作战。司马子反说:“楚国兵多,我们兵少,趁他们渡河危险时攻打,肯定取胜”。宋襄公说:“君子不趁人之危,别人困厄时攻击,等他们过河。”楚军已经过了河,上面指挥的军旗乱了,下面阵容也乱了。子反说:“敌众我少,此时攻打他们,肯定能胜。”襄公说:“君子不进攻没列好阵的军队。”等待楚军排好阵列,而后才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公自己也受了伤,七个月后就死了。(军队作战),兵力是对方的一倍就主动进攻,兵力和对方相当就可以打,兵力少于对方就坚守不出。人称为人的原因,就是能说话。人如果不能说话,还算什么人?言语叫做言语的原因,就是真诚。说话如果不真诚,还叫什么言语?真诚之所以真诚的原因,就在于它符合真理。真诚如果不符合真理,那还叫什么真理?真理的可贵就在于它合乎时机,顺应形势。(《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有删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