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

ID:8361309

大小:6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2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_第1页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_第2页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_第3页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_第4页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东楼隧道出口的病害起因及处理方法作者:张国良摘要:通过对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条件的东楼隧道出口段2个阶段的病害处理,从设计、施工上论述了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如何避免病害发生。东楼隧道位于京福高速公路(现名福银高速公路)福建省三明市境内,是不等间距的小净距隧道。左洞起讫桩号为ZKl62+431~ZKl62+605,长173.2m;右洞起讫桩号为YKl62+435~YKl62+570,长135m;最小净距在进口端,中夹岩净宽3.2m;出口端净距为12.7m。左洞为靠山侧。1病害情况   东楼隧道首先从左洞出口进洞施工,在进洞73m(桩号K162+532)时,出现围岩及地表开裂(图1

2、、图2)、拱顶下沉开裂病害。监控量测显示,裂缝呈继续发展趋势。病害出现后,现场立即停止掘进,加紧进行初期支护、封闭仰拱及完成二衬混凝土浇筑。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经观测山体基本稳定,并继续进行洞身掘进。而后在左洞右侧挡墙开挖施工及右洞出口段开挖过程中,又一次出现左洞顶土体及左侧山体失稳现象,导致左洞出臼段已施作的钢筋混凝土二次衬砌出现多条纵横向裂缝,且数量及长度在不断增多并继续发展。2病害产生原因2.1地形、地质原因   东楼隧道场址为丘陵坡麓地貌,线路横切一山脊南麓,横向地形坡度较大,由北(线路左侧)向南(线路右侧)倾斜,坡度为16~32°。地质为上部坡残积土,下部为前震旦系(AnZ)

3、云母片岩及其风化层(片理产状290°∠19°),围岩工程分级为V级。V级围岩属软弱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出口段覆盖层又薄,极易产生不稳定滑动面。进出口端处在坡度较大的坡面上,受到山体边坡巨大的偏压力作用,同时刚好遇上2次长时间降雨影响,使得原本薄弱的软弱围岩受水浸泡后,产生结构面软化,发生山体滑移变形,从而引起隧道围岩及二衬开裂。2.2施工原因(1)未严格按新奥法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   东楼隧道按新奥法理论设计。初期支护措施包括锚杆、喷混凝土及钢拱架,用以加强围岩自承力来保持隧道开挖初期的稳定,开挖方法设计为单侧壁导坑法。东楼隧道地处软弱围岩地段,围岩稳定性极差,开挖后自稳时间短,变形快

4、,早期压力大,因此必须尽早施作初期支护,并使隧道断面尽早闭合,形成一个封闭的支护结构,以保证隧道的稳定性。东楼隧道实际采用上、下台阶开挖法。上台阶开挖后,经常因工序衔接不上,锚杆、喷混凝土、钢拱架等初期支护不能及时跟上,造成围岩暴露时间长,围岩变形过大;下台阶开挖时,施工单位为追求进洞速度,拉长上、下台阶距离,使用跳槽施作仰拱,使隧道断面无法尽早形成封闭圈,形成一个封闭的支护结构受力体系,造成上导坑初期支护钢拱架悬空时间过长,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很不利,初期支护达不到原设计的效果,使围岩开挖后长时间承受过大的塑性变形而造成围岩失稳。(2)施工工序安排错误   东楼隧道出口端为短洞.左洞出口

5、比右洞出口长42m。施工工序安捧先旌工左洞(靠山),后施工右洞。施工单位在开挖右洞出口洞门时,将左洞右侧山体挖除,造成左洞右侧山体原有的支挡力消失,形成一个临空面,加剧了左洞洞顶土体的偏压作用。设计起支挡作用的挡墙没有及时施工,加上又遇到雨季,受长时间雨水浸泡,加剧了该土体的失稳,从而造成左洞已施作二衬混凝土开裂。(3)洞顶防排水施工不及时   进洞前应做好洞顶截水沟,将山体地表水排除在洞顶外,及时将洞顶裂缝堵好,并在洞顶覆盖防水布,防止雨水渗透进洞顶土体,使土体软化等预防措施。因施工单位没有及时施作,从而加剧了病害的发展。3病害治理3.1加固围岩、治理偏压   左洞出口段二衬混凝土开裂

6、后,原有二衬、初期支护及围岩组成的稳定支护结构已受到破坏,无法从施工措施上遏制病害的发展,必须从设计上采取措施,保证隧道安全。具体措施有:(1)对已经施工的左洞出口段洞顶进行地表注浆,增加左洞洞顶土体的稳定。注浆范围从ZKl62+560~ZKl62+600,长度40m,宽度18m,采用外径89mm、壁厚4mm无缝钢管,注30号水泥浆,注浆孔距1.2m,呈梅花型布置,注浆压力2.0MPa。(2)在右洞出口段与左洞相邻部分由路基改明洞并回填,以利于支挡左洞覆盖层的不稳定土体,消除引发左洞开裂的不稳定因素(偏压力)。明洞右侧采用抗左侧偏压力的牛腿设计,以增强明洞的抗左侧偏压力作用。   经过上

7、述处理后,稳定了左洞洞顶土体,消除了山体的偏压力作用。3.2地表及围岩开裂、拱顶下沉开裂处理   地表及围岩开裂、初期支护拱顶下沉开裂病害处理的主要措施有:(1)加强初期支护施作的及时性,加紧封闭仰拱,形成环形的封闭支护结构;(2)对已开裂被破坏的初支喷射混凝土进行补喷封闭,局部出现初支与围岩脱离处采用低压注浆处理;(3)加紧完成截水沟施工,洞顶覆盖防水布,防止雨水下渗;(4)加快完成二衬混凝土施工,增加隧道的自稳能力。   经以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