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ID:83616386

大小:2.85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4-09-03

上传者:老李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资阳市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度上期高一半期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七号此次主要任务是完成与神舟十六号乘组在轨轮换。下图为中国空间站、神舟16号及神舟17号载人飞船组成的三舱三船组合体图片。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有()①入轨后的三舱三船组合体②发射中的神舟十七号③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六号④对接中的神舟十七号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入轨对接空间站核心舱的神舟十七号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地月系【答案】1.B2.A【解析】【1题详解】入轨后的三舱三船组合体和对接中的神舟十七号,属于宇宙中的物质存在形式,属于天体,①④正确;发射中的神舟十七号和返回地面的神舟十六号都没有离开地球,不属于天体,②③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入轨对接空间站核心舱的神舟十七号位于地月系之中,而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故其所属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是银河系,A正确,BD错误;神舟十七号并没有位于河外星系,C错误。故选A。 【点睛】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是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是行星,围绕行星的是卫星。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自然天体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人造天体如太空运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2023年2月中旬傍晚时分,从视觉上看太阳系中最亮的金星与最暗的海王星非常接近,两个天体在浩瀚太空近距离演绎“结伴游”。完成下面小题。3.金星与海王星具有明暗差异,其主要原因()A.发光强弱有差异B.观察角度不同C.云层遮挡程度不同D.距离太阳远近不同4.地球与日月星辰相安无事,是因为()A.地球位于太阳系的中心B.太阳系内天体有规律地运动C.与其他行星渐行渐远D.有天体“众星拱月”般的庇护【答案】3.D4.B【解析】【3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距离太远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距离太阳近,亮度高,海王星距离太阳远,亮度低,所以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远近不同,D正确。金星与海王星均是行星,本身不发光,A错。与观察角度关系不大,B错。均在地球上看,云层遮挡程度差异不大,C错。故选D。【4题详解】太阳系内天体有规律地运动,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使得地球的宇宙环境安全,地球与日月星辰相安无事,B正确。太阳系的中心为太阳,A错。地球与其他行星各行其道,并非渐行渐远,C错。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地球与日月星辰相安无事,并非地球有天体“众星拱月”般的庇护,D错。故选B。【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 某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完成下面小题。5.“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中的日地距离D.稳定的太阳光照6.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答案】5.B6.D【解析】【5题详解】“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自转停止,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没有发生变化,日地距离也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并没有改变,ACD错误;地球不自转,因为公转而产生的昼夜交替周期变为一年,地表温度在白昼期过高,黑夜期过低,昼夜温差变大,温度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B正确。故选B。【6题详解】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A错误;公转轨道在小行星带之外,不能阻挡小行星撞击,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八大行星都与地球公转方向一致,C错误;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D正确。故选D。 【点睛】天文学家有理由相信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木星一定为地球阻挡了很多小行星和彗星,从而保证了地球的安全,在地球足够安全稳定的情况下,生命才能从基础到复杂一步步演化,并最终在地球诞生38亿年后出现人类文明。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了太阳“微笑”照片(如下图)。在紫外线成像中,这些太阳上的暗斑被称为日冕洞,是高速太阳风涌入太空的区域。据此回答问题。7.太阳上的暗斑位于()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8.太阳“微笑”释放的高速太阳风2—3天到达地球,这些带电粒子流可能()A.稳定空间通信B.造成“磁暴”现象C.减弱极光强度D.引起火山喷发【答案】7.C8.B【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中“日冕洞”“高速太阳风”可知,太阳上的暗斑最可能位于日冕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8题详解】高速太阳风表示太阳活动较剧烈,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可能会使地球产生“磁暴”现象,并增强极光强度、扰乱空间通信等,A、C项错误,B项正确;火山喷发主要是由地壳运动导致的,D项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使地球出现“磁暴”现象;同时,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下左图)。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下右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10.甲地质年代,陆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是()A.裸子植物B.被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形成年代距今约为4亿年左右,根据图片可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是自地球诞生到5.41亿年前的这段时间;中生代的年代为2.52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据图可知,甲为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末期,当时陆地上裸子植物最为繁盛,分布最广泛,A正确;被子植物在新生代最为繁盛,B错误;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最为繁盛,C错误;藻类植物在元古代最为繁盛,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①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②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今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是约450百万年前的海相石灰岩,其下为黄带砂岩,表为部分地质年代简表,完成下面小题。生物演化 地质年代距今年代(百万年)侏罗纪145—201爬行动物、裸子植物时代石炭纪299—359两栖动物、蕨类植物时代志留纪419—444鱼类出现奥陶纪444—485无脊椎动物、藻菌时代11.珠峰峰顶石灰岩中可能含有的化石是()A.鳄鱼B.三叶虫C.恐龙D.鹿角蕨12.黄带砂岩形成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A.侏罗纪B.早志留纪C.石炭纪D.早奥陶纪【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材料提及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是约450百万年前的海相石灰岩,而从部分地质年代简表可以看到,约450百万年前处于奥陶纪,此时为无脊椎动物、藻菌时代;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比奥陶纪更早,故珠峰峰顶石灰岩中含有的化石应是三叶虫化石,B正确;而鳄鱼、恐龙、鹿角蕨的出现时间都比奥陶纪晚,故珠峰峰顶的石灰岩里不会出现这些化石,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沉积岩的岩层特点为,下层形成时间更早,上层形成时间较晚,故海相石灰岩其的黄带砂岩形成时间更早,根据海相石灰岩大约形成于奥陶纪可以推断,黄带砂岩形成时间应早于奥陶纪,侏罗纪、早志留纪、石炭纪晚于奥陶纪,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质年代从古至今依次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又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又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新生代又分为: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地球气温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大气成分、云覆盖、地表反照率等。近年来,人类活动也对地球气温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下图示意全球年平均气温距平(与平均值的差)变化(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导致近年来地球气温变化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成分C.云覆盖D.地表反照率14.图示气温变化主要体现在地球大气层的()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15.下列措施有利于缓解地球气温上升的是()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B.节约用水C.节约用纸D.农田施用有机肥【答案】13.B14.A15.C【解析】【13题详解】近年来地球气温显著升高,其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增多。B正确。太阳辐射、云覆盖、地表反照率变化不大,不是主要原因,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地球气温变化主要是近地面对流层大气温度的变化,对流层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圈层,A正确。平流层的热量来源于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的,大气最外界是高层大气,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针对地球近年来气温上升的问题,主要是减少大气CO2浓度,有效措施有节约用纸,减少森林砍伐等;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改善水体环境;节约用水可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农田施用有机肥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均与气候变暖关系不大。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集中于对流层,该层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最新研究发现,鸟粪可以影响北极气温变化。每年迁徙至北极地区的鸟类,所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约4万公吨的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颗粒物不仅集中在鸟群附近,在整个北极均有分布。下面左图是拍摄到的北极地区海鸟,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鸟粪对北极地区气温的影响及其原理是A.升高,④增强B.升高,③增强C.降低,②增强D.降低,①增强17.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16.D17.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1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结合图可知尘埃颗粒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①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北极地区气温降低,D正确。【1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绍兴地区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8.图中塑料大棚和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辐射分别是()A.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C.太阳辐射、太阳辐射D.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19.绍兴地区农民铺放黑色尼龙网的时段最可能是()A.夏季晚上B.夏季中午C.冬季晚上D.冬季中午【答案】18.A19.B【解析】【1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塑料大棚是白色透明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但是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能够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所以直接影响地面辐射,BC错误;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黑色网面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明显,对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影响很小,D错误,A正确。故选A。【19题详解】根据上题解析可知,黑色尼龙网主要是遮挡太阳辐射,削弱太阳辐射,夏季午后温度高,为降低大棚内温度,农民会盖上黑色尼龙网,以减少太阳辐射,B正确;而夏季晚上气温不是很高,且没有太阳辐射,不需要铺放黑色尼龙网,A错误;冬季时温度较低,太阳辐射也比较弱,所以冬季的晚上和中午都不需要铺放黑色尼龙网,CD错误。故选B。【点睛】大气保温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塑料薄膜、玻璃能使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棚内或室内,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把热量传递出去,从而使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内。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也有许多当地俗称为“海子”的湖泊,成为中国最美的沙漠之一。下图表示8月9日(晴天)某湖表层水温与沙漠气温日变化。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0.根据图中两条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A.①线代表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B.①线代表湖泊,气温日较差大C.②线代表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D.②线代表湖泊,白天升温慢21.该湖区从沙漠吹向湖泊的风最强约出现在()A.0时前后B.7时前后C.12时前后D.17时前后【答案】20.D21.B【解析】 【20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沙漠由于水汽较少,云层较薄,因此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湖泊相较于沙漠而言,白天升温较慢,气温较低,夜晚散热较慢,气温相对较高,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不会是①线,B错误;沙漠相对于湖泊,白天受太阳辐射升温快,温度较高,因此应为①线,C错误;由于湖水比周边陆地比热容大,白天气温上升较慢,夜晚气温下降较慢,气温日较差较小,对应的是②线,D正确。故选D。【21题详解】风是从沙漠吹响湖泊,说明湖泊相对于沙漠而言,气温较高;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沙漠气温较高,对应的应是①线,夜晚湖泊气温较高,应为②;因此沙漠吹向湖泊的风最强的时刻,应是湖泊气温高于沙漠最大的时刻,结合图片可知,应是7时前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湖陆地区,白天陆地升温快,近地面形成低压,湖面升温慢,近地面形成高压,近地面风从湖面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陆地降温快,近地面形成高压,湖面降温慢,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向湖面,形成陆风。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2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3.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A.向南B.向北C.向东D.向西【答案】22.D23.A【解析】 【分析】本组选择题以燃放孔明灯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风向和风速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2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由图可知,丁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因此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摩擦力的作用下,丙地近地面吹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有可能向南飞行,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若为高空,则偏转90°),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日光蒸馏法”将地表水变为水汽的能量来自()A.风能B.重力能C.太阳能D.地热能25.该方法可以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24.C25.B【解析】【分析】【24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日光蒸馏法”将地表水变为空气的水分是太阳辐射给地表热量,使地表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与风力、地球重力、地热能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5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该方法将下面的水分蒸发为水汽,模拟了蒸发环节;上部的水珠降落到下面,模拟了降水环节,①③正确,B正确。材料中无水汽输送、地下径流的信息,②④错误,ACD错误。故选B。【点睛】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下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我国的气候干旱地区,农民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左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环节,右图为宁夏砂田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左图中()A.①代表蒸发B.③代表降水C.④代表地下径流D.⑤代表水汽输送27.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是()A.①增加B.②增加C.③增加D.⑤增加【答案】26.C27.C【解析】【26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由大气水转为地表水,代表降水,A错误;③为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代表下渗,B错误;④为地下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下径流,C正确;⑤为地表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C。【27题详解】读图可知,①是由大气水转为地表水,代表降水,砂石覆盖,对大气降水影响较小,A错误;②是地表水转为大气水,代表环节是蒸发,砂石覆盖能抑制蒸发,B错误;③为地表水转为地下水,代表下渗,覆盖砂石,有利于雨水的下渗,C正确;⑤为地表水转为海洋水,代表地表径流,覆盖砂石,利于雨水下渗,从而可以减少地表径流,D错误。故选C。【点睛】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 改变地表径流——最主要的影响方式,人类的引河湖水灌溉、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填河改路、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针对河流、湖泊的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径流的自然分布状态。2)影响地下径流,人类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局部地区的地下工程建设都不可回避的对地下径流产生影响,如雨季对地下水的人工回灌,抽取地下水灌溉,城市地下铁路的修建破坏地质结构,改变地下水的渗流方向等。3)影响局地大气降水,如人工降雨。4)影响蒸发,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下图为“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图中表示海洋表层温度、盐度、密度的曲线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29.关于图中所示海区盐度及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海区—盐度较高—气温较高,蒸发较强B.乙海区—盐度最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C.丙海区—盐度最低—降水丰富,蒸发量小D.丁海区—盐度最低—降水最多,蒸发量大30.影响图中表层海水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温度B.海水盐度C.海水深度D.海水运动【答案】28.C29.B30.A【解析】【28题详解】图中①南北两极高纬度地区高,赤道低纬地区低,则表示密度,②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表示海水的平均盐度,③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表示海水的平均温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29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海区位于南极附近,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盐度低,故A错误;乙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盐度最高,故B正确;丙海区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但温度高,蒸发量大,盐度较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故C错误;丁海区位于高纬度地区,温度低蒸发弱,降水较少,受地表径流影响大,盐度低,故D错误。故答案选B。【30题详解】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增大,如图可知,表层海水温度高,密度小,温度低,密度大,所以温度是影响图中表层海水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A正确;由图中可知海水盐度与海水密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B错误;由图中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可知海水深度、运动与海水密度,没有相关性,C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g/cm3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海水的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图6下图示意2020年12月西北太平洋部分边缘海域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该月一般轮船满载货物从上海出发,沿图中虚线所示航线前往天津,用时3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1.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河川径流B.降水强度C.海水温度D.海区封闭32.吃水深度是指船角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在图示整个航程中,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A.浅一深一较深B.浅一较深一深 C.深一较深一浅D.深一浅一较深【答案】31.C32.D【解析】【分析】【31题详解】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温度,C正确。河川径流对黄海影响不大,12月份降水少、海区没有封闭,ABD错误,故选C。【32题详解】吃水深度跟密度有关,盐度越高,密度越大;密度越大,浮力越大;浮力越大,吃水越浅,在图示整个航程中,在上海附近盐度受长江水稀释是最低的,读图可知,图示整个航程中盐度变化规律是很低--高---低,所以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深一浅一较深,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有关知识。潮汐时刻表能够反映不同时刻的潮水高度,是船舶进出港口的重要依据。2020年6月20日某海洋运输船来到中国辽宁省锦州港,该船是符合进港条件的最大吨位船舶。下图表示锦州港当日的潮汐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3.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34.此日,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最合理的进港时间是()A.6时B.11时C.16时D.21时35.在此地区,如果最大程度上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次数为()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答案】33.D34.C35.D 【解析】分析】【33题详解】考查潮汐概念及钱塘江大潮原因。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发生在海水的表层,因此ABC错误;钱塘江大潮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像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公里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从而增加了潮水的水位,D正确,故选D。【34题详解】本题考查潮汐变化。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大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结合上表判断,16: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16后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5题详解】海水涨潮和退潮都可以发电,根据图的信息,一天中涨潮两次,退潮两次,可以发电四次,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潮汐的概念及潮汐的影响。要求学生掌握潮汐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和影响等。考查学生图表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本卷共3个小题,共30分,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对应位置。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6.北京时间2023年5月2日23时27分,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左图示意此次地震震中位置,下右图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其中①、②虚线表示不连续界面。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球圈层中的____(填字母)(2)岩石圈在图中由____、____(填字母)共同构成。(3)图中A代表的圈层名称为____。(4)①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为____(填文字),②所表示的不连续界面为____(填文字),其上下相邻的内部圈层结构为____、____。(填文字)【答案】(1)D(2)①.D②.E(位置可互换)(3)大气圈(4)①.莫霍界面②.古登堡界面③.地幔(下地幔)④.地核(外核)【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地震和地球的内外部圈层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云南保山市隆阳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而大陆地壳的平均深度为39-41千米,说明此次地震发生于地壳;而图中的D位于①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故震源位于图中的D圈层。【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对应D和E。【小问3详解】图中A圈层位于空中,代表大气圈。【小问4详解】据图分析可知,①界面是地壳D和地幔F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②是地幔F和地核G的分界线,为古登堡界面;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下地幔),以下为地核(外核)。37.下图是南半球某地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2)A、B两地近地面的风向是____,A、B两地对应高空的风向是____。(3)用箭头(→)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____。(4)若图中所示A、B位于南半球夏季中纬度滨海地区,A为____,B为____。(填海洋或陆地)(5)若图中所示A、B两地位于四川省某城市的市区和郊区,则位于市区的是____。【答案】37.①.④②.⑤38.①.西南风②.东风 39.40.①.海洋②.陆地41.B【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及其应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图示①、②、③位于同一个等压面上,故气压相等,④位于该等压面下方,故气压较③高,⑤位于该等压面上方,故气压比①低,故气压值大小为④>①=②=③>⑤。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小问2详解】A地的近地面是气流从A流向B,结合当地是南半球,考虑地转偏向力,A点在B点的西边,所以近地面的风是西南风,高空的风从B吹向A,是东风。【小问3详解】从图中等压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看出,⑤地是低压,④处是高压,因此相对应的A地近地面为高压,B地近地面为低压,故近地面大气由A往B运动,高空由④往⑤运动。绘图如下:【小问4详解】夏季时,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相同,海洋气温低,气流下沉,陆地气温高,气流上升,因此结合第3题分析,B地为陆地,A地为海洋。【小问5详解】市区人口较多,热量排放多,气流上升;而郊区人口较少,热量排放少,气流下沉;由于B处气流上升,该处应是市区。38.下图中的甲图为“某地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乙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a、b、c、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____,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____,甲地位于____半球。(2)图乙气压场位于(填“近地面”或“高空”)____,简述判定的理由____。(3)乙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其风向是____。(4)乙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5)若①、②之间形成热力环流,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垂直方向上为下沉气流的是____。(6)该日的天气状况①地最可能为____,②地最可能为____,①②两地昼夜温差较小的是____。【答案】38.①.d②.a③.北39.①.近地面②.气压值较高,为1000多百帕;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有摩擦力的存在。40.①.BC②.东南41.①.A②.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42.①.①②.②43.①.阴天②.晴天③.①【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近地面和高空的风向判断、等压线图的判读、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处,并与等压线垂直,故d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风向方向相反,结合气压梯度力方向,c应为风向,b为摩擦力,则a垂直于风向,为地转偏向力。此时,风向向右偏转,应为北半球。【小问2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为低压,且其气压值为1000多百帕,气压值较高,说明其位于近地面,而高空处气压值应较低;由于高空几乎没有摩擦力,故高空的风向会平行于等压线,而图中的B、C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说明其存在摩擦力,且结合风向不与等压线平行可判断出图乙气压场位于近地面。【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为低压中心,②为高压中心,而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的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所以图中①附近的B符合当地风向,而A垂直于等压线未发生偏转,A风向错误;②为高压,风应是由②向四周吹,C来自于②中心,且受到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风向正确,而D由低压吹向高压,故错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可知,BC处风都由东南吹向西北,风向都是东南风。小问4详解】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该地区的垂直线气压差异显著,水平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A、D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更密集,风力较大。【小问5详解】若①与②之间形成热力环流,一般来说,受热力作用的影响,近地面气温较高的地区,由于气流上升,形成相对的低压,①地为低压中心,故①地气温较高。②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小问6详解】①地被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易产生云雨天气,白天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使其白天气温较低;而夜晚①地大气逆辐射强,保温效果好,使夜间气温相对较高,由此可知,①地的昼夜温差较小。而②地被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较难形成降水,多为晴天,白天②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使其白天气温高;夜间②地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夜间的气温低,故②地昼夜温差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